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那个像玫瑰花般的姑娘,因何充满英雄气

贾府四春中,元春作为长女,被家族安排送进皇宫,无论她是否愿意进宫、愿意享受这所谓的荣华富贵,她都已经成为贾府在政治前程上所做出的“投资”的牺牲品。

元春进宫后,在家的三位贾家姑娘,迎春、探春、惜春之中,最有担当的则是三姑娘探春。

担当,指的承担、担负责任和义务。《朱子语类》有言:“岂不可出来为他担当一家事?”除了家里的事情需要一个人去担当,职场上的事情,社会上的各种责任和义务,也同样需要一个人去担当。

有担当的人,是值得钦佩的人,也是值得深交的人,更是有着最好人品的人。在这个社会,虽说男人需要担当,但更多的女性也开始承担起家庭、社会上的责任和义务。

《红楼梦》里的贾府里,身为妹妹的贾探春,就远比哥哥宝玉更能担当。她虽是巾帼,实则不输须眉。下面说说探春的担当。

一、为振兴家族而付出的担当

探春向来就是个有心人,这是她的精明所在,也是她细心的表现。

俗话说得好,机会都是给有准备的人。凤姐病后,王夫人委托探春同李纨裁处管理家务事。于探春而言,这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展示才华实现抱负的小小舞台。

于是,在处理好赵姨娘兄弟赵国基丧葬银子发放的事项之后,她告诉平儿:“我有一件大事要和你奶奶商议,如今可巧想起来。你吃了饭快来。宝姑娘也在这里,咱们四个人商议了,再细细问你奶奶可行可止。”

探春为了把话说圆满,只说“可巧想起来”,然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这并非巧合,只是这个有心的女孩子,素日里都在盘算这些事,为家族的未来而谋划担忧,为家族的进出费用而想方设法,这是探春的一种习惯,更是她的担当。

所以,吃完饭,她才向平儿说起年里头往赖大家的去吃酒,和他家女儿闲聊,才知道那么个小花园,因承包出去,年终有二百两银子的剩余,而且所有的花儿草儿、破荷叶、枯草根都没白浪费,花儿供给了女眷们佩戴,笋菜鱼虾也供给成了餐桌上的吃食。

这些,不能不说是因为探春的有心和担当,促使她能“巧合地”在赖大家的花园里,寻找到自家财政入不敷出的问题的最佳答案。

探春和黛玉两个女孩,虽然在膏粱锦绣丛中,但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未像富贵公子宝玉那样醉生梦死。不同的是,黛玉是亲戚家的小姐,不宜多事。而贾府的“正牌”小姐探春能从行动来担当,借由理家的机会,想出种种办法,一是开源,“出脱生发银子”,让大观园里的花草树木能为我所用。二是节流,避免了“钱费两起,东西又白丢一半”的种种乱象,蠲免了许多重复纷繁不必要的开支。

这,就是探春为振兴和繁荣这个家族所能做出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担当。

二、为宽慰祖母而付出的担当

探春是较早嗅到家族即将败落的气息的女孩,但她也是同时能保持清醒的女孩。

贾母身经数十年的风风雨雨,什么大风大浪都有见过、也有亲历过。她未尝不知道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的道理。只是,这个庞大的、绵延近百年的家族气数将尽,贾母已经年迈,子孙不肖,她又怎能挽住狂澜?

第七十六回的那个中秋节,是原文里贾家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这个中秋节过得格外萧条寂寞,凤姐病了没在场,薛姨妈母女回家去团聚了,贾母一下觉得人少了许多。偏偏因不小心说了个冷笑话的大老爷贾赦还在回去的路上崴了脚,随后的笛声又凄凉寂寞无比,大家只得寂然而坐。虽是中秋节,却无一点团聚的热闹氛围。纵然如此,贾母仍要强撑着不肯安歇,为何?还是因为放不下,不肯就此放手。

贾母是贾府里资历最深、辈分最大、地位最高的人,她如此强撑,就是不想看到这个家族垮下。毕竟,江南甄家才抄了家,兔死狐悲,贾母岂能不知身为甄家世交的贾府,也可能面临类似的命运?

贾母歪在榻上,王夫人说甄家因何获罪,如今抄没了家产,回京治罪等语。贾母听了不自在。恰好见他姊妹来了,因问:“从那里来的?可知凤姐妯娌两个的病,今日怎样?”尤氏等忙回道:“今日都好些。”贾母点头叹道:“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日赏月是正经。”

贾母说的不管别人家的事,商量咱们赏月的事,也不过是万般无奈之举了。这一切,探春都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身为一个女孩家,她也无可奈何,所以,哪怕再晚,哪怕黛玉、湘云都已自便了,她也只能在一旁安静地坐着,无声地陪侍着,用这种方式安慰和支持自己的老祖母:

贾母睁眼笑道:“我不困,白闭闭眼养神。你们只管说,我听着呢。”王夫人等笑道:“夜已四更了,风露也大。请老太太安歇罢……”贾母道:“那里就四更了?”王夫人笑道:“实已四更。他们姊妹们熬不过,都去睡了。”贾母听说,细看了一看,果然都散了,只有探春在此。贾母笑道:“也罢。你们也熬不惯。况且弱的弱,病的病,去了倒省心。只是三丫头可怜,尚还等着,你也去罢。我们散了。”

