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知心朋友,让探春寂寞孤独,却也成

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亲疏远近,人们会根据性格爱好、机会境遇等自觉不自觉地结成各自的朋友圈。贾府的大观园里住着一群正值青春年华的少男少女,他们之间有着不同的深浅关系。宝玉和黛玉青梅竹马关系最好,这个地球人都知道。而黛玉和宝钗原本是情敌互相针对,后来“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她们冰释前嫌,结成了最好的闺蜜。湘云性格开朗,好像跟谁都能谈得来。她最喜欢宝钗,长期住在蘅芜苑,后来又和黛玉一起中秋联诗,两个人关系也很不错。

当然也有没有朋友的,比如迎春和惜春,她们一个懒散,一个孤僻,连诗社都懒得参加,自然不喜结交朋友,宁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那么探春呢?这个阳光开朗、热情积极的女孩,应该有很多朋友吧?可是,仔细读书,我们惊讶地发现,这个有志气的三小姐,竟然也和迎春惜春一样,没有一个亲密朋友。

探春是个喜欢热闹的女孩,组织了大观园的文学社团——海棠诗社,她曾经特别着力经营自己的朋友圈。

她刻意靠近宝玉,一口一个“二哥哥”,叫得无比亲切。她主动做鞋给他穿,还把自己积攒的零钱交给他,请他帮忙给买外面的小玩意。当她听说宝玉说起,赵姨娘在背后抱怨她不给自己亲弟弟贾环做鞋时,当即沉下脸,毫不客气地贬损自己的生母。说她是“阴微下贱”的见识(这话也是狠了点),并跟宝玉声明:“我只管认得老爷太太两个人,别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兄弟,谁和我好,我就和谁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一概不知道。”她这么卖力地向宝玉示好,却始终进不了宝玉最亲密的朋友圈。黛玉就不说了,就是湘云和宝钗乃至后来的宝琴,宝玉都待她们比探春更好。

她很喜欢欣赏宝钗,也曾经努力与她交好。第一次海棠诗社,黛玉最后交卷,“众人看了,都道是这首为上。”不料作为评委的李纨却认为宝钗得更好,探春立刻附和李纨的意见,说“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如此抬举宝钗,不怕得罪宝玉黛玉两个人,探春对宝钗真的特别够意思。后来两个人共同当家理事,合作得也不错。然而宝钗是个理智的女孩,客居贾府的身份,让她始终对每个人都保持着一份礼貌和疏离。对探春也是如此,她们可以工作上合作,却无法培育起更亲密的情意。

结交宝玉与宝钗的失败,大概让敏感的探春很难过,此后她不再致力于交朋友了,当然再也没什么人值得她花费精力与时间去努力相交了。

黛玉湘云虽然优秀,但她们一个心心念念于自己的爱情,一个开心玩闹不管其他,她们都爱好文学,都有着女孩的小心思。然而探春志不在此,与她们没有共同语言。整部书中,探春和湘云几乎就没有什么互动,不过都是当众的寻常应酬而已。同样,事事精明的探春竟然在聊天时忘记了黛玉的生日,可见她们是多么隔膜生疏。

迎春惜春虽然同是贾家姐妹,可实在与她三观不同,无法相容。凤姐、平儿虽然欣赏探春,但探春不喜欢她们的管理方式,不愿意跟她们来往太多,走得太近。

探春放弃了交朋友的想法,目光开始望向更广阔深远的地方,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