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89206013804347065&wfr=spider&for=pc
《红楼梦》里有个人物,只提了一下,但从未出场——她就是傅秋芳。
那是第三十五回,宝玉挨打之后,傅家派了两个嬷嬷来探视;宝玉因一向倾慕傅秋芳的芳名,遂爱屋及乌,见了两个嬷嬷;于是引出了傅秋芳及其家世:
“那傅试原是暴发的,因傅秋芳有几分姿色,聪明过人,那傅试安心仗着妹妹要与豪门贵族结姻,不肯轻易许人,所以耽误到如今。目今傅秋芳已经二十三岁,尚未许人。争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她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
作者为什么要写上这一段呢?我们原本以为后面傅秋芳会出场呢,会演绎什么动人的爱情故事呢;可是此后作者再未提及她。细细琢磨,其实作者还是有用意的;联想书中的邢夫人和尤氏,我们就明白了:傅秋芳就是她们的后来者,那就是豪门贵族的老爷或公子未来的续弦。
傅秋芳本人的条件很不错——才貌双全,但是她家世不行——根基浅薄;而哥哥又想拿她攀附权贵,结果就拖成了大龄剩女——23岁尚未许人。23岁在今天正是青春年少,在以前可不是;以前的人十五六七岁就结婚了。那么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那就只有一条路——给人家做续弦。
从邢夫人和尤氏的亲人们的身上,我们不难看出,邢夫人和尤氏的娘家都很穷。
先看邢夫人的娘家。邢夫人的兄嫂带着女儿岫烟来投奔邢夫人,纯是为了让邢夫人帮助他们——“邢夫人兄嫂家中原艰难,这一上京,原仗的是邢夫人与他们治房舍,帮盘缠……”;而且,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投亲,岫烟和宝玉说起妙玉时提及:和妙玉做过十年邻居,赁的妙玉庙里的房子,后来就投亲去了,很显然来投奔邢夫人至少是第二次投亲。
赏雪那天,“邢岫烟仍是家常旧衣,并无避雪之衣”,以致平儿说:“昨儿那么大雪,人人都是有的,不是猩猩毡就是羽缎羽纱的,十来件大红衣裳,映着大雪好不齐整。就只他穿着那件旧毡斗篷,越发显的拱肩缩背,好不可怜见的。”
岫烟在大观园住着,一个月得二两银子的月钱还要省下一两给爹妈送出去;为了给迎春屋里的妈妈丫头打酒买点心吃,天还很冷就把棉衣拿去当了。
再看尤氏的娘家。一个继母和继母带来的两个妹妹,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靠贾珍夫妇的接济;用尤老娘的话说“我们家里自从先夫去世,家计也着实艰难了,全亏了这里姑爷帮助”:可见原来尤氏的娘家也没有多少家底。
不过,她们的娘家还是有一点根基的,只是“根基浅薄”。从邢大舅的口中,我们得知邢家原来也有点小富贵;只是由于父母早亡,后来就败落了。这一点从邢夫人也有陪房就能看出来,说明邢家以前也是有家奴的。
而尤氏的父亲也是有官职的,从第六十三回称尤老娘为“尤老安人”,可知尤氏的父亲生前是六品官。不过,很显然,邢家和尤家不是贵族之家,没有世袭的爵位;所以说有根基,但是根基浅薄。
这样就可以看清楚了,做豪门贵族之家的男士的续弦一般具备这样的条件:一、家世不高贵,但也不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之家。二、娘家的经济条件不好。是有一个邢岫烟被薛姨妈相中,与薛蟠的堂弟薛蝌定了亲,不可能是续弦;但是,邢岫烟的身份是大太太的侄女,而且薛家只是皇商,只能算作豪门,不属于贵族,择偶条件可以低一点。
不过,豪门贵族的男子续弦的前提是原配死了,这种几率并不是很大,尤其是年轻就丧偶的情况;所以嫁入豪门贵族之家给人做续弦的选择范围很小,只能碰运气——碰见贾赦那样的就是贾赦那样的,碰见贾珍那样的就是贾珍那样的。
仔细读,我们会发现其实邢夫人年龄并不大。第四十九回,邢夫人的兄嫂带着邢夫人的侄女岫烟来投奔邢夫人的时候,岫烟才十五六七岁;按照那个年代的情况,邢夫人的兄嫂当时应该是35岁左右:所以,邢夫人当时应该是不到35岁;就算邢夫人的兄嫂结婚晚,当时也不过40岁左右,邢夫人当时应该不到40岁,顶多40岁。而贾赦当时应是50多岁,贾赦的年龄可以推算出来:
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王夫人求情说“我如今已将五十的人”,那么那时贾政也应该是年将50岁;而时间又过去了半年多,作为贾政的哥哥,贾赦的年龄肯定50岁要多了。这样,邢夫人和贾赦的年龄就相差了很多;有人总以为邢夫人比王夫人年龄大,其实邢夫人要比王夫人小很多。
那么尤氏呢?尤氏的年龄更不大。第五十八回,老太妃去世后,在京的诰命夫人都必须送老太妃入先陵,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尤氏都必须去;但是王熙凤身体有病,需要留下一个人管理家务,于是留下尤氏管理家务,就给尤氏报了“产育”。此
处可见尤氏年龄不大,当时应该不到30岁,顶多30岁;因为在那个年代,30岁往上的妇女普遍都是该做婆婆或已做婆婆的人了,儿媳妇都该“产育”了;况且尤氏本来就是已经做了婆婆的人了,如果年龄再超过30岁,就不好给她报“产育”了。
贾蓉在秦可卿去世的时候是20岁,那时贾珍应该不到40岁;到第五十八回,过去了两年多,此时贾珍应是40岁左右:那么贾珍要比尤氏大10岁左右。
所以说,续弦的年龄没有很合适的。
另外,《红楼梦》里有几个寡妇值得我们注意。仔细读,我们会注意到书中出现了好几个寡妇;她们是贾母、李纨、薛姨妈、贾菌的母亲、贾芸的母亲、金荣的母亲、夏金桂的母亲。
贾母很显然是年轻时就守了寡——清虚观打醮那天,张道士说“当日国公爷的模样儿,爷们一辈的不用说,自然没赶上,大约连大老爷、二老爷也记不清了”,可见贾母是在两个儿子都很小的时候就守寡了。
李纨则守寡更早,据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说贾珠“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一病死了”;薛蟠是“幼年丧父”,可以推测薛姨妈守寡的时候不到30岁;夏金桂是“从小时父亲去世的早”,贾菌、贾芸、金荣三人也是父亲早亡,他们的母亲早早就成了寡妇。
封建时代的寡妇一般是不能改嫁的,豪门贵族的寡妇更不能改嫁;像尤老娘那样的只能说是特殊情况。
那么,豪门贵族的男子原配去世后,就只能续娶未婚的姑娘,而贵族豪门的未婚姑娘是不能给人做续弦的;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从门第低一点的阶层中找,而根基浅薄的人家的妙龄少女也不可能无故给人做续弦:那么就只有傅秋芳这样的了——有点根基而又根基浅薄的人家的大龄剩女。
从傅秋芳这方面来说,出身不高贵,又要嫁入豪门贵族之家;大概唯一的出路也只能是给人做续弦,别无选择。
这样就可以明白了:傅秋芳这样的人就是豪门贵族的丧妻男士的续弦的后备军。邢夫人和尤氏这样的豪门贵族之家的续弦是从哪儿来的?就来自傅秋芳这样的人。
作者:邱春玲,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