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长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9346978.html
农历新年将近,好展大展不断:时隔38年,丰子恺作品回到上海,上博的“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也正式进入了下半场,而宝龙美术馆的“西方绘画”也是沪上一大热点。此外,南京博物院的“琅琊王”、苏州博物馆的“潘氏收藏”、故宫博物院的“紫禁城里过大年”等展览也都值得观看。
在海外,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正在热展中,而维米尔将在己亥年前拉下帷幕;在英国,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将推出法国艺术家皮埃尔·博纳尔作品展;法国奥赛则将呈现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律西埃的作品。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特梳理各地值得一看的展览与讲座精选。
上海
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下半场)
展期:年1月23日—年3月10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展览汇集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15个海内外重要收藏机构的董其昌相关藏品,共计件(组)。通过“董其昌和他的时代”“董其昌的艺术成就与超越”和“董其昌的艺术影响和作品辨伪”三个部分,系统梳理并重新诠释董其昌的艺术成就。
目前,“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已进入下半场。展陈一个多月的(传)惠崇《江南春图》卷、倪瓒《六君子图》轴、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卷》)等已撤下,将陆续换上的是宋徽宗《雪江归棹图卷》、米友仁《潇湘图卷》、董其昌《仿赵孟秋山图轴》等31件(套)书画精品。其中包括19件(套)董其昌的书画作品。
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开馆大展
展期:年12月25日—年3月
地点: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松江区醉白池公园内)
上海松江醉白池公园正式揭幕了董其昌书画艺术博物馆,展示20多件上海博物馆收藏的董其昌真迹及数十件台北故宫藏品高仿本。其中,一些册页为上海博物馆割爱的“精品”。
海上丰采——丰子恺艺术特展
展期:年1月18日—2月20日
地点:海派艺术馆(闵行区新镇路)
作为上海海派艺术馆落成开馆首展,展览通过展示丰子恺家属的私人典藏,纪念这位“眼睛向下,作品向上”的海派艺术大家。本次展览是年丰子恺作品在上海展出后、时隔38年的再度回归。
“海上风起”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藏品展
展期:年1月18日—2月20日
地点:海派艺术馆(闵行区新镇路)
这是上海市美术家协会成立近70年来,首次将珍藏的近代海派书画作如此大规模的集中展示,这是上海美术界献给新中国70华诞的一份厚礼。
西方绘画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品展
展期:年1月12日—4月30日
地点:上海宝龙美术馆(四号展厅)
精选了60幅来自东京富士美术馆的西方艺术经典藏品,分为六个部分,以时间为叙事主线,流派为发展形态展现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超现实主义、现代艺术、后现代主义……勾勒出一幅16至20世纪西方艺术年的历史画卷。
刘海粟美术馆海派绘画年度研究展(第一回-)——春江明月共潮生
展期:年1月7日—3月17日
地点:刘海粟美术馆
主要展出至年期间的作品,以上海开埠为开端,以吴昌硕的艺术生涯为主要时间轴线,呈现海派绘画早期海纳百川的盛况。
路易丝·布尔乔亚:永恒的丝线
展期:年11月3日-年2月24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龙腾大道号
展览以“切不断的线”为主题,展出法裔美国籍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的多个重要系列,包括年代末的“人物”系列雕塑、年代的“细胞”系列装置艺术、蜘蛛“母亲”系列以及生命最后10年以纺织物为创作核心的作品。
己亥大吉:馆藏迎春特展
展期:年1月11日-3月10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龙腾大道号
展览以“迎春纳吉”为主题,遴选超过20件作品展出,分为春景、春节、春愿三个章节,重点展示古元、陈钧德、苏天赐、吴树钧、梁锡鸿、徐悲鸿、吕斯百、颜文樑、罗荃木、段建伟等艺术家的作品。
