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温手绘读红楼|第一章|大观园|作者|君笺雅侃红楼|百家号独家《红楼梦》作为一部小说,千人千面,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理解。角度不同,认识不同。作为《红楼梦》中重中之重,大观园更是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大观园。那么,大观园在曹雪芹的笔下究竟能还原成什么样子?清朝有个画家,用三十二年的时间,一笔一笔画出了《红楼梦》,而大观园也得以第一次以完整的鸟瞰视角,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在世人眼前。堪称美轮美奂。大观园鸟瞰图孙温是最忠实的《红楼梦》铁粉,他用三十二年时间,一笔笔描画出他心中的《红楼梦》故事,生动地展示了与红楼梦相同朝代的人对《红楼梦》的理解,并对建筑、园林、装饰、礼仪、风俗、服饰、妆容……等等做了非常完美的呈现。可以说孙温手绘《红楼梦》,是最接近《红楼梦》时代背景的巨著。曹雪芹修撰《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孙温用三倍的时间,用另一种更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红楼梦》同样伟大。“大观园”作为孙温绘全本《红楼梦》重中之重,所呈现的是完全符合中国人审美的园林艺术,孙温用鸟瞰的方式呈现出的大观园全貌。所谓鸟瞰,就是鸟类的天空视角,孙温绘画的工笔红楼梦大观园,就是这样一幅全方位的巨作。一山一石,一树一花,一屋一瓦,一桥一水,无不展现出《红楼梦》文字背后的精彩,令人得以一窥大观园全貌,堪称美轮美奂。潇湘馆大观园是贾家为了庆祝贾元春晋升贤德妃,迎接贵妃省亲而修建的皇家园林,属于贾元春私邸。元春临幸后认为荒废了可惜,将寡嫂侄儿、几个姐妹与弟弟贾宝玉一起迁入大观园。由此,大观园也成了贾宝玉人生最重要的一处场景。他在其中无拘无束,真正志得意满。作为《红楼梦》最重要的场景,大观园在孙温笔下,呈现出一派世外风光。除了正门与正殿外,所有建筑都依形倚势而建。本人对园林建筑并不熟悉,也不敢班门弄斧。但孙温的画,确实很容易就能令人辨别出各处房舍的归属。比方正殿右是潇湘馆遍植竹子、而右侧距离大门最近的是怡红院无疑。对此本人保留意见,因为进门临幸的第一处场所应该是有凤来仪,可见画家自由构思。芦雪广(有版本作庵)、沁芳闸、秋爽斋、暖香坞,紫菱洲、稻香村都一目了然,蘅芜苑应该是最左的一片院落。远离怡红院和潇湘馆,皆因院中有一块插天大石,也很容易辨认。最后方的那个角门,是薛家日常来往之门。与荣国府正房相距很远了。怡红院大观园的修建,每个人的住所都有其意义,曹雪芹在字里行间早都设计好每个人的居所。比如潇湘妃子林黛玉住的潇湘馆,“潇湘妃子”明明是两人,为何林黛玉一人得名?贾政在第十七回游览大观园时,对潇湘馆赞不绝口,认为若能月下在此读书,不枉虚此一生。贾政评潇湘馆,也就是变相评林黛玉。而林黛玉居所匾额叫“有凤来仪”。处处都有暗示林黛玉最终远嫁为王妃,与贾宝玉的感情近在咫尺却远隔天涯的结局。怡红院的牌匾本叫“红香绿玉”,“香玉”二字暗指林黛玉(第十九回),却被贾元春将“香玉”二字去掉,换成了“怡红快绿”。显然,这也是暗示林黛玉外嫁,与贾元春代表的皇权插手有关。稻香村最有意思,不但茅檐瓦舍,阡陌交通,更遍植数百株杏花,开的烈火蒸霞一般绚烂。杏花本就预示幸运,注定李纨晚年会母凭子贵最终得封诰命。望子成龙是所有母亲的最大期望,贾兰越好,李纨越幸运。大观园正殿和稻香村李纨选择稻香村,也是她自小受到的良好教育有关。出身国子监祭酒之家,李家可是真正的“书香门第”,甚至李纨父亲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是典型的摸到了“道德传家”的门槛。李纨选择稻香村,贾兰能够金榜题名,与李纨的出身和教育方式直接相关。正是李纨洗尽铅华,不让贾兰过度接触贾家的富贵繁华,才使得贾家抄家后,贾兰受影响最小,具备能力科举高中。蘅芜苑是薛宝钗的居所,其中没有花树,都是藤萝香料。特点是不能树立自强,必须攀附强支撑才会显得可爱。贾政对蘅芜苑的评价先“无味”再“有趣”,说的也是对薛家攀附贾家的心思不认同却对宝钗为人气度表达认可。左下为蘅芜苑不过,贾母眼中的薛宝钗的蘅芜苑卧房,却是雪洞一般,洁素到了极致,贾母当即认为年轻女孩子居住如此素雅不吉利,所以替她布置了房间。但“雪洞”一般的房间也预示薛宝钗余生将要守寡,孤寂无依。其他如藕香榭暖香坞寓意惜春被父亲抛弃的悲惨童年,缀锦楼紫菱洲寓意迎春无依无靠。而藕与菱都算莲花一类。从林黛玉到香菱再到迎春、惜春,这些与菱、莲、芙蓉相关的孩子都是苦命人。最后是秋爽斋,一个爽字,突出探春与众不同的人生。秋爽斋遍植梧桐,寓意凤栖梧桐。指名她最终晋升王妃的人生。孙温笔下的大观园鸟瞰图,是清代人对大观园的直接体现。由于本人于绘画上没有任何知识,本系列不对绘画作点评,只根据图画,为大家讲述关于《红楼梦》中的那些故事。关于《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小记,据百度百科记载:旅顺博物馆收藏的工笔重彩清代孙温《红楼梦》全图为推篷装,共有24册,其中一册是空白,其余每册各有画面10开,现存画面总计开。画心绢本,纵43.3厘米,横76.5厘米。绢包木板封面底,无题签,无题跋。画作绘制年代为清同治至光绪年间。全图以石头记大观园全景为开篇,画面鸟瞰构图,将大观园诸多景致悉数入画,一览无遗。从第二开画面开始,依次描绘出全本《红楼梦》的故事情节。每个章回情节所用画幅数量不尽相同(其中至回缺失)。其八十一回后的画风与前迥异,应该是后人补画,也许现行“通行本”类似。周汝昌先生将其誉为“红楼瑰宝”,于年在北京展出,引起轰动。以上观点为君笺雅侃红楼主观理解,线索都为原文所引用,是否符合曹雪芹原意,见仁见智,多歧为贵。欢迎大家多提意见。「文/君笺雅侃红楼」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8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