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与凰金陵十二钗之九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人人爱读红楼梦

前文已述,金陵十二钗是金陵之地的“冠首女子”,喻十二位皇帝或准皇帝。从第一位金钗明喻崇祯(钗黛合体)开始,我们已经揭示了努尔哈赤(元春)、皇太极(探春)、顺治(惜春)、康熙(史湘云)、胤礽(妙玉)、雍正(迎春)的身份。那么,第九位金钗王熙凤又影射哪位皇帝呢?凤凰,是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叫凤,雌的叫凰。如果王熙凤是“凤”,那么“凰”又是谁呢?

王熙凤的判词是:

一片冰山,上面有一只雌凤。其判曰: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她的红楼梦曲是《聪明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

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

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

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

忽喇喇似大厦倾,

昏惨惨似灯将尽。

呀!一场欢喜忽悲辛。

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贾琏正妻、巧姐生母,也是王夫人的侄女、贾宝玉的堂嫂及表姐。出身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王家,别称“凤辣子”,是荣国府的实际当家人。

第2回王熙凤未出场之前,即通过冷子兴说贾琏提到她:“谁知(贾琏)自娶了他令夫人之后,倒上下无一人不称颂他夫人的,琏爷倒退了一射之地。说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深细,竟是个男人万不及一的。”暗示此人是人中之龙凤。

王熙凤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不过在高级丫环都知书达礼的贾府,小说却塑造这位豪横的女英雄不大认识字。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理家主子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人生追求。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是荣国府除了王夫人外的实际施政者。第13回称赞王熙凤“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金紫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暗示此人实际上有治国之才。王熙凤有八面玲珑之威,却又同时笑里藏刀、心狠手辣,最终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下场,第回中因病去世。

王熙凤喜欢风月。傻大姐捡到绣春囊后,王夫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应该是王熙凤的随身物件。第7回有一段间接描写王熙凤和贾琏在房中。对此有较长一段脂评:

甲夹:阿凤之为人,岂有不着意于“风月”二字之理哉?若直以明笔写之,不但唐突阿凤声价,亦且无妙文可赏。若不写之,又万万不可。故只用“柳藏鹦鹉语方知”之法,略一皴染,不独文字有隐微,亦且不至污渎阿凤之英风俊骨。所谓此书无一不妙。甲眉: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此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

多尔衮(年11月17日-年12月31日),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之弟,母为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同母兄英亲王阿济格,同母弟豫亲王多铎。初称台吉,年封贝勒,后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皇太极死后,与皇太极长子豪格争帝位,双方妥协,顺治即位,多尔衮与济尔哈朗摄政。率清军入关,对清朝入主中原起了关键作用。先后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年)、“皇叔父摄政王”(年)、“皇父摄政王”(年末)。顺治七年(年)冬,死于塞北狩猎,追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死后两个月,顺治八年(年)二月朝廷即剥夺了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称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多尔衮不仅自己不怎么识字,还对顺治的教育不太上心,顺治识字较晚,不过进步很快。

多尔衮很好色。他究竟有多少妻妾,很难说清楚。至少有据可查的有七位福晋(妻子)和四位妾室。福晋中,蒙古女子5人,满族女子1人,朝鲜女子1人。后金时代,贵族奉行一夫多妻多妾制,可有多位福晋。多尔衮壮年猝死,当跟纵欲有关。随着权力的迅速膨胀,多尔衮的生活穷侈极欲,“于八旗选美女入伊府,并于新服喀尔喀部索取有夫之妇”,还逼娶朝鲜公主,又嫌其不美,让朝鲜再选美女,搞得朝鲜朝野大怨。他还曾霸占江南名妓董小宛,后文详述。

人人爱读红楼梦

(包租公吃阿珍豆腐电影《功夫》截图)

荣府中三个主要人物贾赦、贾政、王夫人的名字合起来出现“摄政王”。王熙凤的判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语义双关,表面是说王熙凤,“一从”指出嫁从夫,“二令”指实际当家发号施令,“三人木”指早早去逝,万事皆休。也可以概括多尔衮的一生及结局:开始跟从父兄在关外征战,后来自己做了摄政王,号令三军,入关吞并华夏,或者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死后反被剥夺封号并被毁墓,只能在另一个世界向盛京(沈阳,小说中的金陵)的长辈们“哭诉”。贾母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时说“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应该影射多尔衮入关后在关内强行推行“剃发易服”等政策,或至少行事作风辛辣狠毒,故被人们称作“辣子”。

多尔衮身材瘦长,素有风疾,在战场上及狩猎时经常头晕目眩。这些身体特征也体现在王熙凤身上。第55回描写王熙凤得病原因:

