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做个好孩子,不要轻易得罪人,待人要宽容,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这是永远正确的法则吗?
有时候,我们退一步,对方会更进一步,有些人,有些事,不是你一再忍让,别人就会认为你有涵养,反而觉得你软弱好欺负。
所以,做人,有时候需要我们该翻脸时就翻脸,不能一味的怕得罪人,才能让自己更优雅体面,这方面我们可以向林黛玉学习一下。
1
黛玉怼周瑞家的,
面对不公平,就要勇敢发声
黛玉初进贾府时只有六岁左右,因为从小就听母亲对她说外祖母家是侯门公府,与别家不同,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黛玉与诸人相见,应对得体,有礼有节,被王熙凤称赞“这通身的气派,倒像老祖宗嫡亲的孙女儿”。
因为一句话说的不周到,惹得宝玉摔玉,她便懊恼的偷偷地哭,还是袭人来劝解,才好了。
袭人要拿玉让她看,她忙止道:“罢了,此刻夜深,明日再看不迟。”
看看这行事,哪像个六岁的小姑娘,更和尖酸刻薄不沾边。本来大方得体的黛玉,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冠以“小性儿、爱刻薄人”的呢?
这还得从周瑞家的送宫花说起。
薛姨妈让周瑞家的给姑娘们送宫花说的是:“你家的三位姑娘,每人两枝,下剩六枝,送林姑娘两枝,那四枝给了凤哥儿罢。”
薛姨妈是分好了的,迎春、探春、惜春、黛玉每人两枝,剩下四枝,因为人人都是均等的,不好再分,就都给王熙凤了。
再者,凤姐是薛姨妈的亲侄女,多给本是应该的,即使别人挑剩的,也没什么。可周瑞家的恰恰“顺路”就先给了“三春”和凤姐,剩下的两枝才去给黛玉送。
黛玉因为最近“金玉良缘”之说甚嚣尘上,心中自然对薛姨妈送的花也无好感,因此只看了一眼,问:“还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
其实黛玉的意思也不一定是想问“我是不是最后一个被送的”,因为姐妹众多,如果都有,就可以坦然接受,如果单送自己,接受了,也会顾虑到其他姐妹的感受。
好比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单送你一件礼物,我们也会考虑该不该收,以及其他朋友的感觉的。
黛玉这样问不是多心,反而是高情商的表现,谁知道周瑞家的刻意强调:“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
黛玉这才不高兴了,黛玉在贾府并不像表面上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对于王夫人这位陪房的精明势利,黛玉自然知道。
她虽然没听见薛姨妈的吩咐,度其行事为人,她明白周瑞家的肯定是先巴结贾府的几位正牌小姐和凤姐,而不把寄居的自己放在眼里。
况且还有“金玉良缘”之说,同为王家人的周瑞家的,自然也是其拥护者,因此不免有意无意的对黛玉表现出不友好的态度。
而黛玉的这句看似刻薄的话其实恰恰戳中了她的小龌龊——周瑞家的本来就是轻视黛玉的,因此她也只能一声不言语了。
面对不公平,适当露一点儿锋芒,别怕得罪人,才能让那些看人下菜碟的势利之人,不敢得寸进尺,才能维护好自己的利益。就如黛玉,勇敢发声,并不是“刻薄”的表现。
2
黛玉怼李嬷嬷
真性情中也有高情商
紧接着,黛玉和宝玉在薛姨妈那里喝酒,宝玉的奶妈抬出贾政来拦着不让宝玉喝,宝玉不敢说什么,黛玉却说:“这个妈妈,她吃了酒,又拿我们来醒脾了。”
李嬷嬷也素知黛玉的,因此说:“林姐儿,你不要助着她他了。你到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
黛玉却说:“我为什么助着他?我也犯不着劝他。你这个妈妈也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杯,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知。”
一番话把李说急嬷嬷了:“真真这林姑娘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说完偷偷地溜走了。
黛玉这段话看似刻薄,实际上合情合理。
薛姨妈是借住在贾家的亲戚,李嬷嬷在这里倚老卖老,搬出贾政来,虽说是为了吓唬宝玉,但薛姨妈如果多心,就会想到黛玉说的那层意思上去:“不当在姨妈这里吃酒。”
