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的性格乐观、豁达、善良、洒脱、豪爽,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姑娘。红楼梦里每个人的性格形成都与其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黛玉多愁多感,迎春迟钝怯懦,惜春执拗孤独,妙玉乖僻,宝钗世故,凤姐狡诈,只有她,除了因为年纪尚小的娇憨,不懂事之外,似乎没有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这样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却自幼父母双亡,由叔叔婶婶抚养,她的判词上说:纵生在绮罗丛中,谁知娇养,没有父母自然是苦的,她的境况如何,湘云自己从来不说,却是从宝钗口中时不时透露出来的:
宝钗问道:“云丫头在你们家做什么呢?”袭人笑道:“才说了一会子闲话。你瞧,我前儿粘的那双鞋,明儿叫他做去。”宝钗听见这话,便两边回头,看无人来往,便笑道:“…….那云丫头在家里竟一点儿作不得主。他们家嫌费用大,竟不用那些针线上的人,差不多的东西多是他们娘儿们动手。自然从小儿没爹娘的苦。我看着他,也不觉得伤起心来。”
宝钗道:“上次他就告诉我,在家里做活做到三更天,若是替别人做一点半点,他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受用呢。”
袭人使唤不动怡红院的丫头,史侯家的小姐到贾府作客,倒是给她做了个帮手,一来就帮忙做鞋子做针线,别说她只是一个奴才,这哪是待客的道理?本来袭人们分内的事情,湘云帮她做了,她只说是外面女孩子做的,纯粹就是当针线上的人待。探春是贾府庶出的小姐,她手巧做针线都是想做就做,只当做答谢宝玉的礼物。
即使湘云不在贾府,在自家,各家亲戚来往送礼物,湘云还想着给她送戒指,袭人却是大包针线送到史侯家让湘云帮着做针线。史家家境败落,基本上都没有针线上的人。贾府规矩大,宝玉身边大小丫头针线上的人人满为患,却把针线活送到史侯家,袭人仗着从小服侍湘云的情分,湘云待她不同不计较,史家人会怎么想?
再者,湘云渐渐成年,而且已经定亲了,贾母都说要避嫌了,不能提名道姓喊宝玉。史湘云是贾母娘家侄孙女,宝玉是贾母的孙子,细究起来根本没有多少血缘关系,只是因为贾母把湘云接到身边长大,两人感情深厚而已,大了男女有别,要避嫌了。在贾府就算了,毕竟贾府情况特别,贵妃的旨意,姐姐妹妹都与宝玉一个园子里住着。回到史侯家了,还要大张旗鼓让婆子小厮送男人的活计来做,就不合适了,史家的太太奶奶当然要教育湘云了。
这个大道理,袭人只是个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的奴才,不太懂。宝钗饱读诗书,贤淑明理,如何不懂?她的屋子跟雪洞一般,处处节约,她家也没有什么针线上的人,香菱和她一样半夜也要做针线活,薛姨妈心疼她太辛苦,要再买个丫头,她都婉拒,还以自家为例,劝王夫人不要虚面子,邢岫烟带了探春送的玉,都会教导不要有虚荣心,与贾府攀比。薛家节俭,薛姨妈也没有说做针线,史侯家太太奶奶们以身作则也要做,更加谈不上是在虐待孤女。史侯家教育湘云没错,厉行节约,正符合宝钗的理念,应当被宝钗赞赏,宝钗怎么会反而在背后与丫头一起嚼老婆舌,夸大湘云在家处境艰难,暗示其可怜,被奶奶太太们欺压呢?
宝钗肯定不能跟袭人说湘云大了要避嫌,不要动不动送针线让湘云做,她比湘云大多了,说湘云要避嫌,岂不是在骂自己?她还要用针线活计等小事情拉拢袭人呢。最重要的是,贾府现摆着一位收养的林家姑娘呢,啥活不干,整天还哭哭啼啼,湘云一样父母双亡,夸大湘云的处境,千难万难也要帮袭人做针线,就是反衬黛玉娇气矫情,所以即使在没有象王夫人投诚之前,袭人也对黛玉充满了不满:她可不做活,饶这么着,老太太还她累着了呢。
宝钗并不喜欢女孩子多读书,认为女子不应以书字为意,家务女工才重要,香菱学诗她就不赞同,史湘云是诗疯子,动不动就被她笑话,按说湘云兴冲冲要写诗作东,她应当是让湘云低调一点,不能把这种事情当个正经大事,可是她却是怂恿湘云大办:请客必得大请,上下人等都照顾得到。这样的请客,别说小姑娘史湘云,似乎薛家也没有这样大肆操办过呢,只不过宝玉过府来玩,摆些他喜欢的小食。结果可知而知,湘云没钱操办不起:
否
薛宝钗向她说道:“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
一向为人宽厚的宝钗又在贬损史家人,为什么如此,薛家伙计地里的螃蟹新鲜出炉了,这样说湘云觉得宝姐姐是自家亲姐姐一般,体贴理解她,事事为她着想,所以才会欣然接受螃蟹,而且说又能讨贾府开心,惠而不费,一举两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湘云是不是真的处境很难呢,其实大多数时候,她比贾府的姑娘幸运得多,她出门被要求穿戴一大堆衣服首饰,虽说也只是面子上好看,毕竟也是重视她的意思,比起来黛玉的窗纱旧了都没有人管,生日做的衣服还被王夫人惦记着拿去给死人穿强多了。
黛玉有贾雨村教学,宝钗得父亲悉心教授,贾府的姑娘们都要上学,但是湘云学识才情跟她们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南安太妃到贾府作客,迎春都没有见面的机会,却与湘云稔熟,太妃还开玩笑要去跟叔叔婶子告状,可见她家人关系也融洽的。她跟宝玉生气,就要收拾东西回家,中秋节月下与黛玉联诗,说若在我家,我此刻是要做船的,听到邢岫烟的事情,她第一反应就是要去教训丫头婆子,说明她在家里至少与惜春一样,虽然不一定有多疼爱,也是正经没有人敢轻视的主子。
元春为了家族利益去了不得见人的去处,探春得与自己的庶母弟弟划清界限,唯王夫人马首是瞻才能有在贾府的体面,迎春被她的亲爹五千两银子卖给了中山狼,惜春无人疼爱最终乖张出家,黛玉更不必说了,而湘云却得配仙郎,有个好归宿(后来变故不算),说明史家叔叔婶婶是认真为了湘云的将来打算的,那个家对湘云来说,虽不完美,但也能遮风蔽雨,宝钗一再挑唆,目的是什么,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