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手术 http://pf.39.net/xwdt/200929/8257647.html
(1)学堂风波
秦钟因可卿和宝玉之故,进入贾氏宗族学校上学,一则秦钟生的秀丽,二则学校风气不正,致使金荣欲与秦钟争风吃醋,大闹学堂,贾瑞管制不理,使得学校大乱。这里出现如下问题:
第一,贾代儒本虽称之为宿儒,然而学风不正,尽然视而不见;
第二,年纪轻轻的学子便有龙阳之兴,不独薛蟠来了之后才有的,岂非可笑!
第三,鱼龙混杂,多是些贪图贾府给的份例银子而来,管吃还有工资,各色人等攀附关系也要进学,目的不一;薛蕃在里面混了一段时间,后来竟然想去就去不想去就不去,毫无章法可言;
第四,各色人等地位不一,争相攀比,背后较劲;秦钟为可卿之弟,金荣为贾氏族人,金荣之母璜大奶奶竟然还想着跟宁府之掌家儿媳妇较量,尊卑贵贱为了一口气,也想挑起一段纷争。
由此可见,虽说两位国公爷想要诗书传家,然而不仅家内教育无方,而且宗学学风日下,宗族之势已显颓废之势,贾府之规矩、秩序日渐消散。
(2)宝玉熙凤受魔风波
此风波可谓平地起波澜,宝玉之干娘为马道婆,而马道婆不认真吃斋念佛,却游走于贾府上下,一边收着贾母的钱财谓之祈福,一边收着赵姨娘的钱却要使坏。赵姨娘为了一解自己对于宝玉、熙凤之嫉恨,马道婆才收了贾母的钱,翻脸就不认人,与赵姨娘一拍即合,计谋害死宝玉、熙凤。
正如贾母所说,即使宝玉、熙凤无药可救而死了,也轮不上贾环和赵姨娘当权受宠。或许赵姨娘有自知之明,不过为图一时之快,此事尽显小人之作风,可谓可笑可叹可恨。
后宝玉熙凤为道僧所救,所谓故事曲折如此,令赵姨娘大跌眼镜。宝玉熙凤自有神助,若为其他之人,岂不为这等巫婆所害!
由此可见,贾府信神信佛之风日盛,而不思进取之心锐减;佛道本为劝善而来,岂能偏爱钱财富贵!岂能为钱财所驱使!如是这等,凡佛道之盛行,必是民生疲敝,必有不祥之事物。然世道之所谓邪不压正,迟来之正义,邪恶伪而成佛道,迷惑众人之眼,何尝又不是钱财驱使邪恶所致,而众生却以为是钱财驱使佛道!
(3)抄检大观园风波
因傻大姐捡到绣春囊被邢夫人发现,此问题直接抛给王夫人处理,而王夫人作为实际当家人此时似乎被邢夫人抓着把柄,故而震怒之余,即可质问熙凤,熙凤作为直接管理者三言两语摘清关系并提出解决办法,如要按熙凤之法,或许无此风波,然而王夫人却听信了王善保家的挑唆,继而发动了抄检大观园之事。有如下问题需要梳理:
第一,邢夫人作为长房媳妇,发现此事,自觉关系甚大,为何如此急于抛给王夫人处理,二人关系甚为微妙;
第二,王夫人不分青红皂白,而直接质问熙凤,一则熙凤为直接管理者,二则熙凤为其侄女,抛却这两层关系将问题直逼熙凤,看见二者日常关系已到了相对微妙的地步;
第三,探春严阵以待,理直气壮,直视问题并指出根源所在,探春何以能预知此事,早有人报给探春,且大概知道事情之原委,此人是谁,其中必然微妙;探春早已看着王善保家的之流,虽为奴仆,然善于假借主子作狐假虎威之事。侍书之言语亦在点醒那些自以为是的奴仆。两段文字,言语交锋,唇枪舌剑,可谓大快人心,然而似乎渗透着悲愤且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势态。
第四,王善保家的,熙凤以其常常挑唆邢夫人生事,这等奴才之性情,虽说是贾赦府里的,王夫人难道就没有耳闻吗?何以能受其言语挑唆?
第五,晴雯脾气,自然是大快人心,何以跟王善保家的有如此大的矛盾恩怨呢?以至于熙凤见晴雯之言语锋利而心中暗喜。王善保家的作为奴才何以不把熙凤也放在眼里呢?以至于王夫人听信王善保家的而不听熙凤的法子呢?
第六,熙凤何以将蘅芜苑作为亲戚家而不提潇湘馆呢?虽说熙凤碍于贾母之宠爱不便于将黛玉作为外人亲戚对待,但是其他的奴才、主子又何曾不将黛玉作为外人亲戚对待呢?
