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庶女,为何迎春和探春却是天差地别

迎春和探春姊妹两个,身份地位相类,样貌伯仲之间,其命运之大相径庭,很难说不是二姝性格差异的产物。

名字

红楼梦里关于名字的隐喻不要太多,四姐妹“原应叹息”也是全书悲凉基调。抛开这些不谈,单单就二人的闺名本字来看,便已经暗示了其大致性格:

“迎”,古义“逢也,遇也”,“从辵(音辍,即走之底)”(说文解字),现今引申为迎接、面对等意。虽然是一个动词,其实表达的感觉却是静态的,甚至隐含了“等”的意思在里面,有种等待际遇发生的感觉。“迎春”,是等春来,春天来了,便迎上一迎;若没来,也便算了。略显消极,且被动。

“探”,古义“远取之也”,“从手”(说文解字),字义明显,是一个够取、探求的动作,主动、鲜活、有生命力。“探春”,则有一种主动寻觅之意,春天虽然来了,但来得特别隐蔽,一些小小的细节藏在“春江水暖鸭先知”、“草色遥看近却无”里,需要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去渴求、去发现。

从回目上看,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一个“敏”字,与“探”字遥遥相对,敏而好学、探之有道;七十三回“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中用了一个“懦”字,懦者,弱也,性格的弱势直接指向了“误嫁中山狼”多舛的命运。

样貌

这个样貌的描写是从林黛玉初进贾府时的目光来看的:“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从这两句描写中看,迎春可能更为丰润白皙、温柔可亲,十足软妹子;探春则更为骨感,眉眼出众,透着精气神儿,端的御姐范儿。这个也是印证了“迎”和“探”的区别。

另外第六十五回中贾琏小厮兴儿“演说荣国府”时,也曾生动的表示“二姑娘的浑名是‘二木头’,戳一针也不知嗳哟一声。三姑娘的浑名是‘玫瑰花’”,并进一步解释“玫瑰花又红又香,无人不爱的,只是刺戳手。也是一位神道,可惜不是太太养的,‘老鸹窝里出凤凰’”。

但木头也好,玫瑰花也好,总归是植物,可以想见,二者地位出身实在是极为相似的。

出身

二人皆为庶女,即妾生女。这里要先说明一下,不同于宅斗网文里大量充斥的庶女与嫡女斗法桥段,《红楼梦》里庶女与嫡女在吃穿用度方面其实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究其原因,姑娘未出嫁前是娇客,用宝钗和黛玉的一句顽话来说,“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成本其实有限。但女儿是大家族联姻的利器,谁也不知道姑娘即将嫁给什么人,将给整个家族带来怎样的助益,因此,虐待庶女是小家子气、眼界短浅的行为,贾家是不屑于为之的。

迎春是贾赦庶女,亲娘已逝,既无亲兄弟姐妹,亦无父亲嫡母爱护,原生家庭的影响和自身性格孰因孰果却也不好分辨。最亲近的人大约是贴身丫鬟司棋(在司棋被撵时却“无可如何”,甚至不愿说情只怕“岂不连我也完了”),作为嫡母的邢夫人对其一向是不闻不问,七十三回中因累金凤事发却疾言厉色:“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这里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两个的娘,只有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的,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反不及他一半!”

探春是贾政庶女,亲娘赵姨娘,有亲弟贾环,父亲对各儿女并未厚此薄彼,甚至嫡母也很是看得上,第五十五回里凤姐儿与平儿推心置腹“倒只剩了三姑娘一个,心里嘴里都也来的,又是咱家的正人,太太又疼他,虽然面上淡淡的,皆因是赵姨娘那老东西闹的,心里却是和宝玉一样呢。”由此也可以看出,探春虽有个亲娘,但对其命运并未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面对赵姨娘撒泼“辱亲女”时也不由的气噎喉堵:“何苦来,谁不知道我是姨娘养的,必要过两三个月寻出由头来,彻底来翻腾一阵,生怕人不知道,故意的表白表白。”是以探春与迎春相比,出身上并未占据什么优势,不过是因着性格能力,方使其脱颖而出。

性格

迎春性格四字以概之,无非是“耳软心活”。乳母偷了头面“累金凤”抵押赌博,无能申饬辖制;丫头教训乳母之媳时,亦只想息事宁人,看双方争执不下,“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一《太上感应篇》来看”。反而是探春使侍书召来平儿,义正辞严,干净利落解决此事,连十分藏拙的黛玉也不禁笑叹:“虎狼屯于阶陛尚谈因果”,懦弱耶?超脱耶?

《太上感应篇》为道教经典,“太上”意指太上老君,“感应”是劝人行善,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劝人守德遵规,时刻止恶修善。探春尚有“物伤其类、齿竭唇忘”的惊心,迎春身处利益纠葛的中心却能充耳不闻,秉持“我也不能讨情,我也不去苛责就是了”的原则,一心钻研劝人向善之书,也不能不算是无为而治的典范了。

无为而治、不争当然好,但前提是要足够强大,实现了人身、财务、心灵自由,才能真的襟怀开阔,清心自在;如果地位岌岌可危、自己都无法保护自己,所谓的不争也不过是任人鱼肉的态度。

贾赦因孙绍祖“应酬权变、家资饶富”,遂加以青目择为东床;贾母虽“心中却不十分称意”,却也止于“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反而贾政深恶孙家,“劝谏过两次,无奈贾赦不听”。迎春性格过于恬淡不争,也许亦是祖母不愿为之出头的原因之一。八十回末,迎春回门诉委屈;“我不信我的命就这么不好!”然而也末了也只能“勉强忍情作辞”,终而不堪折磨香消玉殒。

叹之怜之,如若向来性格强硬,在明知婚事不妥时绝不会坐以待毙,无论如何也得辗转腾挪一番,一旦说服了贾母,峰回路转也未可知;退一步说,即便不能抗衡拒婚,若性格坚定、手段强硬,也未必不能与中山狼一斗。只可惜,软弱惯了的人,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即便前路通往深渊,也只能哭哭啼啼顺从堕入。

探春之敏之慧之能,几乎是仅此于薛林二绝对女主之下的华彩女配,作者对其向来不吝溢美之辞。贾母带刘姥姥游大观园时插科打诨乖巧伶俐,贾母冤枉王夫人而王夫人不敢自辩时挺身而出化解尴尬,赢得贾母和王夫人两大Boss的好感,贾母就曾说“我的这三丫头却好”。

但探春之令人难以忽略见之忘俗,却也不仅仅是因为其有眼色懂小意,而是直斥家弊的一针见血,是赏王善保家的那一巴掌,是对抄检的痛心疾首,是敢于直面丑恶的利落刚强。

也因此,使得贾政和王夫人在考虑其婚事时,绝不至于像贾赦一样草率,必得要多衡量思忖一番。从判词来看,探春远嫁无疑,但占花名一回中预言了“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只怕嫁得不差;另从唱词“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中,又描画出一副父女天伦依依不舍的景象,大胆推断,即便难逃政治婚姻,至少也可略略相信一下政老惜女之情及选婿眼光。

不过,从命运来说,也许也不过是是殊途同归:迎春嫁了中山狼,木头终于枯槁;探春嫁了贵婿,也未见得就扬眉吐气,也许深宅大院一家子也不过乌鸡眼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慢慢的熬油熬成下一个王夫人,玫瑰花儿渐渐枯萎成干瘪的荆棘,又有何趣味。

是以七十三回末有总批云:“探春处处出头,人谓其能,吾谓其苦;迎春处处藏舌,谓其怯,吾谓其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9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