《红楼梦》读者甚多,研究此书者更多。著名的红学大家周汝昌先生,认为它是一部具有反封建思想的文学作品。在下不是红学研究者,不敢妄言此书的文艺水平或者价值取向。在下做的是,站在文化角度望过去,今天跟诸位说说曹雪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失望。
《红楼梦》中女性角色是重头戏,每个女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薛宝钗,聪慧美丽,知书达理,终身都在践行儒家的仁智礼仪信的规则,可谓儒家思想的代表;迎春,面对事情,柔弱无助,始终都在回避生活中的冲突,人称“二木头”,不是无感,可谓是道家思想的代表;探春,刚强有力,据理力争,面对问题,试图通过规则的实施来解决,可谓是法家思想的代表;惜春,年幼却是有知,生活让她看破红尘,可谓佛家思想的代表。可这些行为模式,对败落的贾家来说,都没有起到作用。这也让我们从侧面看到了曹雪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失望。下面逐一跟您探讨一下。
薛宝钗,儒家思想的坚信者和践行者。《红楼梦》中,她始终在劝导着贾宝玉一定要考虑仕途经济。结果是,虽然嫁给了贾宝玉,却没有得到宝玉的情感,最后郁郁而终。那儒家思想为什么救不了贾家呢?曹雪芹想传递什么信息呢?姑妄言之,您姑且听之。儒家思想没错,对于贾家来说,儒家的那套行为规范只成为了工具,内在已经腐朽不堪。以宁国府的贾珍为例,可谓行为乖张之极,自己吃喝玩乐,同时带坏了儿子贾蓉,家风已然败坏不堪,所谓三纲五常之规范不过是一块遮羞布,只是做给外人看的。书中经常出现一句话“胳膊折在袖子里”,就是只要面子不要里子的表现。曹公在这里不断批判满口仁义道德的假道学,恨铁不成钢的同时,也是一种失望。
迎春,本是贾赦亲生女儿,邢氏为继母,相当于寄居于叔叔家,生活不如意可想而知。她采取的生活态度,是道家思路,什么都是不闻不问,看似可以明哲保身,终因缺乏自我见,被自己的父亲嫁给了一个“中山狼”,不久即去世。书中最精彩的就是“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下人都欺负到头上了,自己去看《太上感应篇》。道家思想,只讲保护自我,不为家族出力,这样的思路同样不会救贾家。因为书中所描述的贾家勾心斗角的事情太多了,大家都在一条船上,但从来没有一心,总想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个都想保护自我的“我”,在争斗中迷失了自我。曹公的失望就是,每个人如果都想着“自我”的话,都明哲保身,那贾家这个共同体早晚得灭亡。
探春,贾政庶出女儿,很有个性,很有能力,在凤姐生病后,接管家务,大刀阔斧搞改革,典型的法家做派。法家在历史上就是通过规则、法规的颁布治理国家事务,探春的改革短期内能有成效,是因为以利益为基础。当大家在利益的基础上继续前进,矛盾冲突发生时,没有一以贯之的规则,改革注定失败。贾家不是没有制度、规则,是没有人监督落实,从主人到仆人都在千方百计破坏规则为自己谋利,结果必定是你死我活的争斗。乱象丛生下,抄检大观园的事件表面是在落实规则,实则是有人在破坏真正的规则。曹公的失望是,规则需要敬畏,而贾家自身在不断破坏规则,主人有法也是徇私而用,法家也挽救不了贾家的颓势。
惜春,贾珍胞妹,贾珍对其漠不关心;惜春年幼时母亲就已经不在,父亲出家。缺乏被人爱、被人关心,迎春、探春好歹还有父亲可以依赖,惜春毫无靠山。她能住在大观园,不过是贾母的仁慈之心的结果。人生的冷暖,家族的乱象,让她对人生、人世充满冷漠,最后遁入佛门。看惜春的命运,曹雪芹的失望是每个人都可以学习看穿红尘,可是看穿不能解决现实问题,至多给个人的生命存续提供支撑。对传统文化中,以家族兴旺发达为使命的古人来说,遁入空门,远离红尘,就是推脱自身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