后当代城市自白
展期:年1月25日-4月25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馆(南京西路号,人民公园内)
展出全球8位国际涂鸦界艺术家的作品,以全新的视角剖析当下时代精神,从城市人文到街头文化等多重话题,呈现具有时代精神的前卫艺术展览。
弗朗西斯·埃利斯:消耗
展期:年11月9日-年2月24日
地点:上海外滩美术馆(黄浦区虎丘路20号)
展览展出比利时艺术家弗朗西斯·埃利斯的近件作品,涵盖影像、油画、素描、手稿和装置等,部分展品是首次公开展出,这亦是他在中国举办的首场个展。
HOWNOW·生活应用
展期:年1月19日-4月19日
地点:昊美术馆(祖冲之路弄1号)
这是一次关于新的艺术生产形态的展览,同时讨论在改变的条件下对艺术的重新接受。展览汇集了陈抱阳、程新皓、高洁、郭熙等10位艺术家的近期作品,其中有虚拟世界的构建,也有信仰问题的探讨,以及权力边界的反思。
尺素风雅
海上名家迎新书画册页展
展期:年1月19日—2月20日
地点:朵云艺术馆(南京西路朵云轩)
不同于传统的册页展,本次朵云册页展,引入了“自助拼盘”的概念,将册页以单页的形式展陈,或装框,或陈列,或组合。丰富的题材加上多样组合的方式,让人们在了解传统册页的同时又对册页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和体验。
WAVELENGTH:花花世界
展期:年1月26日-3月17日
地点:兴业太古汇
此为沉浸式艺术、自然与科技体验展,展览携手20多位来自于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共同创造了18个沉浸式体验空间,通过一系列跨领域装置作品呈现当代艺术创新者对社会、自然、人与空间的独特感观。
复现Reiteration
展期:年1月22日—2月22日
地点:上海普陀区文化馆(兰溪路号)
这里所谈到的“复现”,并非语言学上简单的意义上的一种重复,也不是测量中外界条件变化所达到的共性,而是一种隐约而模糊的印象,在自然中往往意味着一种“规律”,有迹可循,即在机械化的重复运动中去尝试追寻轨迹,在静默中体察万物。展览通过19位艺术家不同的艺术装置作品,来去表现这种有迹可循的“复现”。
北京
贺岁迎祥:紫禁城里过大年
展期:年1月6日-4月7日
地点:故宫博物院
本次展览分为文物展览和实景体验两部分,共展出文物件/套,分为祈福迎祥、祭祖行孝、敦亲睦族、勤政亲贤、游艺行乐、欢天喜地六个主题,全面展现清代宫廷过年习俗。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提用文物最多、展场面积最大的展览。
“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
展期:年12月28日—年3月28日
地点:国家博物馆
年,埋葬刘胜及夫人窦绾(wǎn)的满城汉墓在施工中被偶然发现。在这座极少数未被盗掘的汉代诸侯级大墓里,共出土文物一万余件。
时值满城汉墓发掘50周年,套件文物,从河北博物院来到国家博物馆,其中刘胜的金缕玉衣,更是河北博物院首次借展。
江苏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展期:年12月15日—年3月17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
苏州潘氏是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收藏世家。晚清潘祖荫(-)在京城府邸设有攀古楼、滂喜斋,分别保存青铜器和古籍善本。展览展出清代苏州潘氏一族的珍贵旧藏88件,涵盖青铜器、陶器、书画、古籍、碑帖、文房用具等,呈现以攀古楼、宝山楼旧藏为主的潘氏家族收藏概貌,从潘氏个案分析与展示进而窥探苏州收藏家的日常生活与精神面貌。
百年守素——北京画院院藏陈半丁书画展
展期:年1月25日-3月31日
地点:苏州博物馆
此次从陈半丁生前任职的北京画院,借展其早年、中年、晚年画作精品,分“嗜书画入骨”、“铁肩担道义”、“百年甘守素”三部分展示,从中可窥其一生书画艺术创作之轨迹,同时感受陈半丁的笔情墨趣、用意立法、气味神韵。
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特展
展期:年12月22日—年4月22日
地点:南京博物院
展览围绕琅琊王司马金龙展开,将江苏出土的东晋文物与山西出土的北魏平城时代文物进行对比展出,揭示东晋和北魏如何在政治、经济、文化迥异的背景下,通过不同族群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从而促成5至7世纪的南北方交融与变革,实现平城和建康两座都城之间的互动。
勒·柯布西耶——色彩的交响乐特展
展期:年1月10日—2月17日
地点:苏州美术馆
呈现大师的10件建筑作品,诸如法国普瓦西的萨伏伊别墅,马赛市的光芒之城以及闻名遐迩的朗香大教堂等,此外,勒·柯布西耶跨领域创作的艺术作品、画作、雕塑、涂珐琅的装饰品和书籍等都将于此次展览中亮相。
说“年”品“画”——己亥年春节“南桃北柳”古版年画展
展期:年1月15日—2月24日
地点:苏州美术馆
