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迎春 >> 迎春种植 >> 吟者高山印象

吟者高山印象

一、诗者高山

高山,又名高留锁,笔名高山,网名俞伯牙的琴,当代诗人。世居中原之西。年创办《青春潮诗报》,任主编,诗界泰斗苏金伞题写刊名。年加入河南省作家协会,同年出版个人诗集《倾听与凝视》。年10月参加由河南省作家协会、河南省诗歌学会主办的12届黄河诗会。诗歌、散文多次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奖,另有诗作、散文三百余篇,小说百万字散见报刊,《三门峡文艺》辟有个人专栏。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为河南省诗歌学会主办的《大河》诗刊责任编辑,曾任卢氏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多次在全国性文学大赛中获奖,其中年荣获河南省网络作品“七个一工程”文艺作品奖,入围河南省十佳诗人,现为《春萌》诗刊主编。

代表作品:

年,《稍息》

年,《让真诚摸一把塞外的胡须》

年,《卢氏》《刘家渠的月光》

年,《不眠午夜:深呼吸》

年,《很想找一个有经验的人谈谈》

年,《其实,你我都是长城的一块方砖》《刷新高风亮节的中国》

年,《吾汝之春》《地震过后在卢氏与事物相遇》《给伤口装上拉链》

年,《一条腿站在棺材里稍息》

二、相识”春萌”

我和高山,俞伯牙的琴,自鸣身居中原以西算是同庚同乡。相识已历近四十年。记得年,卢氏县文化局组织剧本创作会,县内文学爱好者在县招待所初次聚会,高山参加。之后,我从老家县西四明山老家进城,在地名办写地名志,常去洛河滩参加木林森组织的春萌诗社聚会。木林森是个孤单的瘦高个老头,热心诗歌,敢于鞭挞时弊。他的诗社名气很大,曹靖华、苏金伞等文坛宗师级别的人都题写社名,或写诗支持。二十出头,蓄长发穿花衬衫的高山出任副会长。木社长主要是看中高山诗歌具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风格独特,意识流手法多样,成为诗坛奇葩。

在洛河滩一西关村废弃的农学院三间小仓库、土木结构瓦房里,木林森做了很多小凳子,他的诗社定期组织文学青年在这里上课,交流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然后,择优刊登在油印的春萌诗刊上。组稿、编辑、刻版、油印、装钉,主要是木林森操持。他有时到县直各单位去化缘,弄几十块钱都高兴半天。

高山在学习论坛上高谈阔论,他触景生情,出口成诗,常常惊艳四座。当时,卢氏许多文学青年因诗社相识,成终生朋友。卢氏著名作家夫妻张冲波骆淑静,还是诗社牵的红线呢。此外,文友王新民、李桂田、赵建军等都是在春萌结缘的。

当年卢氏县委书记、灵宝市朱阳人范中胜是河南大学毕业,喜好文学,他曾去寻访木林森不遇,在园内墙上留诗,一度传为佳话。

大约是93年清明前后,当时的卢氏县委书记范中胜曾去洛河滩看望木林森未遇,留诗一首:“大地儿女大地心/人民歌手人民亲/既已春萌春常在/有木何愁不林森”。

老诗人读后感慨万分,当即步原韵合诗一首:“大地赤子大地心/人民公仆人民亲/既步山城豪气在/有志秃岭定成森”。后来那位书记还多次前去探望,还和木林森一起探讨防治病虫害,提高桃子产量。

年8月24日中午十二时整,一位一生写诗,一生与诗为伴,一代诗痴、著名乡土诗人,医院永远闭上了他的眼睛,终年六十七岁。

木林森社长终生不畏权贵,傲骨铮铮,文笔辛辣,著有《银影诗花》、《花海撷芳》、《山枣刺》等作品。

高山对木林森诗痴精神很佩服,他常常说,李老师对诗歌的敬业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又越十几年后,大河诗刊主编高旭望,慧眼识珠,力邀高山去郑州担任诗刊编辑,我和他又相会省委隔壁楼上,以酒代茶,引吭高歌。

三、高山流水觅知音

高山把自己比作俞伯牙的琴,就是时刻寻找钟子期,自已诗歌上的知音。

在一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岁月,用文学诗歌去谋生,无异于痴人说梦,除非你一跃成为大家。现在连贾平凹都嫌写小说不值钱,用名人书法卖字赚钱养家。路遥穷困而死,临终还欠一万多外债呢。但高山不为经济所累,依旧痴迷诗歌,甘愿付出,不求回报。他近年为水浒一百单八将逐人以诗画像,并自费出书。

年,高山看了电视剧《水浒传》,浮想联篇,挥笔写出激情四射的诗句:

关于贼或上贼船

单字贼无疑这是千古遭人唾弃的骂名,空腹木鱼

翻一只小白眼就能洞穿九万里烂尾江山

我偏偏喜欢的左声道雁叫声声,右视角

芦苇荡有燕雀鹧鸪鸟飞出

激荡江湖的船有贼人高举的矛

戳穿大宋帝国阑尾

八百里浩瀚水泊梁山

贼亮贼亮大刀阔斧

让东京朝府上下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那力透纸背清明上河图

娇艳的菊花瞬间萎缩

这群上了贼船的贼

不可小窥值得一提。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有一天,俞伯牙遇到柴夫钟子期,伯牙弹了一首高山屹立、气势雄伟的乐曲。

钟子期赞赏地说:“巍巍乎志在高山。”伯牙又弹了一首惊涛骇浪、汹涌澎湃的曲子,钟子期又说:“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能深刻地领会伯牙所弹奏乐曲《高山流水》的内涵。

从此,他们俩人结成了知音,这就是著名的“高山流水”。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上已无知音,把琴摔烂,终身不再鼓琴。

那么,己过知天命之年的高山,自称俞伯牙的琴,还要等待他的知音吗?他是谁?他在哪里?谁最理解和读懂高山的诗的内涵呢?