老太太自然也知道,这“三丫头可怜”,她何尝不知道三丫头一直等着的原因?探春正是用这种方式,表达对自己家族命运的惋惜和无奈,表达对贾母的支持。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陪伴也是最有利的支持。

三、为维护母亲而付出的担当

贾赦看上贾母的丫头鸳鸯,央了刑夫人去找老太太讨鸳鸯。这本来就是一件荒唐又滑稽可笑的事,贾母从鸳鸯口中得知实情后,当即发怒,气得浑身乱颤,说:“我通共剩了这么一个可靠的人,他们还要来算计。”

偏偏此时贾赦和邢夫人两口子都不在场,在场的有二儿媳王夫人,盛怒之下的贾母,感觉自己的利益受到伤害和威胁,因此无法仔细思考,就冲王夫人说:“你们原来都是哄我的,外头孝敬,暗地里盘算我。有好东西也来要,有好人也要。剩了这么个毛丫头,见我待他好了,你们自然气不过,弄开了他,好摆弄我。”

王夫人被婆母怪罪,忙站起来,不敢还一言。薛姨妈等人哪里能劝。

李纨因负有管教小姑子们的责任,早就把姐妹们带了出去。这时候,依然是探春,在门外听了一下,又考虑到现实情况,宝钗、宝玉、凤姐、迎春、惜春等人一概不敢也不能辩驳,就走进去陪笑对贾母说:“这事与太太什么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里的人,小婶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

话还未说完,贾母已经明白过来,才笑说:“可是我老糊涂了。姨太太别笑话我。你这个姐姐,他极孝顺我,不像我那大太太一味怕老爷,婆婆跟前不过应景儿。可是委屈了他。”一场尴尬和纷争,就此平息。

探春肯出言维护嫡母王夫人,既是她的乖巧支持,也是她的用心所在。也许,在赵姨娘眼里,她的这种表现是“只顾讨太太的疼”,实则不然。在赵姨娘和小戏子们打闹时,探春又何尝不是为了这位生母而生气?若是不相干的人,犯得着这么动肝火吗?非但如此,探春还命人查是谁挑唆的,若是不在乎的人,用得着这么大费周章吗?

四、为照顾姐姐而付出的担当

尽管邢夫人身边的婆子媳妇喜欢无事生非地造谣说探春要强,在姐妹们跟前出风头,不照顾体恤姐姐,但事实上,这个三妹妹,对自己的二姐姐,还是比较照顾的。无论是从公而论,还是从私出发,探春的行为,都是在帮助二姐姐处理累丝金凤一事。

第七十三回里,迎春房里累丝金凤被偷一事爆发,丫头绣橘、司棋在屋里和柱儿媳妇理论,迎春管不住,只好拿出一本《太上感应篇》来看。

这时,探春、宝钗、黛玉等人来安慰迎春,正好听见吵嚷,聊了几句后,探春对迎春说:“我和姐姐一样,姐姐的事和我的事也一般。他说姐姐,即是说我。我那边有人怨我,姐姐听见,也即同怨姐姐是一理。”可见,对这件事,她是管定了。

随后,她给丫头侍书使了个眼色,把平儿叫了来,住儿媳妇才算是慌了手脚,有了平儿,事情也就不愁得不到公正处理。插手累丝金凤的事,固然有担心唇亡齿寒的原因,但也正是探春为照顾姐姐而做出的担当。

五、为保护丫头而付出的担当

抄检大观园时,园里宝钗处没被抄检,探春处也被抄检了,只是她的丫头被她护得严严实实的,其余各处所有的丫头的东西都被抄检过,这就是差别。

那天晚上,秋爽斋上下,秉烛而待。这阵势,已然不平凡。探春为了维护家族的体面,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为了履行自己的责任,为了护着底下的丫头们,拒绝被抄检。所以,她才说了一句极讽刺的话:“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实在是对自抄自家的行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不过,我们有理由相信,以探春的责任心和担当,她的丫头们,即使是被抄检,也不会出现大问题。

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的收藏。要搜,所以只来搜我。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呢。”

维护丫头不假,但探春随之而来的这番感叹,凤姐不知书识字,她也许不懂,也不在乎。平儿也未必能理解,底下婆子们更不用说,听不懂。但探春依然讲了出来,如若不是极为无助极为悲哀,怎会有这番发自肺腑的感慨?这感慨,也是慨叹遗憾自己无法担当起挽救家族于没落的重任吧?

综上,探春的担当,使这个女子的形象更突出,更使得她远嫁和亲的结局充满悲凉,但想必以探春的担当,她在外域也能过得不错。如果说宝玉内心里还是个懵懂无知的小孩,他的这个三妹妹,其实俨然有了一种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气概了。这样的女子,若非生逢末世,必然大有可为。

作者:红楼夜思。欢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8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