展览呈现了清康乾时期至近现代苏州桃花坞年画和天津杨柳青年画共计71件展品,展览以“过年”为脉络,从小年(腊月廿三、廿四)挂“神轴”开始,至正月十五元宵节挂“天官赐福像”“三官神像”结束,展示了过年期间六个时间段内对应主题的年画,普及年画使用知识。
浙江
沉默的情感:布鲁诺·瓦尔波特作品展
展期:年11月29日—年2月27日
地点:浙江美术馆
布鲁诺·瓦尔波特(BrunoWalpoth)被称为本世纪伟大的木雕艺术家。展览展出他的25件木雕新作,以及在个展中鲜有展出的绘画、铜雕和纸雕作品,结合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实录影像,全方位展现他的艺术造诣。
海派三人行:任伯年、蒲华、吴昌硕书画精品展
展期:年12月20日—年3月17日
地点: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
展出浙博馆藏任伯年、蒲华和吴昌硕三家书画作品,以及嘉兴博物馆藏蒲华部分作品。展览将回顾任伯年、蒲华、吴昌硕所走过的艺术历程。
中国现代设计巨匠——陈之佛特展
展期:年12月28日—年3月28日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
展览集情景还原、研究文献、图片资料,展出了浙江美术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陈修范、李有光、胡迪军、孙仲山等收藏的余件陈之佛先生的图案与绘画艺术作品,有染织图案、装饰画、书籍、杂志设计、信札、教案、工笔绘画,还有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珍藏的陈之佛先生在国立艺专任职期间的相关档案资料等诸类。
天津
其命维新:傅抱石的艺术世界
展期:年1月1日—3月31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
展览依托南京博物院丰富的傅抱石绘画及文献收藏,以天津博物馆藏品为补充,共展出余件套的傅抱石先生绘画、手稿、篆刻作品及著述。
御苑藏珍——颐和园精品文物展
展期:年1月25日—3月24日
地点:天津博物馆(四楼临展厅)
展览从颐和园中遴选件(套)中外艺术精品,包括清光绪“储秀宫制”款朱彩淡描九龙瓷盘、清光绪池莲红玛瑙水洗、法国十九世纪灯塔式风雨寒暑表、清透雕螭龙纹紫檀有束腰六方凳等珍贵文物,以期让观众了解百年前的宫廷文化以及西方物质文明对宫廷生活的影响。
山西
莲花与世相——山西博物院藏明清水陆画艺术
展期:年1月18日—4月18日
地点:山西博物院四层书画厅
山西古代宗教艺术,卓然于中国乃至世界艺林。山西博物院现藏明清水陆画四百余幅,按类别释道兼有,论质地绢纸皆备,尺寸不一,形制各异,是研究水陆画艺术的重要资料。展览选取八十余幅,供观众欣赏、研读。
诗中吉金其华灼灼:浑源彝器回乡暨《诗经》中的青铜器特展
展期:年12月25日—年3月6日
地点:大同市博物馆
展出来自上海博物馆馆藏的65件精美青铜器及大同市博物馆馆藏的36件(套)文物,其中,包括11件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李峪青铜器和9件大同博物馆馆藏的李峪青铜器精品。
贵州
王的盛宴——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
展期:年1月23日—5月3日
地点:贵州省博物馆
展览以《史记》相关记载为线索,在“秦灭巴蜀”“汉武帝开发西南夷”两件西南地区早期重大的历史事件背景下,通过文献与文物互证的方法,对西南地区高等级墓葬所出青铜质地的礼乐、饮食等生活用器进行全方位展示。
日本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
展期:年1月16日—2月24日
地点:东京国立博物馆
东京国立博物馆年的开年大展,以中国书法史上的杰作《祭侄文稿》为首要展品,呈现颜真卿之为人与书法艺术的精髓,介绍唐代书法对后世及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
除了《祭侄文稿》,消失了近百年的北宋李公麟所画《五马图》也现身展厅。令人惊喜的是,《五马图》不仅人物有着色,而且第二、三匹马也有着色。
荷兰黄金时代画家维米尔展
展期:年10月5日-年2月3日
地点:上野之森美术馆(东京)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Vermeer),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杰出代表,享有世界级的声誉与地位,同时因存世作品稀少闻名,目前仅能确认35幅真迹,本展展出其中的9幅,是刷新日本美术史记录的维米尔大展。
英国
记忆的颜色:法国艺术家皮埃尔·博纳尔作品展
展期:年1月23日—5月6日
地点:泰特现代美术馆(伦敦)
皮埃尔·博纳尔(PierreBonnard,-)是法国后印象派艺术家,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特质”画家。他的作品通常以日常生活为主题,描绘自己的妻子、房间、花园等。
展览将展出他在至年间创作的绘画作品,呈现他在“色彩”和“构图”方面的探索,这是最近20年来英国首次为他举办回顾展。
权杖之岛:莎士比亚与金雀花王朝