第七,此事如此之大,宝玉问完熙凤原因之后竟一句话也没有了,任人摆布之态也令人可气之至,一点男儿气性都没有,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是其不明事理、自私的一面。
第八,王善保家的哪里的威风,何以使得这些小主子和熙凤这样的管家人都不敢吭声。岂不是本末倒置了?
第九,李纨处一笔带过,而惜春、迎春处大写特写,惜春年小尚且比宝玉好歹有个主意,迎春处写司棋(司棋之威不亚于迎春)之丑,不过衬王善保家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迎春之懦弱,写无可写,故而以已睡下为由,黛玉之处,尚且有个照面,而抄检之事于迎春而言竟可有可无。惜春面冷心狠,自谓不面冷心狠则不得了悟,是其真不悟也。
(4)紫鹃情试宝玉之风波
黛玉与其丫鬟之笔墨并不多,侧面说明黛玉在处理贴身人物的关系还是比较到位的,看着黛玉与宝玉之间的真情与嫌隙,紫鹃倒是颇为着急。紫鹃责备宝玉之动手动脚有碍男女授受不亲后,宝玉内心有所感,不为其自身成熟与不成熟而感,却是觉得终究大家要远离而去独自生悲。已经呆想了许久,继而紫鹃又故意说黛玉要回老家苏州,宝玉听了便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继而发热、流涎不禁、无知觉,最终惊动贾府上下,然而只见袭人、黛玉、贾母着急,贾母更是眼内冒火,所幸紫鹃一番解释服侍几天也就好了。
玩笑之间,却见真情!难得难得。
(5)司棋大闹小厨房之风波
司棋,为迎春的大丫鬟,因柳家的不给做碗蒸鸡蛋羹,就带人大闹小厨房。那么小厨房中的问题:
第一,柳家的待人分三六九等,因方官在怡红院,且不论其在怡红院之地位如何,仅是方官答应跟上头说让柳家的五儿也进怡红院,就可劲巴结,另一方面,宝玉之得宠而迎春为木头人;
第二,柳家的掌管小厨房有多大的好处和利益,竟然也能引起派系争夺;
第三,小小厨房之利益争夺竟然如此之大,整个贾府之内的利益纠纷又是多大呢?可想而知;或许利益不在大小,在于争与不争,争了自然能积少成多,不争则分毫无所获;
第四,司棋何来如此大的威风,竟敢带人砸厨房,一则是迎春千金的大丫鬟,虽说迎春不怎么得宠,但也是主子,而她是主子的大丫鬟,按照贾府的规矩,自然要比干粗活的仆人地位要高一点。二则,司棋高大丰庄,有侠女之风,气性较高。三则,贾府奴仆风气不太整肃,皆是眼浅之徒,相互嫉恨,争相渔利。门子尚且能收受贿赂,其他各处自然也是于中取利。
第五,正所谓面上的风光,不知背后的肮脏,大观园内的主子们,虽说个个清纯,貌似不食人间烟火,但奴仆以及普通百姓为了一丁点私利竟能斗得个你死我活,他们又知道多少呢?由此观之,人生在世,也就是婚前之清纯,婚后之油盐柴米,所谓鸟为食亡人为财死,百姓之生存不易,必也为了这么丁点的私利、自尊而奋不顾身。
(6)贾赦欲取鸳鸯之风波
贾赦之好色,贾府上下皆知,大小老婆娶了不少,偏偏又看上了鸳鸯,便欲以“姨娘”地位为诱惑将鸳鸯纳入门下,在普通奴仆心里,这自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上升为半个主子的机会,邢夫人也这么以为,不熟识鸳鸯性情之人也这么以为。然而,熙凤、平儿皆不以为然。经过各方劝说不成,竟闹到贾母之处,贾母大为恼火,称下面之人一个个均要算计她。此事以鸳鸯发誓终身不嫁而贾赦另买一个小妾而告一段落。不仅令人想起:
第一,主仆之间地位如此之大,普通百姓、为人奴仆,即为商品一般,可以来回买卖;
第二,贾赦谋鸳鸯于贾母之侧,其心之黑其脸面之厚,令人匪夷所思;贾赦隔空喊话,令鸳鸯终身不安;
第三,探春为王夫人出头,其心其谋其策略可谓非一般人;
(7)宝玉挨打之风波
宝玉因与柳湘莲私相授受,为忠顺王府察觉,并找贾政对质,宝玉赖不过,加之贾环将金钏之死添油加醋,致使贾政震怒,将宝玉暴打一顿,贾母、王夫人护犊情深,李纨触景生情,黛玉之苦、宝钗之药,不一而言,大为可观。
忠顺王府一个低级文吏对于贾政之言语声色,何其桀骜!贾政之柔弱,何其可叹!王府高于公爵府,所谓一物降一物,公爵府之嚣张跋扈比之于王府又要差远了。
未见贾政之如何教育宝玉,竟能下如此狠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