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加虽然以爱情为主线,但必竟婚姻是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年代,自己谋划,想择个高门大户膏粱之家的情况不多。
宝钗嫁了宝玉守了活寡,黛玉泪尽早夭,湘云情窦未开,婚事听由叔叔婶婶做主,只从袭人一句听说姑娘有喜了暗示出来,迎春嫁了孙绍祖折磨而死,探春是远嫁,也没有她择的余地,惜春做了尼姑。妙玉虽然云洁未必洁,可是她是个尼姑(道姑),虽然难以摆脱红尘俗念,但决不会是有意择人而嫁。
剩下的就只有袭人了。
父母兄长要赎她回去,她都不肯,一心想做姨娘,使尽各种手段,终于爬上了准姨娘,可是她的判词却是一簇鲜花,一领破席,一簇鲜花对应的自然是空云似桂如兰的判词。同时也暗示她改嫁琪官,花开两度再逢春。
一领破席的意思很多人说暗示袭人非完壁,我相信作者第一不是这么肤浅,第二,奴才是主子的私产,没有资格讲贞洁,无论是大户人家放两个人伏侍,还是象贾赦那样略有些平头正脸都不放过,奴才是没有资格反抗的。鸳鸯是个特例,但最终也付出了生命代价。这个破席是指的袭人婚后经济拮据,生活困难,夫妻俩只能在烟花柳巷唱戏为生。这一点在蒋玉函的酒令里也得到了印证。
宝玉结识蒋玉菡是由于薛蟠,他们到冯紫英家喝酒,其中就有唱小旦的蒋玉菡。席中推杯换盏,赋诗行令,蒋玉菡的酒令是: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这个酒令暗示了宝玉出家一去不回,袭人再嫁琪官,婚后生活艰难。
宝玉和琪官交换了汗巾子,此后琪官不见了。长史到贾府要人,宝玉交代了琪官在紫檀堡买地置业,琪官自然是被王府抓到了。
琪官为什么逃跑,文中没有明确交代。按长史的说法,我们府里有一个做小旦的琪官,一向好好在府里,如今竟三五日不见回去,古代对逃奴的处罚是非常严重的,也有相当严格的户籍管理,琪官能买房买地,在紫檀堡安顿下来,平时可以结交北静王,并在冯紫英等人家宴上出现,而且三五天不回去,王府才四处寻找,说明琪官虽是优伶,却有一定的自由,不是王府的家奴,贾府为了省亲买了戏子,请过教习,琪官大约就是王府请来的教习。
他逃跑,要么是得罪了王爷,要么是因为小有积蓄,不想再侍候王爷,有了新的靠山(比如北静王),答应给他自由。无论是哪一种原因,都是忠顺王府不能忍受的,看长史一副气势汹汹,一副不把琪官抓回去誓不罢休的姿态就可以知道。
抓回的结果如何,作者没有交代。以忠厚传家的贾府,佛爷一样的王夫人,对毫无过错,只是自己看不惯的晴雯,病中就拖了出去,连衣服行李都不许拿,得罪了王府的琪官会怎样,不得而知,但是他买房买地置的产业肯定没有了,不然也不会“没钱去打桂花油”了。很有可能受些折磨,王爷那口气出了,才被放了出来。
按脂评,袭人出嫁时称好歹留下麝月,而宝玉应允,说明袭人出嫁时,宝玉尚未出家,贾府没有抄家,也未败落到完全用不起奴才(留下麝月),但是大势已去,削减开支已成必然,宝钗持家节俭,从自身开刀,把没有名分却享受二两银子的袭人放了出去。
袭人的母兄之前起过赎袭人的意思,当年家贫不顾年幼的袭人死活,签的死契,却仗着贾府仁厚,想着贾府不要身价钱放袭人出去,本来就不是良善之人,袭人自己说他们赎她出去想再多淘摸几个钱,所以袭人跟他们没有感情,死活不乐意被赎。
宝玉对袭人是有一定感情的,袭人年岁已大,想嫁个好人家也不容易,母亲又去世,兄长靠不住,所以很可能把袭人托付给琪官儿,这也暗合了宝玉与琪官交换汗巾的前文:琪官与袭人的婚姻是宝玉自己定的。
琪官除了唱戏,并无一技之长。赵姨娘曾骂芳官:你是我家银子钱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自古倡伎相连,柳湘莲是世家子,客串唱戏,都被薛蟠误认他作了风月子弟调戏,芳官牙尖嘴利,对此也无法辨驳,只能说我便学戏,也没往外头去唱。说明在外面唱戏,三教九流混杂,难免最终与娼妓为伍,到后来芳官被赶出了贾府,出去大抵还是要被卖到戏院唱戏,所以芳官拚死吵闹,不愿坠入娼妓粉头之流,小小年纪出家,青灯古佛一生。
同样,失去了宝玉等人庇佑的琪官袭人,终于也沦落到烟花巷卖唱为生,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开夜宴,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因为贾府长辈们不在,这些姑娘丫头们尽兴狂欢,袭人笑道:“原要这样才有趣;必至兴尽了,反无后味了。昨儿都好上来了,晴雯连臊也忘了,我记得他还唱了一个。”四儿笑道:“姐姐忘了,连姐姐还唱了一个呢。”即是袭人与琪官卖唱之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