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诗刊第期
弘扬太湖文化
让世界读懂江南
作者简介
许墨林,笔名墨林。作家、文化学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散文文艺评论创作和地域文化研究。
主编《銀幕与舞台》。主编《中学生课外阅读文选》。著有散文集《太湖边的故事》、《雨花女》、《心灯》,报告文学集《梅花迎春》等。散文《大佛的沉思》入选《中学语文读本》,多篇散文入选各出版社编辑的散文集。发表文艺评论数十篇。编辑《阿炳论》、《倪瓒画集》。参与《无锡文化丛书》、《无锡文庫》、《翰墨无锡》、《书香无锡》等大型文化丛书编撰、编审工作。主编《无锡乡土语文(含江阴、宜兴)读本》。
美文欣赏
哈巴与酒
哈巴不是宠物,他是一位朋友的昵称。太湖漆塘山里人。薛家父母老来得子,委实是捧在胸口的一只玲珑碗,含在嘴里的一颗珠,请村里的教书先生起了个大名,叫琪兴。在上海厂里当翻砂工的老爸,过年回家,看到睏桶里的儿子眼睛忽闪忽闪,手脚摆动要人抱,特别亲人,心里一喜:“一只哈巴狗喔——”抱起来,大手托举空中转了几下,逗得小琪兴“赫赤,赫赤”笑了。从此,大人、孩子都叫他“哈巴”、“哈巴”……久而久之,反而把他的真名给忘了。
我和哈巴相识,是在文革期间的创作组里。我到这个组报到后,分配到缫丝厂劳动,三班倒。我分派作推茧工,虽然不是技术工种,仅是把煮茧车间煮好的24盆茧子装到小推车上,分送到缫丝女工面前。但要推好这部车也不容易,如果茧盆垒的不稳,小车把手用力不匀,就要闯祸,不是把茧盆翻在地上,就是把车子撞到缫丝工的身上。劳动时必须全神贯注。一天,我当夜班,过了子时,睡意浓浓,连打瞌冲,手中小车轮子一扭,冒着蒸气的茧盆车朝着缫丝挡车工的身上直飙过去,我慌了。就在分秒之间,哈巴会出现在眼前,他抢前一步,手臂一拉,茧车稳如加了铁砣,停了!我一场虚惊。哈巴哈哈大笑:“老许啊,你是个文人,掮笔杆子容易,做生活手臂里的力道不及我哩!”我连连感谢,要不是他化险为夷,今晚免不了要撞到人身上去。说也凑巧,今天晚上领导吩咐他到厂里来看看大家,刚进车间就碰上了我。
哈巴快人快语,熟悉了,便自我介绍。他是大浮漆塘人,在乡里当过团委书记,还做过宣教委员,他会写小戏小快板,领导看中他,送他上江苏戏曲学校编剧班培养。毕业后回到乡里,市里要成立创作组,就把他抽调上来,跑基层,搭班子,说到这里,哈巴眼睛一亮,颇有三分神秘和自豪:“你也是我到东方红中学(广瑞中学)去调来的!……你们那个那个工宣队还不太愿意,我就说了一句,你看看,这是市革会的调令!要求他三天内到文化组报到!结果你不是来了吗?”我笑笑,心里想,年纪轻轻的他,做事情却有三分杀劲,还会摆点小官腔。
哈巴喜欢喝口小酒,有时讨论剧本提纲晚了,就到弄堂门口的小面店里去吃夜宵。哈巴总是抢先买两个“手榴弹”(小瓶白酒),素鸡、回芽豆、小爆鱼之类的冷菜,来招待大家。酒杯一举,哈巴精神来了,天南海北就吹起来,他当过干部,山里的故事一肚皮,从公公扒灰,老娘为瞎子送米,到穷放羊人蹬在羊肚皮下偷吃羊奶,荤的素的一起讲,听得大家乐不可支,哈巴讲得红鼻子上直冒汗。这个时候,哈巴真是个民间说书人,那杯酒下肚,顿时光彩四射!
