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后剩下的两只宫花送给了黛玉,作者这样

在小说《红楼梦》中,黛玉进了贾府之后,发生在她身上的第一个小故事,就是周瑞家的给黛玉送来两朵宫花时的情景了。从送宫花的路线来看,周瑞家的只是为了顺路而已,她绝不是在“看人下菜碟”,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她应该把最后的两只宫花送给“二木头”迎春才对。黛玉是贾母的掌上明珠,周瑞家的作为一个下人,她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轻视黛玉的。周瑞家的给人送宫花的顺序是无心的,然而黛玉却多心了。黛玉也并不是有多喜欢这种小玩意儿,当宝玉兴兴头头地接过花儿来的时候,她“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这就说明了黛玉对东西是不感兴趣的,她感兴趣的,是都有谁能够得到这种花儿,再有,就是这些人们得到花儿的顺序。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如果这花儿是薛姨妈单送给黛玉戴着玩儿的,黛玉可能就会比较开心了。黛玉虽然也曾经有过一个弟弟,可是却夭折了,所以她从小就是独享父母的宠爱的,等黛玉到了贾府以后,她又受到了外祖母贾母的额外关心,所以黛玉从小就养成了“舍我其谁”般的孤傲性格。周瑞家的送来的这两只宫花,是最后的两只,但是在黛玉的眼里,这是剩下的两只,是别人挑剩下不要的,所以黛玉在内心里感受到自己被人冷落了。小时候的黛玉,是一个心思单纯,不懂得该如何掩饰自己真实想法的小女孩儿,所以她当时就怼了周瑞家的一句,搞的周瑞家的很尴尬,一时间无话可回。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作者之所以要安排把这最后的两朵宫花送给黛玉,是有他的良苦用心的:作者对人物性格的刻画,是逐渐地明晰起来的。在宝钗初入贾府的时候,作者就已经对黛玉的性格做了一个概括性的介绍:······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玩。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这种描写是总括的,也是枯燥无味的,所以作者紧接着就描写了周瑞家的送宫花的故事,用了一个具体的事例,进一步对黛玉的性格做了比较细致的刻画。而且这个事情既不太大,也不太小,既不会让读者看起来显得比较突兀,也不会让人以为作者是在小题大做。同时,这个故事也为后面的“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中,黛玉更精彩的表现形成了一个铺垫。黛玉第一次怼的人——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配房,这也为后文中王夫人对黛玉的厌恶埋下了伏笔。这个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配房,也就是当年跟着王夫人一起从王家嫁到贾家的人,她是王夫人的心腹之人,须臾不离王夫人左右。周瑞家的和黛玉见面的机会不多,她应该是不太了解黛玉的性格的,所以当黛玉说话比较尖刻的时候,周瑞家的是不知道该如何应对的,这一点,可以和宝玉、黛玉后来在薛姨妈家喝酒,黛玉挤兑李嬷嬷的时候,李嬷嬷的反应做一个对比:李嬷嬷听了,又是急,又是笑,说道: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你这算了什么。同样是下人,同样的被黛玉怼,但是在李嬷嬷的眼里、嘴里,满满都是对黛玉的宠爱,她是把黛玉当作一个又可爱,又喜欢惹人生气的小孩子来看待的,可周瑞家的就不一样了,她因为不了解黛玉,所以就不会有这样反应,周瑞家的应该是当真了。在后来王夫人撵晴雯的时候,话里话外就透露出了自己对黛玉的厌恶之情了,这恐怕和周瑞家的在王夫人那里的只言片语不无关系吧。作者从不作一闲笔,在这个情节中还顺带描写了许多其他的内容。在小说《红楼梦》中,作者将他高超的写作技巧运用的炉火纯青,“一击两鸣”法,就是作者在小说中最常用的一个技巧。“一击两鸣”,也就是敲一下钟,发出两个响声的意思,用来比喻通过一个情节、场面或者是细节的描写,有时甚至是只言片语,来表现出两个、甚至是好几个人物的技法,又称一石数鸟法或者是一箭双雕法。在这个故事中,作者通过周瑞家的送宫花这一路上的见闻,就表现出了许多的内容:借着周瑞家的的眼睛,作者交代了香菱的结局。作者开篇描写的第一个红颜薄命的女孩子,就是香菱了,但是自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发生之后,小说中就再也没有提到香菱的下落了,而在“送宫花”的故事中,作者顺带着就把香菱的结局为读者做了交代,并且在香菱对周瑞家的的回答“不记得了”中,更加凸显了香菱的悲惨命运。王夫人谦逊地说,把这些花儿留着给宝丫头戴吧,可薛姨妈却说宝钗“古怪”着呢,从不喜欢什么花儿、粉儿的,在这,作者就表现出了宝钗性格中的俭朴和大气。当周瑞家的把花送到了惜春那里去的时候,惜春正和水月庵的小尼姑智能儿一处玩儿呢: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同他作姑子去呢,可巧又送了花儿来,若剃了头,可把这花儿戴在那里呢?这样,作者就为惜春将来出家的结局打下了伏笔。另外,作者还用寡居的李纨的孤寂,和王熙凤、贾琏两口子的富有情趣的生活做了一个对比。作者顺便还道出了在小说的第二回里“演说荣国府”的冷子兴和周瑞家的关系,难怪冷子兴这么了解贾府呢,原来他是周瑞家的女婿。通过对小说内容的前后对照,我们就可以体会出作者这么安排的用意深远了,作者通过了这个故事,再加上小说前面的对黛玉性格的简单描画,以及后面紧接着的在薛姨妈家吃酒的描写,对黛玉的性格进行了反复皴染,描画出了一个内心深处孤苦伶仃,自矜自重,时时处处都在小心戒备着的林黛玉的经典形象。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5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