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哪些表现症状 http://m.39.net/pf/a_4530121.html
宝钗自视甚高,是个很骄傲的人。
她有资格骄傲,薛家在金陵是数一数二的人家,父亲是长子,又是皇商,她的家在金字塔尖上,她长得国色天香,薛父有意让她走元春的路子,对她精心栽培,她饱读诗书,才情出众,更在父亲言传身教下,把商人的精明算计和大家闺秀的沉稳细心结合起来,处事圆滑周到,擅长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和矛盾。
她的父亲活着的时候,她深受宠爱,父亲去世,又成了薛姨妈的主心骨,大小事情说了算。她在薛家的地位是女版的“宝玉”,在家族里是薛家年轻女性中的翘楚,贾母疼爱宝琴,她就半真半假地说,我哪点比不过你?
可是一到京城,京官比狗多的地方,薛家连小地方来的名流都算不上了,贾府的大丫头鼻孔都是朝天的,薛家的也一样,宝钗的大丫头莺儿,在自家房里,连贾府庶出的爷贾环都敢公开瞧不起,冷言嘲讽,可是一进怡红院,莺儿不敢坐下。袭人忙端了个脚踏来,莺儿还不敢坐。
莺儿见了怡红院的大丫头这副怂样,只能说明一点:贾府富贵逼人,薛家拍马都赶不上。
所以宝钗好为人师,对贾府的人都没有多高评价:凤姐没文化,宝玉没用,迎春是个有气的死人,探春不过膏腴之徒,惜春也不会画画,连贾母都是藏着人参不用的小家子气.......也不过是源于心里的那点小骄傲:除了出身比你们差一点,我没什么比你们差的。
出身选择不了,但人生的路是可以自己选择的,迎春探春都是庶出,在贾府的地位却完全不一样,同是皇商,夏家还是寡妇孤女,生意照样经营的红红火火,薛宝钗如果用心打理自家生意,加上有贾王这样的贵戚帮忙,家业未尝不会复兴,可惜她有三个毛病:
第一:贪图富贵,薛家再有钱,也是商人社会地位不高,“那个穿皇袍的才是你的姐姐”,艳羡溢于言表,邢岫烟接受探春一块玉,她立马长篇大论教育她不要跟贾府人学,要过节俭日子,就是以己度人,怕邢岫烟攀附上了豪门讲究享受。
第二:看不透。世上没有长盛不败之家,盛极而衰是自然规律,四大家族与鼎盛时期相比都在走下坡路,只要子孙安分守己,未必不是好事,王家出了王子腾,后来居上,宝玉就算一辈子只是个富贵闲人,还有贾兰,也可支撑一时,而为了保住泼天富贵,卷入政治斗争,被抄家,才真是落了白茫茫一片干净,连贾政最后都明白了,儿孙自有儿孙福,不逼宝玉读书了,宝钗还是念念不忘,停机德其实是作者对她最大的讽剌。
第三:放不下。首先放不下面子,她是生意之家,却总想着自家祖上也是读书人,甚至在探春管家时称做生意得用学问提点着,不然就流于俗气了,这样的生意怎么做得好?其次是放不了权。夏金桂虽然性格暴躁为人歹毒,但夏家生意兴隆,她从小耳濡目染,未必不能管家,这道理跟凤姐一样,可是薛宝钗不放心,嫂子进门家政大权还掌在自己手里,本意是好的,但是容易引起家庭矛盾,更何况宝钗总归是要出嫁的,最终薛家还是这两人打理,真是白做恶人。
宝钗挑个最捷径的法子:嫁入贾府,跻身贵族圈子,既不负自己的青云志,又可以把薛家放在自己羽翼之下保护。
薛家下了一盘好棋,可惜贾府不接着,两家门第相差太大,门风又不好听,连梅翰林家娶宝琴都似有悔婚之事,王夫人虽看中宝钗,也没有个准信,宝玉婚事这种大事,也不是王夫人说了算。所以宝钗只能死守贾府,处处表现自己,以期如贾母所说:只要姑娘好,家世不重要。
宝钗的终极目标是探春的起点,但探春是个庶出,她的母亲熬什么似的熬成了姨娘,她像池塘里的荷花,从淤泥里努力向上生长,才得到了贾府上下的认同,两个姑娘,才华出众又都为了摆脱身世所累而努力,她们本应是心性相通的,但两人完全不一样。
探春为人最大优点是明是非有底线,她有的亲娘人嫌狗不待见,弟弟心眼坏了不成气,她没有被亲情绑架,分得清他们的对错,王夫人是她的嫡母,掌握着她的生死,王夫人受了冤枉,她冒着得罪贾母的风险也要为她辩护,可是王夫人赶走金钏晴雯这些乱开八糟的事情,她根本不掺合,查抄大观园,她激烈反对严辞批评,就是告诉太太也不怕。
富贵好不好,元春说,终没有什么趣儿,探春说,外面看着体面好看,一家子跟乌眼鸡一样,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如果是个男儿,她早走出去,自己成就一番事业了,而掌管着薛家大权有机会做一番事业的宝钗,却被富贵迷了眼,不顾一切要一头扎进来,所以探春才会说,亲戚们再好,也不要死住着才好。
探春不是嫌弃宝钗吃住在贾府讨人嫌,是反感她看不穿,贾府的生活并不如宝钗想象中的美好,不值得她把嫁入贾府当作事业,丧失尊严和自我,贾府也只有探春,能预感贾府树倒猢狲散,子弟流离失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