和哈巴处熟了,觉得他人不坏,待人热情,也肯帮助人。山果熟了,他会采些杨梅、醉李、葡萄送给创作组的同事、朋友。那位脚拐、腰扭伤的老张,知道他识草药,求他从山上采点药草来,哈巴把头一甩:“一句话——”第二天一早,哈巴就把洗的干干净净的药草带来,放在办公室窗檐上晒。同事要谢他,他拒谢:“草活——要谢什么!”同事逗他:“真的不要谢?”哈巴头也不回:“小事一桩,不要放在心上。”同事笑笑,慢吞吞地走过去,掏啊掏啊,从裤袋里掏出一包飞马牌香烟!当年是要凭烟券购买的,哈巴搔搔头,眼睛一亮,要想伸手,又缩了回来,自己话已讲在前头,不好意思啊!同事还引他:“哈巴不想抽,他戒烟了——只好送给其他人了!”哈巴涨红了脸:“我声明,我没有戒烟——”老张转过身来,把烟放在哈巴手上:“我知道你没有戒烟,所以不会给别人。”在场的同事哄堂大笑,哈巴红着脸连声说“谢谢,谢谢——”。
哈巴烟不离嘴,两只夹烟的手指烧得蜡黄。更让他痴迷的是三天两头要老酒咪咪。早出晚归,哈巴骑一辆破自行车,挎一只“为人民服务”的黄色军包,早晨哼着《双推磨》过宝界桥,傍晚对着太湖的晚霞唱着“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纠纠……”回漆塘,刚跨进家门,一大一小两个女儿吊到车把上喊“爸爸,爸爸”,哈巴连忙从黄军小包里掏出两块粽子糖往女儿嘴里一塞,抬起头来,眼睛一亮,老婆买的玉祁黄酒已放在桌上,好香哦,下酒菜是自留地里割的新韭菜炒丝螺肉,老婆从灶间端了出来。哈巴感叹一句“这样的神仙日子,啥人能过得着哦——?”
哈巴原以为从大浮乡里抽调到文化组(即后来的文化局)工作,表现好些,可以提拔,弄个一官半职,那知道几年下来,走的走了,来的来了,班子人员基本配齐,他还留在创作组,在创作组,又难以胜任单独完成一个剧目,就留在舞剧《红梅迎春》组内和大家一起构思讨论剧本。哈巴得不到重用,情绪大为低落,不得志,就借酒浇愁,以酒发泄,白天喝,晚上喝,喝他个昏天黑地!老婆发现他酗酒闹事,就劝他少喝些,哈巴不听。又发现他经常去代销店里赊酒,就跑到店里付酒钱,打招呼,请老板不要再赊酒给他了。哈巴赊不到酒,回来就把老婆打一顿,老婆一气带了孩子就回了娘家。过两天,有人带信给他老婆:你家琪兴,二天没吃东西啦,赶快回来吧!他老婆带了两个孩子一路痛哭:我前世里作的什么孽啊,我前世里作的什么孽啊?……惊动了前村后巷。一些仗义的老长辈看不过去,赶到门上,大喝一声:琪兴!你出来——老婆有啥对不起你?你不争气,也要为你的爷争口气,想想你爷临死前是怎么交代你的!不要一天到夜吃的酒水糊涂!你再吃下去,老命都要送在酒里了!你再不听,我俚到你领导上去反映,有管你的人!哈巴呆了,一屋子人,老老少少,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他讨饶了:“我错了,我对不起她——”。
哈巴来上班了,一场折腾,脸色清瘦灰白,说话也有气无力。领导也关心他,和他交心谈话,知道他家里经济困难,也给予适当补助。哈巴情绪转过来了,但也有变化,和人少交谈,喝酒也少了,心里藏着疙瘩,尽量避开和人接触。这时,上面有通知,《红梅迎春》剧组集中到部队去,借营房住下改剧本、排练,谁也不能请假!哈巴也逃不过去。住下以后,整天开会讨论剧本的修改,哈巴坐在床上一言不发,只是在笔记本上记什么。三天的会议下来,编导组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军代表老林就来了一刀切:今天晚上创作组的同志每人写一个提纲,明天上午讨论。哈巴笑喜喜地说,有一个提纲就好了,用不到大家都写。军代表盯着哈巴看了一下:不行,每个人都写,众人拾柴火焰高嘛——!
