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与林黛玉的关系,先紧张后亲密,这种

白癜风的治疗手段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90812/7375991.html

在小说《红楼梦》中,小姐妹之间其实也性情不一。可是在豪门规矩的约束下,这么多的小姐妹,还真就没有哪两个小姐妹之间真地吵过嘴。

小姐妹之间就算是有矛盾,也会掩盖在豪门的规矩和体统之下,豪门的规矩,真的没有哪个小姐妹敢去挑战,除了史湘云……

史湘云这姑娘真是一个铁憨憨,只有她敢公开的去怼表姐林黛玉:

这些没要紧的恶誓、散话、歪话,说给那些小性儿、行动爱恼的人、会辖制你的人听去!别叫我啐你。

只有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才会觉得史大姑娘是个真正没有心眼子的人,才张嘴就敢胡说八道。

如果单看这一句话,史湘云的这一句话实在是太过分了。

史湘云在同贾宝玉吵架,话里话外却句句针对林黛玉。而林黛玉得罪她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在薛宝钗的生日宴上,史湘云拿世家小姐林黛玉去比戏子,先说一下前提,这种行为在《红楼梦》的时代下,是不能被接受的。

那个时候戏子的身份卑贱,是不能同世家小姐林黛玉这样的姑娘相提并论的。不单是林黛玉,史湘云用戏子去比荣国府中的任何一位姑娘,都是极为失礼的一件事。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贾宝玉才使眼色去制止史湘云。可结果呢?

结果造成了史湘云大怒,这姑娘因为自己受了别人的眼色,觉得委屈而大怒!

然后史湘云,更是迁怒于没有招她、没有惹她的林黛玉。

于是问题就来了,史湘云为什么对林黛玉意见这么大?

答案也就很复杂,这涉及到小女孩细微的心思;

答案也许很简单,只因为林黛玉动了只属于史湘云的棒棒糖。

小孩子时的史湘云,为人就是这么简单。

一.吃醋了的史湘云

史湘云一直同林黛玉关系紧张,请注意,这句话反过来说并不成立。

因为林黛玉从来没有针对过史湘云,更是从未在公开的场合下与史湘云吵嘴。

史湘云为什么会一直针对林黛玉,而不是别的姑娘或者贾宝玉呢?

林黛玉进荣国府和史湘云来荣国府的目的,完全是不同的。林黛玉进荣国府,是来请求荣国府的庇护。

而史湘云来荣国府,完全是来走亲戚的,或者可以换一句话说,她是来寻求家庭温暖的。

史湘云的叔叔婶婶可能不大会照顾孩子,这直接导致了史湘云会随时向别人索求母爱。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史湘云是不可能从呆板、霸道的王夫人身上,获得一丝母爱的。

最能给史湘云接近母爱那份感情的,只有贾母一人。

这就意味着,在史湘云眼中,贾母的温暖,是母爱的代替品;三春和贾宝玉的亲情,是兄弟情的代替品。

在史湘云的眼里,荣国府的人都是她的家人,而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呢?

年幼的史湘云并没有把林黛玉视为亲人,而是把林黛玉视为抢了她棒棒糖的敌人。

请注意,我并没有说史湘云不好,小孩子间的敌意,会随着成长自然化解,这其中不需要任何人来调和。

林黛玉一进荣国府,马上就填补了贾母的感情空白,代替了史湘云曾有的位置。

林黛玉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这份至亲的血缘自然让贾母更疼爱林黛玉;

林黛玉与贾宝玉有着宿世的缘分,他们之间相遇后,就产生了青梅竹马的感情,这份感情,是史湘云无论如何不能比的;

林黛玉与三春,是自家的表姐妹关系,而史湘云与三春,是隔了两代的表姐妹,论血缘比林黛玉要远得多。

在史湘云的眼里,就是林黛玉夺走了本应属于她的宠爱,曾经的她,才是荣国府的团宠。

而从理智上,史湘云自然也能明白,从任何一个角度,史湘云都没有办法同林黛玉去争宠。

史湘云对林黛玉的敌意,就是这么来的。

史湘云从家里得不到感情的温暖,她就需要很多的爱,在荣国府,她向每一个人都贪婪地索求着疼爱。

她表面上活泼开朗、大玩大笑,都隐藏着让人心酸的情绪,她太渴望引起长辈的注意了……

而史湘云、完全没有办法在林黛玉的身上索取任何的情感。

林黛玉的身后没有家族支持,而史湘云是小侯爷史家的大小姐;