刚将年事忙过,凤姐儿便小月了,在家一月,不能理事,天天两三个太医用药。凤姐儿自恃强壮,虽不出门,然筹画计算,想起什么事来,便命平儿去回王夫人,任人谏劝,他只不听……谁知凤姐禀赋气血不足,兼年幼不知保养,平生争强斗智,心力更亏,故虽系小月,竟着实亏虚下来,一月之后,复添了下红之症。他虽不肯说出来,众人看他面目黄瘦,便知失于调养。

在关于尤二姐的数回中,凤姐又是嫉妒气恼又是设计操心,使得病情加重。第74回抄检大观园由于劳累心气不足,便卧床不起,太医给她“聊用升阳养荣之剂”。第76回因病缺席中秋家宴。最终第回梦回金陵去世。

孝庄嫁给多尔衮一事,后来的清史做了大量删除,但是,史书上仍然残留“皇父摄政王”的称呼。而且多尔衮死后曾有庙号“成宗”,及“义皇帝”的谥号。这些都可以间接说明,孝庄与多尔衮是一对儿。事实上,多尔衮只比孝庄大四个多月,两人是标准的同龄人。

年,6岁的顺治进驻紫禁城后,并没有和妈妈孝庄住一起。顺治亲政后,曾说:“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这表明入关前,不满6岁的顺治是与孝庄太后同住一处,入关后是在多尔衮的强迫之下,被迫与孝庄“分宫而居”,致使母子两人相互思念。

满族、蒙古族自古就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嫁娶传统,实际上内地比较闭塞的地方,也有弟娶寡嫂的做法。多尔衮是皇太极的弟弟,如果满族不入关,他娶孝庄的做法在满洲人看来没有问题。入关之后,随着满人汉化的加深,这一做法就越来越显得扎眼。为维护皇家高大全的形象,利于继续统治广大汉文化地区,从史书中抹去也就顺理成章。

红楼梦自视稗史,对于此事不能不记,然而既要隐藏作者的身份,又要为孝庄这位曾祖母留下面子,因此必须使用曲笔,委婉道出。

况且贾母(孝庄)和王熙凤(多尔衮)在小说中都是女流,也无法直写。

所以,书中不露痕迹似乎无意地描写了一些贾母和王熙凤的暧昧关系。

人人爱读红楼梦

第3回描写林黛玉进贾府初见王熙凤:

贾母笑(脂批:阿凤一至,贾母方笑,与后文多少笑字作偶。)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阿凤笑声进来,老太君打诨,虽是空口传声,却是补出一向晨昏起居,阿凤于太君处承欢应候一刻不可少之人,看官勿以闲文淡文也。)

此处脂批用双关语“作偶”、“一向晨昏起居,阿凤于太君处承欢应候一刻不可少之人”,显然在向读者强调贾母与王熙凤非同寻常的“亲密关系”。

第54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王熙凤效戏彩斑衣”表面写给王熙凤庆生,应该是影射孝庄与多尔衮的婚礼。此回回前批语有“凤姐乃太君之要紧陪堂”,就暗示了本回主旨。该回回目“史太君破陈腐旧套”,即暗示孝庄不拘泥于礼教,同意下嫁。“王熙凤效戏彩斑衣”应该象征多尔衮穿婚礼服装。

先有两个女先儿说书的情节:

贾母便问:“近来可有添些什么新书?”那两个女先儿回说道:“倒有一段新书,是残唐五代的故事。”贾母问是何名,女先儿道:“叫做《凤求鸾》。”贾母道:“这一个名字倒好,不知因什么起的,先大概说说原故,若好再说。”女先儿道:“这书上乃说残唐之时,有一位乡绅,本是金陵人氏,名唤王忠,曾做过两朝宰辅,如今告老还家,膝下只有一位公子,名唤王熙凤。”

……贾母忙道:“怪道叫作《凤求鸾》。不用说,我猜着了,自然是这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

这段故事暗示,王熙凤是个男生。而且,“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凤求鸾》正是影射多尔衮娶孝庄。

第54回开篇就是婚礼中常见的撒钱(撒糖)习俗:

却说贾珍、贾琏暗暗预备下大笸箩的钱,听见贾母说赏,忙命小厮们快撒钱。只听满台钱响,贾母大悦。

同样在第54回:

贾母笑道:“可是这两日我竟没有痛痛的笑一场,倒是亏他,才一路笑的我心里痛快了些,我再吃一钟酒。”吃着酒,又命宝玉:“也敬你姐姐一杯。”凤姐儿笑道:“不用他敬,我讨老祖宗的寿罢。”说着,便将贾母的杯拿起来,将半杯剩酒吃了。

如果知道王熙凤影射多尔衮,那么这段王熙凤吃贾母半杯剩酒的描写,不禁使人联想到孝庄和多尔衮在婚礼上吃“合卺酒”的场景。

此回中多处出现“喜”字:

凤姐儿因见贾母十分高兴,便笑道:“趁着女先儿们在这里,不如叫他们击鼓,咱们传梅,行一个‘春喜上眉梢’的令如何?”贾母笑道:“这是个好令,正对时对景。”