四、豫西新景观---迎春园

这几年,高山又在诗之外突然做出大动作:在县城东郊、古人称临台览尽一邑之胜景的虢台庙上,修筑一处占地数亩的迎春苑。苑内有耗他几十年心血培育或收购的老桩迎春花近百盆。他说,不图挣钱,给自已找个心灵慰籍之所,给兄弟们建个饮酒谈诗、兰亭相会之地。他说,他在等待陶渊明,也是等待钟子期吧?此外,高山还想把迎春园打造成为河南省园林盆景基地,为打造山水卢氏清清卢氏旅游开发,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目前,这个迎春园已经成为旅游者必选的游览景点之一。

高山说,迎春花之所以能够赢得迎春和金腰带的美名,那是因为,在早春时节里,惟有迎春花不惧冷寒,最先向世人传送春天已经来到的讯息,身后即迎来百花斗妍的春天,故名“迎春”。

“沉沉华省锁红尘,忽地花枝觉岁新。为问名园最深处,不知迎得几多春。”宋代诗人刘敞的这首诗歌,形象地赞扬了迎春花这个“春的使者”,在料峭春寒中迎风冒雨传送春天讯息地高贵品质。

迎春花渺小而不卑微,且有一颗优雅高贵的心,不畏严寒,坚韧挺拔,相信未来,热情拥抱春天,就像纯朴善良的卢氏人民一样,敢于拼搏,奋发向上。卢氏不失为迎春花的故乡,初春时节,百花寂静,独树一帜,满山遍野,蔚为壮观,盈目生辉,令人叹为观止。

他骄傲地告诉来访者,迎春花开从不晚点,率先春来报,她是春天的使者,坐上春天的头把交椅当之无愧。

春阳和煦,我走进迎春园。发现台上的迎春园是以古典园林式建筑呈现。盆景园内景有假山、喷泉、荷花池、沁心亭、阳光房等,有独立完整的信息数据库。特别突出四季分明的月月有花开,时时有景看,营造每月一个主题,园内摆放多类别盆景三百余盆供观赏。每年实现盆景外销产业价值百万元,以逐年提高步伐突破八年创千万元的目标。迎春盆景园每年至少举办二次以上公益性盆景展,让人们从中体验盆景文化的无穷魅力。

盆景艺术源于中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艺术之瑰宝,盆景正因为此市场供不应求,前景广阔,潜量无限,加之卢氏属豫西山地,桩材资源丰厚,确实不失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美化环境,高效经济,打造盆景文化特色产业好门路。

高山说为响应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实现转化经营,体现文化与经济并存价值,让文化提升产业,产业支撑文化,走文化带动旅游的产业之路。为做强做大,高山后期欲扩展一个三十亩左右抑或更大的生态园,目前迎春园计划五年发展可观赏性迎春盆景五千盆,十年争取万盆以上,其它杂木类盆景不计其数,以实力加充足的底气,同时向中国盆景权威单位中国盆景家协会申请命名卢氏为“盆景之乡”或“迎春小镇”。让盆景影响我们生活的同时,真正走出豫西,走出河南,走出中国,实现卢氏经济转型提升,跨越新发展之特色产业双赢。

有高山担任会长的卢氏县盆景艺术协会于年4月正式成立,至今现拥有盆景爱好者二百余人,该协会为域内域外盆景爱好者提供一个信息互动平台,协会以发展文化,振兴地方经济为宗旨,会员以盆景协会为家,因为卢氏县盆景艺术协会不仅仅是聚合盆友、简单地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自我、展示作品的平台,更是要从真正意义上成为广大盆友们的盆景之家。

五、曾祖乃大儒

与高山慢慢熟悉了,才知道他生于书香门第,钟鸣鼎食之家。卢氏城北街有高家几进四合院落,乃高府宅第。特别是他曾祖高维岳,县城文华巷人,在清末民初,是豫西有影响的书法家、政界名流。

史料载,高维岳(—),字申甫,号晓崖,卢氏县城文华巷人﹙现称文化巷﹚,河南法政院校肄业,曾任陕西督军府幕僚长,相当于现在的省府秘书长。他厌恶官场黑暗,军阀混战,辞职回卢隐居,又被官方看中学术,力邀任卢氏县高等小学校长,为山城教育事业殚精竭虑,沤心沥血,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粱。

高维岳专治文史,尤工书法,他发展了柳体,自成一家,其字有柳体的雄劲而字形偏长,兼赵体的圆润而灵活多姿,真、草、隶、篆无不精工,且能双手写字,功力深厚,为豫陕晋著名书法家,其书法作品在当时被文人墨客所收藏,一九二五年,高维岳年未六旬病逝。

其纪念碑现存于卢氏县城其后人高山处,纪念他铭文多为当时政界要人及地方社会名流书写。

高维岳不但能写各种字体,而且更为一绝的是还会用双手书写梅花篆字,左手书写作品也独领风骚,在当时的书坛上独占鳌头,不同凡响。如今卢氏民间仍有收藏,一幅中堂对联,要价上万元。

其后人高山,当代诗人,高山风流倜傥,咏诗若珍珠落玉盘,一气呵成。其诗歌激情飞扬,如行云流水,为诗家所称道。

这就是传承,中华文明,薪火相传,自古亦然。猛然,我想起了一首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几百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