林黛玉是被荣国府收养的女孩,而史湘云却有亲叔叔、亲婶婶抚养;

林黛玉没有同族的兄弟姐妹,而史湘云的堂弟堂妹想来也不会少;

林黛玉在京都无依无靠,而史湘云靠着家族有完整的人脉圈。

从任何一个条件看,史湘云的生活质量都要比林黛玉优质得多。在林黛玉和史湘云之间,众人都会选择把关爱留给林黛玉,这让感觉受到冷落的史湘云,对林黛玉起了明显的敌意。

史湘云只能忧伤地发现,她争不过林黛玉,她吃醋了……

贾母更疼爱林黛玉,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贾宝玉更重视林黛玉,这是缘分注定的宿命。

那小姐妹们呢?

三春中的贾迎春是个淡雅之人,她给不了史湘云想要的那种,接近母爱般的大姐姐的感情。

这直接导致了,史湘云同贾迎春的关系很平淡。

而探春和惜春呢?

探春和史湘云年龄相当,惜春要比史湘云还小,这两个小姐妹,更是无法满足史湘云的情感需求。

而恰巧那个时候,薛宝钗来了,史湘云就把全部的情感寄托,寄托到薛宝钗身上。

史湘云要在薛宝钗身上寻求母爱,可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一点史湘云必然明白。

史湘云必然要替薛宝钗说出,宝钗无法说出的话,来奉承薛宝钗。

然后呢?

史湘云的这份奉承,会在表面上换来薛宝钗的几分感情上的施舍。薛宝钗是要上青云的人,她身上的感情不多,史湘云要拼命的巴结,才能求到那么一丁点儿。

于是就有了史湘云对林黛玉又深一层的敌意,于是就有了史湘云屡屡生事,主动把她和林黛玉的关系弄得十分紧张。

史湘云也隐约的明白,她只有这么做,才能换来薛宝钗这个大姐姐。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史湘云的成长,随着史湘云住进了蘅芜苑,她同薛宝钗的感情必然渐行渐远……

二.学会成长的史湘云

曾经的史湘云,来荣国府只是做客的。那个时候,她必然住在贾母院里。

等到史湘云来荣国府长住的时候,贾母对她的安排,是另设一处地方给她住。

而史湘云呢?

史湘云这姑娘,一定要住到薛宝钗的住的蘅芜苑。这是一个十分冒失的决定,可惜史湘云这种铁憨憨,当时想不明白。

在情感这方面,史湘云真的索求过度,她为什么要住进蘅芜苑?她还不是为了,要得到薛宝钗大姐姐般的照顾。

可薛宝钗愿意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这些事情,史湘云在几年之后才能想明白。

本来薛宝钗一个人住在蘅芜苑,她可以自由地行动,自由地安排自己的人际交往,来辅助自己上青云的计划。

而史湘云莽撞地搬进来,薛宝钗的很多计划都不能做;薛宝钗的很多话都不能说;薛宝钗只能按照自己立的人设,每天去看孩子照顾史湘云。

薛宝钗还不能拒绝,只有天知道宝姐姐有多么讨厌史湘云这个小尾巴!

史湘云这种人,必然是撞了南墙才会知道疼。同薛宝钗住在一起的时间段,会让史湘云迅速成长。

住在蘅芜院中的薛宝钗和史湘云,真的亲如姐妹吗?

