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雀斑医院地址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907/9418149.html
看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贾迎春是荣国府贾赦与妾所生之女,排行贾府二小姐,也是贾琏同父异母的妹妹。迎春姿色动人,但性情过于懦弱,最终被迫嫁与“中山狼”,得到一个悲惨结局的。仔细探究她的成长经历,就会发现她的悲剧是必然的,大都是其家庭环境的影响。
迎春为人处世被动忍让,被戳一针也不知道喊疼,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她的隐忍只能让自己失去一切。这种麻木与懦弱,不仅体现在其顺从的个性上,也体现在她与其他人的情感交流上。
亲情懦弱的迎春
迎春母亲的早逝,使她从小就缺乏关爱,也从未得到过父兄之爱。作为父亲的贾赦,本身就是个不务正业的人,自己吃喝玩乐还忙不过来,更没有时间管束与教育子女。而同父异母兄长的贾琏,完整地继承了父亲的风格,对于妹妹的事情更是不闻不问。邢夫人骨子里对迎春充满了仇视,不止一次讥笑嘲讽迎春,深深的伤害着她的心灵。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前来贾府投靠,凤姐儿算着园中姊妹多,性情不一,且又不便另设一处,莫若送到迎春一处去,倘日后邢岫烟有些不遂意的事,纵然邢夫人知道了,与自己无干。一来,凤姐儿是考虑到邢夫人毕竟是迎春名义上的母亲,因此与邢家关系颇亲,可将邢岫烟与迎春安排在一处;更重要的一点是,迎春性情好,好欺负,对于这种事情不会推拒。
友情懦弱的迎春
迎春在友情上也是畏头畏尾,乳母之媳玉柱儿找迎春求情,被迎春婉约回拒,玉柱儿一时脸上过不去,便指控迎春要了他们家好些东西。宝钗、黛玉、宝琴、探春等,因恐迎春不自在,都约着来安慰,即使探春和平儿想为她撑腰,可是这一来二往之间,也都是探春、平儿与迎春的小丫头们在为迎春与柱儿媳妇争执,迎春却忙着和宝钗看《太上感应篇》故事,连探春的话也听不见。
平儿问起,迎春说:“这话又可笑。你们又无沾碍,何地带累于他……他们的不是,自作自受,我也不能讨情,我也不去苛责就是了。至于私自拿去的东西,送来我收下,不送来我也不要了。太太们要问,我可以隐瞒过去,是他的造化,若瞒不住,我也没法,没有个为他们反欺枉太太们的理,少不得直说。你们若说我好性儿,没个决断,竟有好主意可以八面周全,不使太太们生气,任凭你们处治,我总不知道。”
迎春的这番话,就像个扶不起的阿斗,明明大家都要替她出气了,她却坚持“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的态度,难怪王熙凤会说“二姑娘不中用”。
爱情懦弱的迎春
迎春的爱情令人叹息不已,贾赦作为父亲,将女儿作为筹码嫁给了孙绍祖。贾政深恶孙家,虽是世交,不过是他祖父当日希慕宁荣之势,有不能了结之事挽拜在门下的,并非诗礼名族之裔,可惜。贾赦什么也听不进去,活生生地将迎春推入了火坑。
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迎春劝他,他反骂迎春是“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更威胁“打一顿撵在下房里睡去”。迎春不堪忍受,就让奶娘回家请安,在王夫人房中诉委屈,王夫人也只能劝慰她:“已是遇见了这不晓事的人,可怎么样呢。我的儿,这也是你的命。”才住了几日,孙绍祖就派人把她接了回去,迎春虽不愿去,却无奈惧孙绍祖之恶,如此饱受虐待,迎春不到一年就命赴黄粱了。
其实,迎春的这种懦弱也来自她的自卑。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自卑情结起源于童年的弱小和无助,加上器质性的缺陷和社会性的挫伤,会使人形成一种复杂的情结。
在迎春身上,体现的是一种懦弱型自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自卑之处往往难以凭借后天的努力加以弥补,自卑者往往有无助感;
2、自卑者往往非常低调,默默无闻,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愿望,在人际互动中成为他人的“背景板”;
3、自卑者习惯于以妥协退让的方式处理矛盾和问题,认为“大事化了、小事化无”能够息事宁人,期冀“事不关己”;
4、自卑者内心充满了无助感和迷茫感,对安全感需求强烈,愿意以妥协退让来换取暂时的安全感。
迎春的自卑来自于两方面,一是由于庶出的身份产生的自卑,二是才疏学浅。由于自卑,迎春逆来顺受,不敢表现自我需求,也不会寻求他人的帮助,遇到事情,只会忍让。由于才疏学浅,迎春在众多出众女子面前毫无特色,她的各种建议从未被人采纳,而她也不急不争,只是默默做事,毫无个性可言。
迎春的懦弱同时也造成了她的明哲保身,即便是自己身边的人出了事,她也无动于衷,反而置身事外以求最大限度的自保,在冲突延续到自己身上时,为了维系自身的安危而弃他人于不顾,最终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身边的人。
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也是如此,因为自卑,不敢争取自我,表现出妥协与懦弱,进而饱受欺凌。久而久之,就会像迎春一样,情感世界变得越来越冰冷干涸,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来,孩子跳楼事件持续上升的原因之一,根源就在于他们一贯老实忍让、懦弱无能的性格。
那么,该如何化解孩子这种“情感懦弱”的状况呢?
1.、正确地认识自我,认清现实
其实,情感懦弱的人最大的来源不是自卑,而是他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失败,遇到问题,就想像鸵鸟一样藏起来,不但不利于自卑心的瓦解,反而会加深对自己的否定,恶性循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父母要告诉孩子,学会接受周遭的一切,善于去观察,挖掘自己的潜力。我们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能完善自己,正视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慢慢建立自信心,当孩子能正确把握自己在各类情感关系中的位置,就不会再觉得自己可有可无,这样平和的心态,是他们健康成长的关键。
2.、准确的把握情感,打赢这场战役
人的情感生活就是一场博弈,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都需要我们能去发现并把握住一个度。告诉孩子,不要只想着索取,还要看自己做了什么,值不值得他人的付出。只有自己做得好,有了要求的资本,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让孩子学会审视自己对别人的影响力、依赖性及信任度,在交往中逐步完善情感的构建,不要试图逃避任何让自己犯难的情绪和情感,积极面对,当你能有效把握自己的情感,便能建立良好的互动互存的情感关系。
3.、坚定自我信念,拥有顽强独立的意志品质
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告诉孩子,我们不需要去特地的硬核别人,尤其是在情感世界中,要学会具备独立意志,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随便相信别人说的话,要有是非分辨的能力,敢于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做个“老好人”不会让你的人缘因此而变好,反倒会让人觉得你毫无原则,是个能被欺负的“冤大头”。让孩子学会坚持自己的原则,即便是面对最亲的人,也要有自己坚定的信念,独立的自我不会被大家讨厌,相反,会赢得尊重和支持。
4.、善于表达自我,勇于拒绝一切不公
一个人光有思想是不够的地,还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能说服他人,而不是一张嘴就把大家都得罪光了。父母要教会孩子怎样表达,才能即说清楚自己想要的,还能让大家心服口服。当我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时,是一个参与者,更是一个主导者,需要别人发表意见来进行磨合。在这个磨合中,沟通、妥协与包容一个也不能少,一味的忍让是行不通的。让孩子记住,当涉及自身利益时,必须要勇敢地且有技巧地拒绝别人,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