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抄大观园后,探春和惜春为何不约而同选择

白癜风会复发吗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9/5943324.html

大观园里出了绣春囊,凤姐本来的主意,是想“胳膊折在袖内”,派可靠的人,暗地里访查。大了的不听话的都找由头发落了,既消除了隐患,又削减了开支,一举两得。

可是王夫人听信调唆,做出了查抄大观园的错误决定,为什么说这个决定是错误的呢?从小处说,查抄是对园里住着的姑娘们的羞辱,从大的讲,查抄的第一个危害是迫害,任何运动都会有人无辜受牵连,被赶出去的丫头,除了司棋,其他人都是被冤枉的。即便是司棋,也不是贾家问题的根源。

第二个危害是内乱。查抄大观园,婆子奴才告密诽谤,互相倾轧,新旧权力相争,大房二房不合,都摆在明面上,唯恐天下不乱,内乱本身就是一种内部消耗,相互冲撞,必然带来没必要的牺牲和裂痕。

迫害和内乱,必然造成恐慌,人人自危,都想留个后手,各有打算。贾家养了几千奴才,若人人都有异心,不和主人一条心,后果是危险的,后四十回里,凤姐力诎失人心,有令不行,就是一个明证。

探春有着极强的危机感,比贾府所有的人眼光都高,所以明知道得罪王夫人,也绝不姑息,奋起反抗。当众给了王善保家的一耳光,声称:你们不服,只管告诉太太。

不仅是探春,其他人也各有反应,宝钗第二天就以母亲生病,哥哥要娶亲,急急忙忙搬出大观园,探春讥笑宝钗:姨妈好了再进来,不如好了不要再来,亲戚们好,也不必死住在一起,尤氏来处理入画的事情,一向没有存在感的惜春,与尤氏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一意要把入画赶走,直言宁府太肮脏,不愿再回宁府,也不愿与尤氏等人有联系。

做出查抄大观园的愚蠢决定是王夫人,凤姐查这个不查那个,弄得宝钗处境尴尬,不得不搬走,宝钗也是受害者,探春为什么会嘲笑宝钗,有气往她身上撒?至于宁国府脏乱差,门风败坏,更是贾敬失职,贾珍父子胡闹产生的结果,连凤姐那样的手段,也制止不了贾琏胡为,何况尤氏?所以尤氏很生气:你的丫头不好,我没怪你失于管教,你反而说我。惜春和探春为什么都选择了不讲道理,六亲不认?

才自清明志自高,探春是极具眼光的政治家和改革家,可惜身为女儿身,尤其是庶女,有个赵姨娘那样拖后腿的亲娘,英雄无用武之地,她曾说过,如果她是个男人,她连贾府都不屑依靠,自己出去有一番作为。而宝钗掌握着薛家经济大权,却没有能力支撑家业,贾府查抄丑事,在探春看来,宝钗所受的尴尬是薛家一直呆在贾府不走,自讨没趣,自取其辱。

查抄大观园之前还发生了一件大事:甄家被查抄了。小说前八十回多次写到贾府与甄家的密切往来,修大观园时,五万两银子存在甄家,随时取用,甄家被抄,贾母听说,甚不自在,只说,不管别人事。大祸临头,各人只能各扫门前霜,明哲保身。探春已经从甄家的被抄,感受到了贾府的覆灭。宝钗的匆忙搬离,暗示贾府被抄,树倒猢狲散,平时依附贾府的亲朋好友,纷纷选择了与贾府撇清关系,所以宝钗的离去,遭到了探春的无情嘲笑。

惜春是个存在感很差的小姑娘,但是在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时大放光彩,因为会画画,刘姥姥喜道:你这么漂亮,又这么能干,别是神仙投胎吧。牙尖嘴利的黛玉拿惜春开玩笑,惜春道:都是你们惯的,越发拿我打趣起来。话里充满了自矜。

迎春探春是庶出,宝钗借居,黛玉寄养,惜春是宁国府嫡出的小姐,贾珍的胞妹,地位本来最尊贵,却因为宁国府只有石狮子是干净的,不仅成了荣国府里的透明人,还饱受他人非议耻笑。

贾琏私娶尤二姐,凤姐到宁府大闹,大骂尤氏,说的话未必全无道理,尤氏全无还手之力,任其辱骂,这么大的事情,自然尽人皆知,惜春深以为耻。她本来对一切早都心灰意冷,甚至连吟诗作对的风雅之事也觉得没意思,没有什么是她割舍不下的,她就想安安静静清清白白的生活下去。

但是,想清白哪里那么容易的。抄检大观园时,惜春才发现,自己东府切割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终究还是牵扯不清。入画确实无辜,但是因为她,惜春还是与贾珍与东府扯上了关系,在被抄出来的那一刻,惜春一定是绝望的,躲来躲去,到底是没躲过去。那就干脆了断了吧。

入画谐音入化,从小侍候惜春,感情非同寻常,惜春与尤氏决裂,赶走入画,说明她已经摒弃了感情,惜春彻底“了悟”了,也断了跟俗世的关系。这是一个小女孩无奈的决绝,在这时候,出家应该已经是她笃定的选择。

和机敏的探春不同,探春觉得这个家族还值得拯救,还有使命感,还想要做救世主,惜春已经完全不想了,她只想做“自了汉”。这两个清醒的女孩子,都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她们的夙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4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