李嬷嬷在这里明显是不懂规矩,对薛姨妈有不尊重之嫌,这时候,宝玉不敢反驳,宝钗以稳重自居,不能在下人面前失态,薛姨妈身为长辈,更不好意思得罪亲戚家的仆人。只有黛玉肯放下自己大家闺秀的身份,旁敲侧击地教训李嬷嬷几句。
试想,如果不是黛玉说这番话,当时的气氛得有多尴尬?大家肯定是默默地放下酒杯,说声“散了吧”。
正因为有黛玉这些话,薛姨妈才有了台阶,笑着说:“放心,有我呢,即便吃醉了,就跟着我睡吧。”饭桌上的气氛才重新活跃起来。
在这里,黛玉既替宝玉解了围,又化解了薛姨妈是尴尬,宝钗才说:“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这两回后,黛玉的嘴厉害不饶人就人人皆知了,也是从这两回后,再没有出现黛玉刻薄下人的事。
就像武林高手一战成名,黛玉的两次出击,都是和高手过招——一个是王夫人的陪房,一个是宝玉的奶妈,黛玉都敢招呼招呼,且战绩斐然,对方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了。
人人都知道了黛玉的厉害,也就无人敢对她再表现半点轻视,黛玉在寄人篱下的环境里,凭实力赢得了自尊和地位。
在一些场合之中,对一些不知进退之人,无需心软,不必留情,该翻脸时就翻脸,让对方知道退让,既能维持良好的局面,又能保持彼此的体面。这是黛玉的高情商,也是李嬷嬷的无知之处。
3
黛玉论迎春
忍让不是善良,是软弱
和黛玉的尖牙利嘴相反,迎春则是出了名的“二木头”,不要说怼人了,就连下人欺负到头上,都不敢吭一声。
七十三回,迎春的奶妈王嬷嬷偷拿了她的“头面”累金凤去做赌注输掉了,可巧,贾母严查“夜赌”,就抓住了王嬷嬷。秀橘说迎春不敢去要:“姑娘脸软怕人恼,如今竟怕是无着落了。”
迎春却说“她不过是暂借,谁知竟忘了送回来”,听这话说的,已经这时候了,还是在背后,竟然都不敢说下人的不是。
这时候,王嬷嬷的儿媳妇王住儿家的跑来让迎春去为她婆婆求情,迎春不去,她就编排出一席话,说迎春平时花了王嬷嬷多少多少钱,又说自从邢岫烟来了,迎春房里更是多了开销,都是她们家填补着。
这哪里是下人和主人说话啊?如果是黛玉或者探春,她敢吗?偏偏迎春就被拿捏的死死的,不是因为王住儿家的说的是事实,而是迎春“锥子扎不出一声儿”,她根本不知道怎么反驳,更别提训斥她了。
可是绣橘火了,上来和王住儿家的对撕,但迎春都如此,王住儿家的就更不会害怕一个丫头了,正闹得不可开交,探春来了。
探春问明情况,三言两语说的王住儿家的不敢再言语,再加上平儿也来了,平儿问迎春应该怎么处理。迎春竟然没听见刚才众人说的什么,歪在床上和宝钗正看《太上感应篇》呢。
听到平儿问她,才反应过来,说:“问我,我也没什么法子......你们若说我好性儿,没个决断,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任凭你们处置,我总不知道。”说的大家都觉得好笑起来。
满屋子的人为了她吵翻天,她居然躲在一边读佛经,又这样说,难怪黛玉说她:“真是‘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若使二姐姐是个男人,这一家上下若许人,又如何裁治他们?”
不知是不是迎春理解错了黛玉的意思,居然又说:“正是。多少男人尚如此,何况我哉?”
这一回的回目就叫“懦小姐不问累金凤”,迎春真正的是太懦弱,假如她能够像黛玉那样得理不饶人,面对不公平、不合理,被人欺负时,敢毫不留情的怼回去,哪个丫鬟婆子还敢这样对她?
一味的忍让,不是善良宽容,而是软弱好欺负。也正是因为迎春的软弱,才造成了她结婚后更加不幸的命运,才被“中山狼”孙绍祖虐待致死。
因此,受到不合理的待遇,遇到不合理的要求,坚决地说“不”,也是一种优雅,即使对方不高兴,也要让对方知道你的脾气和底线,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宽容待人固然是美德,可是,面对非议,面对轻视,面对责难,像黛玉一样该翻脸时就翻脸,才会得到真正的尊重。
要有不被别人随意轻视、拿捏的底气,才会活得更加有尊严。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该翻脸时就翻脸,人人皆知是一个不可轻视、不可玩笑的人,所以,人人皆爱重她。
不给恶人、小人留情面也是一种修养,只有保护了自己,才能成全别人。
本文由诗词世界作者投稿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作者:水云初静闲来无事读书,心有所感写文。爱诗词,更爱《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