众人都笑道:“自然老太太先喜了,我们才托赖些喜。”

这段文字反复出现“喜”字,贾母也说“正对时对景”,语带双关。王熙凤过生日,众人笑道“自然老太太先喜了,我们才托赖些喜”,明显不是过生日这么简单。“喜”是明借“高兴”之意,一喉两歌,暗递作者本义。

上述这些描写应该暗示多尔衮和孝庄真正成婚了,还举办了婚礼。这也符合多尔衮“皇父摄政王”的称号,以及为什么顺治进入北京后,没有和妈妈孝庄住在一起。从孝庄的角度看,因为多尔衮已经功高震主,所以她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出此下策,下嫁给了多尔衮,来保护儿子的皇位。孝庄的下嫁,打消了多尔衮谋朝篡位的心思。从此以后,他可以安安心心当一个太上皇。而多尔衮也体现了满人团结对外的特点,并不以自已的一私之念为做皇帝使国家陷于动乱。

明遗民张煌言作十首《建夷宫词》,其中有一首说:“上寿觞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有人说张煌言是与清朝作战的明臣,所言不可信。但张煌言忠义比得上文天祥,不可能自作下三滥的谣言。即使他是听到谣言而作此诗,谣言也不是空穴来风。

康熙实际上就是由孝庄培养、立为皇帝的,对孝庄十分孝敬。按说孝庄应该葬入沈阳皇太极陵园,但是孝庄年1月27日死后,终康熙之世,都没有下葬孝庄。一直在暂安奉殿停灵近38年后,雍正三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直接修建扩大到连着顺治皇帝的孝陵,葬入地宫。因其陵处于远在盛京的太宗皇太极昭陵之西,故称“昭西陵”。可见,康熙和清廷对如何安葬孝庄是非常头疼的。孝庄若没有嫁给多尔衮,当不至这么棘手为难。

雍正时编修的《圣祖实录》记载,孝庄去世当天的遗诰中说:“太宗文皇帝龙驭上宾,痛不欲生,誓以身殉。诸王大臣以世祖皇帝方在冲龄,继承大统,保护靡托,合辞坚请。勉留此身,抚育教训,未尝少懈。予寿七十有五,得复奉太宗文皇帝左右,惬予夙心,夫亦何憾。”这里孝庄明说要与皇太极合葬,应是孝庄的本意。而三天后却记载康熙对大学士和内务府总管的谕令说,太皇太后病重时对康熙说:“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皇父及汝,不忍远去,务于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则我心无憾矣!”显然与孝庄遗诰矛盾。这当是雍正处理这个棘手事情编造的借口。因为按照儒家文化,再嫁的妇人不能和前夫合葬了。这才使得康熙左右为难。

人人爱读红楼梦

多尔衮:冤枉!我是有证驾驶!

王熙凤身上有多重暗喻。她也暗喻顺治、康熙时的重臣王熙。

王熙(—年),字子雍,顺天府宛平县(今属北京丰台区)人。顺治四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擢弘文院学士。康熙即位,历任弘文馆学士、左都御史、工部尚书,转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清太祖实录》修成,加太子太傅。四十年,诏许致仕,晋少傅。康熙四十二年卒,康熙命长子允禔、大学士马齐临丧,谥号文靖。

顺治十八年正月,王熙“为顺治”撰写遗诏,上文已经提及。康熙五年,迁左都御史。当时三藩拥兵逾制,吴三桂尤强悍,擅署官吏,萌生异志。其子吴应熊,娶公主居京师,多聚奸人,散金钱,交通四方。王熙上疏请对吴三桂裁兵减饷,康熙全部听从。康熙十三年三月,康熙采纳王熙建议诛吴应熊。不久命王熙专管密本,参与军机。十七年,以父忧去。二十一年,拜保和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这时三藩已平,王熙执政务求和平宽大,与民休息,表现为康熙爱护百姓。王熙每次奏对时,都直陈无隐,康熙都是认真倾听。

从君相关系来看,康熙与王熙可以堪称模范。说康熙对王熙言听计从似乎不算太过分。王熙去世时,太子胤礽已经29岁,对父亲与王熙的和谐的搭配关系应该印象深刻。因而,在创作石头记时,将王熙刻画为在贾母目前亦庄亦谐、可咸可甜的女管家形象。王熙凤贪婪弄权的一面则反映的是多尔衮。将王熙这个真人的名字嵌入小说之中,让当时的读者既有一丝熟悉、又有一丝惊奇,是一种戏谑之笔,同时也是作者掩盖真实目的、保护自己的一种的做法。至于王熙凤还暗喻谁,后文详述。

欲知下一位金钗影射何人,请看后续刊发的《母与子◎金陵十二钗之十》。同时,为纪念前人尤其是索隐派红学家对破解红楼梦的贡献,本公号将穿插刊出专文,评析前人著述的优点和不足,敬请期待。

人人爱读红楼梦

(配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9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