散了会,哈巴又咕了一声:不懂就是不懂,瞎指挥!哈巴走了出去。我们几个同事吃好晚饭,发现哈巴尚未回来,就拿了笔纸和笔记本各找一个地方去“对壁撞”了。等到深夜回到宿舍,那知道哈巴已经在上铺睡了,桌子上放了一只酒瓶,鼾声雷动,酒气熏天。看来他今天他是放开胆量来喝了!喊他推他,都不答理,已经沉到爪洼国里去了!这一夜,大家无法入睡,听着哈巴在梦中唱歌。第二天中午,还不见哈巴醒来,一摸他的手滚烫如火炭,一搭脉,跳得很快。使劲推推他,仍然没有反应,大家慌了,有的说,送医院,打电话,要急救车;也有人主张找部队卫生所,请他们的医生来处理;也有人翻了翻哈巴的眼皮,发现他眼球通红,急了,怎么没有反应?有人说,报告军代表,由他来决定怎么处理。
人生有聚也有散,年年底,创作组解散,人员各奔东西,我到了文联,哈巴派到刚恢复的市工人文化宫工作。分手时,大家道言珍重。我对哈巴说,少喝酒,身体重要!哈巴点点头。哈巴说,你要捉的小鸡,明年春天我给你送过来。好,我想办法给你弄一瓶好酒!哈巴翘起大拇指说:一言为定!
哈巴一去无消息,有熟悉他的人到文联来,我就打听:哈巴好吧?来人说,老样子,酒水糊涂!我一惊:糟糕,还不改?对方回答:改?他是狗对粪坑发咒!改不了的本性!老贾(文化宫的主任)发过几次脾气,发过狠话:再吃酒,就辞退你!哈巴是老皮肉上滚疮,根本不在乎。这一次,闯了大祸!我急了,什么大祸?对方卖关子:你要听?我当然要听。他缓过语气,祸不算祸,但影响很坏。那天,他值班看大门,到半夜,酒瘾发作,就关关好大门,溜到南门头上的小酒馆里去喝酒了。大概是喝多了,跌跌冲冲回文化宫,一看,大门已被上了锁,他喊了半天没人回音,就绕了文化宫的围墙转了一圈,左喊右喊,也无人答应。深秋天气,哈巴衣衫单薄,冷中心急,就爬墙跳沟。一跳就倒伏在地,爬不起来了。直到第二天,巡夜的人向领导反映,昨晚哈巴出去没有回来,以后有人好像听到有人在围墙外面喊,不知是不是哈巴?一句话提醒了领导,立即带人沿围墙找!果然,哈巴跌在沟里睡着了,一摸,身上还有热气,医院……以后,领导只好叫家人同回漆塘。后来呢,脚拐了,有糖尿病的哈巴就在家附近的亚太地区水产研究院看大门。此后,再也听不到哈巴的消息了。
提起酒,我就想到哈巴,哈巴酒中的人生。我想,一杯酒,可以为英雄壮胆,激发他的智慧灵性,完美他的人生,成就他的事业;也可能消磨一个人的意志,毁灭他的希望和前程,给他的家庭和亲人带来痛苦和不幸!其实酒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如何掌控挥舞,真正了解酒的真性和真情。你爱之尤深,必须守之有度,不逾规,不超越,他给你满腔激情,你还它出彩创造。哈巴,你是聪明人,为什么老是糊涂?哈巴,你在哪里?我这里有一瓶上好的十年陈玉祁双套,等你来“青梅煮酒论英雄”……
年10月9日下午3时15分
(图片来自网络)
「
小编推荐
poetryappreciate
」
金秋的果实
弹一曲荷塘月色
所有的记忆都被秋风收藏了
秋分一日语
太湖诗刊
顾问:周解清、浦学坤、叶延滨、金山、黄东成、安娟英。
艺术顾问:蒲秉义、山奇。
主编:杨红,笔名:冰火。音乐人、诗人、词曲作家。
主编:山林,制片人、编导、诗人。
执行主编:葛瑞文编委:兔漂YOYO
投稿邮箱
taihushik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