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迎春 >> 迎春菜谱 >> 除夕守岁有感

除夕守岁有感

除夕夜也是守岁夜,自古以来一脉相承,千年之外的苏轼有诗为证。

守岁

欲知垂尽岁,有事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文字的力量真是神奇而美妙。让我们有和远达千年之久的古人一同守岁的感觉。更远的还有唐代诗人高适的《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其实有天地为证,除夕守岁的何止高适二人。,多少年来有多少中国人如同今夜的神州在爆竹烟花中守望新年的希望?

只是守夜的形式和内容不同而已。最接近古人守夜的情形,可能就是几十年前的童年。小时候的眼里一年当中最快乐的就是过年,早早的洗完澡穿上新衣服,衣兜里揣满了花生瓜子糖果,早早的吃过年夜饭拿了压岁钱,就飞也似的跑到祠堂,和村里的小伙伴尽情奔跑玩耍。这一天大人们都不会像平时一样早早催唤着回家睡觉,任你玩。“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写的就是童年的情景啊!当然,我们是全然感知不到大人心事的,没有坐至天明灯已烬,更没有独在异乡千里思乡的忧思和无眠。

我想在春晚出来之前千百年来守岁的内容应该没有多大的变化。春晚的出现让原本零星散落的守岁一下子将村村落落、乡镇和城市拉在了一起,形成了万家灯火共迎春的局面。视野变得越来越宽,从大漠西陲高山雪原到东海瀛洲,从千里冰封的北方到翠绿生烟的江南乃至万里碧波的海疆,触角越伸越长,遍及五湖四海的华人故事,深到万里的海沟到,高质九天的揽月,甚至是亿万里之外的火星之旅。守岁一下子变得明快欢畅起来,还夹杂着各种自豪的情怀。神州各地的春晚分会场从白天到深夜将各地的风土人情欢声笑语一一呈现。节目策划总能唠到需求的心坎上,现场的灯光摄影舞美设计不辞辛苦科幻绚丽,主持人和明星艺人才思泉涌异彩纷呈,抖音快手视频让新年祝福生动传神,四海华人睦邻友邦的拜年之声,千里万里的思念也转化成有声有色的情感。高科技的红包共享让压岁钱的快乐扩张变成了一种天下同乐的开心游戏。如此热闹如此繁华似锦如此包罗万象的守岁,岂是先祖们能预想到的?不仅我觉得自己有生逢盛世的幸运,可能历史长河中的高苏二老也都只会侧目而羡吧。

只是还有一样无法改变的,就是时光流转岁月无法挽留。苏轼守岁想努力抓住岁月的尾巴,知“虽勤知奈何”。我们没有了高适除夕夜异乡寒灯下千里思亲的凄凉,却也无法改变“霜鬓明朝又一年鬓”的事实。那么我们就换种说法吧,叫做天增岁月人增寿,学学东坡居士的“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的惜时。牛年不忘奋斗牛,更上一层楼。年年守岁,岁岁增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26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