展期:年12月8日-年12月1日
地点:英国国家肖像馆
展览将展出多幅都铎王朝时期绘制的王室肖像画,包括一幅理查德二世的肖像画,呈现历史人物在人们想象中的形象。
法国
南方几何:从墨西哥到巴塔哥尼亚
展期:年10月14日-年2月24日
地点: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巴黎)
展览聚焦拉丁美洲艺术,展出约件作品,涵盖前哥伦布时代迄今的70余位艺术家,形式包括抽象绘画、雕塑、陶瓷、编织和人体彩绘等,探索原住民艺术、印第安文化、欧洲先锋派等元素对拉丁美洲艺术发展的影响。
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律西埃《护身符》展
展期:年1月29日-4月28日
地点:奥赛博物馆
展览将展出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保罗·塞律西埃(PaulSérusier)的油画《护身符》(TheTalisman),呈现画作中的“那比派(Nabis)”风格,以及塞律西埃与法国那比派之间的关联。
安·维罗尼卡·詹森斯沉浸艺术展
展期:年1月23日—4月29日
地点:橘园美术馆
展出比利时视觉艺术家安·维罗尼卡·詹森斯(AnnVeronikaJanssens)的作品,通过装置、投影、雕塑等媒介,在展厅中打造沉浸式体验环境,探索人的感官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美国
卢齐欧·封塔纳:在门槛上
展期:年1月23日——4月14日
地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
卢齐欧·封塔纳(LucioFontana,-)出生于混血的移民家庭,一生在阿根廷与意大利两国求学、创作,研究抽象艺术和表现主义绘画,此外也涉猎陶瓷和建筑领域。展览将回顾其艺术生涯,纪念他对20世纪艺术史发展作出的贡献,是过去40年来美国首次为他举办大规模回顾展。
托尔金:中土世界的缔造者
展期:年1月25日-5月12日
地点:摩根图书馆与博物馆(纽约)
展览将展出超过件英国作家托尔金(J.R.R.Tolkien)的手稿、插画和私人物品,回顾这位著名奇幻作家的创作历程与私人生活,展现他在语言、文学和艺术领域的天赋与造诣。
讲座信息
上海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第五讲——伦勃朗《自画像》:自画像与生命的真实写照
时间:年1月27日9:30至11:30
地点:上海图书馆西区二楼报告厅
主讲嘉宾: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不是一副漂亮的面孔,而且无疑伦勃朗根本无意隐藏自己面部的丑陋。他绝对忠实地在镜子里观察自己。正是由于这种忠实性,我们很快就不再问它漂亮不漂亮,可爱不可爱了。这是一个真实人物的面貌。它丝毫没有故作姿态的痕迹,没有虚夸的痕迹,只有一位画家的尖锐凝视的目光,他在仔细地观察自己的面孔,时时刻刻都准备看出人类面貌的更多的奥秘。”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第六讲——夏尔丹《餐前祈祷》:静物画与日常的诗意
时间:年1月27日14:00至16:30
地点:上海图书馆西区二楼报告厅
主讲嘉宾:杨振宇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个简单的房间,有一个妇女正在把饭放到餐桌上,并且叫两个孩子做感恩祷告。夏尔丹喜爱这些普通人民生活中的宁静的瞬间景象。他感觉到家庭生活场面中的诗意并且把它描绘下来,不追求惊人的效果或明显的暗示,这种方式跟荷兰的弗美尔相似。连他的色彩也是平静而克制的,跟华托的光辉四射的画相比,他的作品可能显得不够辉煌。但是,如果我们观看原作,立刻发现他的作品色调有细微变化,场面布局似乎朴实无华,隐然含有功力,使他成为18世纪最有魅力的画家之一。”
苏州
八音克谐——埙与中国古代音乐
时间:年1月26日(周六)9:30-11:30
地点:苏州博物馆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王建欣,天津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学系主任
中国的很多乐器都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点从我们今天日常使用的语言中感受得最真切。“滥竽充数”、“得心应手”、“一鼓作气”、“琴心剑胆”、“焚琴煮鹤”等等,都跟中国的乐器有关。读先秦的典籍,字里行间总会有吹笙、吹埙、吹竽、鼓瑟、弹琴、击筑、击磬、击鼓等词出现,可见这些活动在那时是很平常的行为了。秦汉时的鼓吹乐,魏晋时的清商乐,隋唐时的琵琶乐,宋代的细乐、清乐,元明时的十番乐、弦索乐,清代的丝竹乐等等,把这些连在一起,可以展现出一幅色彩绚烂的中国音乐历史图卷。本次讲座,就以潘家展重要展品之一的古乐器“埙”为切入点,带领大家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海洋中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