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侃红楼:汉家无将,昭君出塞悲远嫁;明荣逢冤,潇湘妃子去无归
贾家并不是林黛玉的最后一站,她的结局是像潇湘妃子娥皇女英一样,与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芙蓉花签也影射了这一点。
林黛玉不久又作《五美吟》,借由五位美人的人生遭际影射姻缘结局,就是对芙蓉花签的补充。
《五美吟》提到了西施、虞姬、王昭君、绿珠和红拂五人。她们五人的共同点是全部为人妃妾,在两方势力的裹挟之下身不由己地改变了命运轨迹。
《五美吟·西施》,借西施入吴宫为王妃,和东施效颦典故,影射林黛玉远嫁异国为王妃,黛去钗嫁的结局。
《五美吟·虞姬》,借虞姬自刎和“黥布、彭越”小人背叛,影射林黛玉外嫁,是由于小人王子腾、贾雨村陷害令贾家内忧外患,如“石呆子”一般逢冤被害,更契合了《一捧雪》的故事。
作为第三首《五美吟·明妃》,也就是王昭君的故事,将进一步丰富林黛玉的结局伏笔。这事还得从芙蓉花签说起。
芙蓉花签是林黛玉的姻缘签。芙蓉就是“莲”,对应“杏”,是《红楼梦》悲喜两种人生的写照。
曹雪芹借由娇杏和香菱(甄英莲)的主从比较,影射贾探春和林黛玉,效仿潇湘妃子二女同嫁后的喜悲遭际。
芙蓉花签影射的林黛玉姻缘与贾宝玉无关。“莫怨东风当自嗟”出自欧阳修《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元代高明作曲《金络索挂梧桐咏别》引用改为“最苦魂梦飞绕天涯,须信流年鬓有华。红颜自古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红颜自古多薄命”由此而来,更成为林黛玉和金陵十二钗薄命司的“源头”。
“明妃”就是王昭君。晋人为避司马昭之讳,将王昭君改称为明妃或明君。
昭君出塞成为林黛玉嫁作王妃的伏笔,注定她与贾宝玉有缘无果。
巧合的是贾探春有远嫁海外异国为王妃之谶,林黛玉也有远嫁异国为王妃之谶!
当日贾宝玉因紫鹃说林黛玉要离开贾家而疯癫,抱着“西洋自行船”模型不撒手,薛姨妈说林黛玉的姻缘“隔着海、隔着国”……则是黛玉远嫁海外伏笔,对应了贾探春判词图画内容。
而贾探春给林黛玉取号潇湘妃子,更是娥皇女英二女同嫁一夫的著名典故。就不多赘述了。
《五美吟·明妃》
绝艳惊人出汉宫,红颜命薄古今同。
君王纵使轻颜色,予夺权何畀画工?
简单解释这首《明妃》诗:艳丽惊人的王昭君,被迫离开大汉宫廷远嫁匈奴,从古至今年轻貌美的女子多是薄命人。
汉元帝就算不以貌取人,为什么把决定权交给一个画工,甘愿受小人蒙蔽呢?
“绝艳惊人出汉宫”,林黛玉自比王昭君,她“莫怨东风当自嗟”被迫出嫁,与昭君出塞一样都是身不由己。
“出汉宫”也指出塞,嫁去异国。
黛玉判词图画是“四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枯木代表林黛玉油尽灯枯的生命,“玉带”则代表帝王和权力。枯木被玉带围住,是林黛玉像王昭君被赐婚一样的身不由己。
上文《五美吟·虞姬》影射黛玉出嫁时,贾家已经四面楚歌,又被贾雨村陷害,让她不得不嫁。
“红颜命薄古今同”,是林黛玉慨叹女儿薄命身不由己。早在《葬花吟》中她就说“尔今失去侬收葬,他年葬侬知是谁”。
古代女儿不像男子,有志气就可以立一番事业。贾探春曾说出女儿的心声:“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女孩儿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乱说的。”
探春的抱怨和苦闷也是林黛玉的桎梏,她们只有被父母长辈支配的命运。
所以,送宫花那一回,贾探春和贾迎春在下棋,都是父母手中的棋子。就算薛宝钗也只能配合薛姨妈谋求金玉良姻,不可能反抗不从。
后文《柳絮词》中,林黛玉说“嫁与东风春不管,随尔去忍淹留”,就是不得已的认命。
林黛玉父母双亡,姻缘不能自主。她与贾宝玉的爱情悲剧就源于无人做主。
黛玉的姻缘要听从外祖母和舅舅的安排。但生于豪门贵族的女儿,很多时候家族也不能够做主。就像王昭君怎么也想不到她进入皇宫后,竟然还会有远嫁匈奴和亲的一天。
“君王纵使轻颜色”,王昭君因为没有贿赂宫廷画工毛延寿,天姿国色没能获得汉元帝的青眼,最后选人远嫁匈奴时成为被牺牲的人。
林黛玉和贾探春二女同嫁海外异国为王妃,与王昭君不同,并不是和亲。
根据薛宝琴讲述的西海沿子真真国美人作诗来看,海外异国羡慕中原文化,求娶中原贵族女子。皇帝对贾家日渐不满,便赐婚贤德妃贾元春的妹妹贾探春出嫁。
可惜对方“不识得”探春的好,嫌弃她是庶出。贾家左右为难之际,由于贾雨村的背叛,林黛玉才会被选中,与贾探春二女同嫁。
“轻颜色”是一语双关,既是说异国王有眼无珠,不识得贾探春的优点,连累林黛玉同嫁。
也指皇帝对贾家抱有成见故意为难。诚心要“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这一句主要是借以渲染贾家和林黛玉退无可退局面。
“予夺权何畀画工”?画工毛延寿就是小人。贾雨村就是坑害林黛玉的“毛延寿”。[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就是林黛玉被出卖后远嫁,令薛宝钗等到机会嫁给贾宝玉。
但“玉”既是林黛玉,也是贾宝玉。
贾雨村一石二鸟,牺牲了林黛玉又让皇帝借此打压了贾家。核心还是皇帝借题发挥,有意对贾家不利。就像毛延寿的问题,还在汉元帝。
林黛玉先在《虞姬》中提到“黥布、彭越”,又在《明妃》中提到画工毛延寿,突出她和贾宝玉乃至于贾家为小人贾雨村以及王家所害的结局。
《五美吟·明妃》关键在于帝王赐婚,远嫁为王妃。皇帝对林黛玉和贾家是最致命的原因。区别于《虞姬》主要讲忠贞爱情和小人背叛陷害。
当然,林黛玉身上的“王昭君”痕迹不如“西施”。但《五美吟·明妃》却与芙蓉花签、《桃花行》、《柳絮词》、潇湘馆放风筝以及中秋夜联诗、《姽婳词》和《芙蓉女儿诔》一起,架构出林黛玉远嫁的核心结局。
原文还有一处特别重要的情节要注意。就是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的第七首《青冢怀古》(答案是酱,通将)。同样是借昭君出塞的故事影射林黛玉的远嫁结局。
青冢怀古其七
黑水茫茫咽不流,冰弦拨尽曲中愁。
汉家制度诚堪叹,樗栎应惭万古羞。
汉家无将,女儿和亲。没有人会在乎女儿远嫁后,一生背井离乡在异国是如何的命运。也无人征求女儿的意愿。她们只是被牺牲而无法反抗的薄命人。
不过,王昭君无法反抗,不代表林黛玉不能。她将自己的反抗留在了《五美吟·绿珠》之中。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