答案对史湘云来说异常残酷,薛宝钗根本不愿意搭理史湘云,能同史湘云玩在一起的,反倒是薛蟠的小妾香菱。

当香菱搬出蘅芜苑的时候,连丫鬟都能看出史湘云的孤单:

你瞧宝姑娘那里,出去了一个香菱,就冷清了多少,把个云姑娘落了单。

说这话的,甚至不是史湘云和蘅芜苑的丫鬟,说这话的是李纨身边的婢女碧月。

当外人都能看出史湘云孤单的时候,史湘云自己的心境自然可想而知。

史湘云自己选的路,那就是跪着也要走完,已经住进了蘅芜苑的她,没有搬走的理由。

大观园中的姑娘们很快就长大,没有人会陪着史湘云永远地做小女孩……

迎春需要面对的,是自己的无德老爸,和总想苛刻她月例的继母;

探春需要面对的,是想要发挥自己的才能挽救家族;

惜春需要面对的,是应付口碑恶劣的宁国府,给自己清誉带来的损害。

黛玉需要面对的,王夫人的针对,是风刀霜剑严相逼……

这些小姐妹的真实处境,史湘云就是再憨也能看清楚一二。

那么史湘云自己呢?只有到了那个时间段,铁憨憨史湘云,才还会开始反思自己的处境。

那时的史湘云,再也容不进荣国府;

那时的史湘云,仿佛又不是史家的核心成员。

那史湘云算什么?

只有在那个时候,史湘云才能体会到林黛玉真实处境之一二。

而史湘云要如何面对自己的处境?

那时候,她向使薛宝钗学习根本毫无用处。薛宝钗就在他的家族中,就依托着荣国府的人际关系网,不停地经营着自己。

而这些东西,薛宝钗是绝不肯教给史湘云的。

过去的事情史湘云无法改变,她需要面对的只能是未来,未来的路,史湘云该如何去走?

那个时候的史湘云才会明白,10岁出头的林黛玉,早就有资格给她做师傅了。

史湘云先要在荣国府经营好自己,就像林黛玉管理好潇湘馆一样;

史湘云该抓住的,真正关怀她的至亲贾母,然后顺着贾母的血缘,维系好同小姐妹的关系,而不是虚无缥缈地去抓紧了薛宝钗。

就像林黛玉抓紧了贾母一样,王夫人不是林黛玉能讨好的,就算再无奈,林黛玉也只能放弃。

先看清了自己的真实处境后,史湘云的选择,是修复林黛玉同她的关系。而这时候,林黛玉又给憨湘云上了生动的一课。林黛玉从未把史湘云当过外人,她们在聊天,每一句话都不遮掩,都能推心置腹。

这样的林黛玉,是曾经的史湘云体会不到的;

这样的林黛玉,才是内心风光霁月的史湘云真正需要的朋友:

黛玉笑道:“不但你我不能称心,就连老太太、太太以至宝玉探丫头等人,无论事大事小,有理无理,其不能各遂其心者,同一理也,何况你我旅居客寄之人哉!”

荣国府是什么地方?那是一个见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的是非之地。而林黛玉呢,林黛玉的言论,对史湘云真正做到了以诚相待,这样的林黛玉,必然换来史湘云真正的友谊。

而林黛玉的话,必然会引起史湘云的深思。林黛玉的话虽然简短,却极为深刻。

这句话很残酷,却恰恰是林黛玉和史湘云真实的处境。

那时候的史湘云也16岁了,她已经到那应该撕掉温情脉脉的面纱,看清真实处境的年龄了。

真正成长后的史湘云,自然会选择林黛玉的友谊。同林黛玉这样的人交往,就像饮一杯清茶,略带苦涩,却能体会到苦涩中的温润真实。

这种真实而温润的友谊,可以持续一生。

而同宝钗做姐妹呢?那时候的史湘云,更能看清楚薛宝钗究竟是什么人。只要宝钗有需要,她可以对任何一个人好,而那个人只是她人生的垫脚石,她用完了就丢。

史湘云同样是薛宝钗的垫脚石之一,成长后的史湘云,只会给薛宝钗做一次垫脚石。

被利用过的史湘云,不会再给宝钗第2次机会。这正像成长中的每一个人,也许我们每一个人都被利用过,可每一个人也都不傻,被利用也只能是一次。

被利用,是成长的一部分。

这一次,我们可以看作是成长的代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5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