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9387214.html
薛蝌与岫烟订婚后,岫烟仍受制于迎春的丫鬟婆子,处境艰难。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赶快结婚,“离了这里就完了”。但是据宝钗说,薛蝌“不先完了他妹妹的事,也断不敢先娶亲的”,这话叫人奇怪,为什么宝琴不出嫁,薛蝌就不敢先娶亲?
最直接的理由,薛蝌此行进京,是为“发嫁”妹妹、带着任务而来。作为父死母病的长兄,送妹妹出嫁是薛蝌的责任。相比之下,自己的婚姻就是私事。既然带着任务而来,怎么能先私后公、因私废公呢?
这当然理由,但并不是全部理由。首先是宝琴进京送嫁这件事,本身就有问题。
有人认为薛家没落,梅家有悔婚之意,所以薛蝌急急送妹进京,是怕婚事有变。这显然是臆测。如果薛家真有些担忧,应该马上把宝琴送到梅家现在所在地,而不是进京。
“梅家又合家在任上,后年才进来”,你倒把女儿先送来,是促进婚姻呢,还是想打散婚姻?所以进京待嫁,是一种姿态:我先到这里,梅家将来进京,是上门求娶,不是女方主动送上门去。
别小看这姿态,在封建社会是很重要的。《金锁记》里七巧就是提议“说女大不中留,让老太太写信给彭家,叫他们早早把云妹妹娶过去罢”,引起了一场风波,“云妹妹”又哭又闹,几乎上吊!之所以这么严重,就是因为“女家说出这种话来,可不是自己打脸么?”
薛蝌送妹进京,是要“待嫁”,而不是上赶着“送嫁”。这并不是什么急事,因为在金陵老家,一样可以“待嫁”。而且宝琴年纪还小,几乎是大观园众艳中最小的一个。虽然古代盛行早婚,但宝琴也还远未到结婚的年纪。
而薛蝌送妹进京,不是做好准备择日进程,而是“闻得王仁进京,他也随后带了妹子赶来”,显然非常匆忙。也就是说,他是因为一件突发事件而匆忙进京,至于“送妹发嫁”,只是信手拈来的借口。
薛蝌进京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注意这句话:“奶奶的两位妹子都来了,还有一位姑娘,说是薛大姑娘的妹妹,还有一位爷,说是薛大爷的兄弟。”
按照惯例,男以男行,女以女行,薛蝌与宝琴是亲兄妹,却分别以宝钗与薛蟠来论。接下来顺理成章,宝钗应该说:“难道是我们宝琴和他哥哥来了不成?”然而宝钗没有这么说,她说的是:“我们薛蝌合他妹子来了不成?”
薛家也是大族。据“护官符”介绍,薛家“共八房分”,族人很多。宝钗一下子就猜到来的是薛蝌兄妹,并且不提宝琴,单提薛蝌,是不是她在事先,已经知道薛蝌将要进京了呢?
知道薛蝌进京,而不知道宝琴进京,可见此行真正目的,并非“发嫁”。薛蝌家中还有生慢性病的老母,他不急着回家侍母,却在京中住了下来。而薛家在京中有房舍买卖,兄妹二人并不住自己的房子。宝琴住在贾府,薛蝌怎么也在“薛蟠书房”住下?只能证明,他进京的真正目的,是来投奔薛姨妈的。
当然,薛蝌投奔,不像邢大舅那样是找邢夫人“帮盘缠治房舍”,更可能是资本与人才的结合。
薛蟠家在京城买卖很多,但薛蟠不知经营。薛蝌年纪轻,父亲已经去世两年,也许没有继承父亲的生意。如果让薛蝌来经营薛蟠的生意,也许能得到“双赢”的结果。而薛姨妈放着妯娌不管,直接出面替薛蝌求亲邢岫烟,也未始没有拉拢(不含贬意)之意。
这样一来,局面就很清楚了:娶亲是要花钱的。薛蝌来的的财产,是给妹妹准备的嫁妆(黛玉就猜到,宝琴进京,肯定不会把外国女诗人的诗作留在家乡,因为那属于她的私人收藏,将来要作嫁妆带到夫家的)。薛蝌如果先娶亲,势必侵占妹妹的嫁妆,至少难免瓜田李下之嫌。这就是薛蝌不敢先娶的原因。
这话出自宝钗之口,符合她一惯的周到。但周到之余,有没有她的一点私心?堂弟娶亲,堂姐还没有婆家,是不是多少有点尴尬?把这理由光明正大地提出这理由,薛蝌就算有心,也不能要求早娶了。宝钗也就避免了她的难堪。
至于岫烟的窘迫,宝钗愿意出资赞助。她真是个助人为乐的好姐姐。不过她的助人为乐一向是有底线的,那就是绝对不能损害她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