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皮肤科好医院 http://m.39.net/pf/a_4322698.html
大家好!新的一周大家过得怎么样,是感觉到无聊呢还是收获到不少充实感?不少老书虫都在抱怨,最近没书看了,想来一点幻想的同人小说,陷入书荒了怎么办?没关系,在此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高人气的同人小说,保证让各位书迷一本满足,大叫刺激!事不宜迟,小编立刻为大家介绍本期的小说推荐,希望大家喜欢!书迷热捧的3本经典名著同人衍生小说,穿越到红楼世界的奇幻生活!
1.《红楼遗梦》——作者:冬雪晚晴
精彩情节:
林黛玉笑道:“吩咐不敢当,只是有一句想要问问孙大人,您现在官居何职?”
“劳姑娘下问,下官现任兵部侍郎,从三品官职。”孙绍祖在椅子上坐下,身子却是偏向一边,不敢与黛玉对面,虽然是隔着屏风,他依然是拘礼之极。
“从三品?”林黛玉低头沉思不语,而紫鹃和雪雁都是不解,她两个是丫头,自然不怎么懂朝廷的官级品次,县令不过是七品小官,但已经是一方只父母官,而知府不过是从四品,她父亲林如海是江南巡盐御史,正二品官员,贾宝玉的老父贾政也是正二品,从三品这个官员实在是不小了。
而且,更让她不解的是,堂堂兵部侍郎,怎么可以无事离开京城,除非……兵部上面有兵部尚书顶着,可是兵部尚书应该是从一品官员,武官正一品的只有两个官职,兵部尚书可以说是很大的了,断然不会为了贾宝玉胡来。
让堂堂的兵部侍郎做信使,只是给自己送封信?黛玉说什么都不相信。
“那孙大人这次外出,是为了公差,还是私事?”林黛玉问道。
“姑娘以为呢?”孙绍祖不答反问道。
林黛玉是聪明人,他不说,她也不能在问下去,当即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还是聊聊别的吧。”
“哦,姑娘想要知道什么?”孙绍祖笑问道。
“我那二姐姐可好?”林黛玉想到贾迎春,皱眉问道,照《红楼梦》一书记载,贾迎春应该没有多久的日子了。
“姑娘为什么问这些?”孙绍祖提到自己的女人,却是不愿多说什么,皱眉道。
“我和她从小一起长大,难道不该问一声?”林黛玉轻笑道。
“姑娘让我说什么?”孙绍祖苦笑道,“你大概早就有耳闻,还问什么?”
“本来这是你的家事,我确实不该问,只是……”林黛玉说到这里,故意迟疑了一下,笑道,“孙大人可别怨小女子多嘴,我那二姐姐实在是个老实人啊。”
“她确实是老实人,而且是太老实了……姑娘,有些话,我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说起,实话说吧……我那岳丈大人,借了我五千两银子,本来这也没什么,我去追讨,他没得钱给,就说,他家有个女儿,用来抵债算了。”孙绍祖说道这里,低头沉吟不语。
“不可能吧?”林黛玉呆了呆,贾赦就算在混账,也不会那女儿去抵债啊?转念一想邢夫人并没有亲身儿女,对于迎春也薄情得很,从来没有关照过什么,若不是贾母接来一处住着,只怕在家连个丫头也不如,贾赦将她卖了,倒也在情在理。
“我知道你不相信,你听我说下去。”孙绍祖摇头道,“我原本是不愿意的,只是银子要不到,我心有不甘,想着既然是贾府的姑娘,不如结做姻亲,也别说什么做侍妾什么的了,姑娘,不是下官夸口,我现在尚且年轻,官居从三品,已经算是官场得意,就算要什么尚书、御史大人家的嫡小姐为妻,也绝对不是难事。”
林黛玉点头,这确实是实话,当即道:“孙大人说的有礼,你继续说下去。”
“她虽然是庶出,我也没有挑剔,照样按着正妻的礼迎娶她进门。可是婚后……”说道这里,孙绍祖陡然想起林黛玉不过是个未婚女子,有些话实在不便说,当即忙着咽住。
“婚后怎么了?”林黛玉不解的问道。
“算了,不说也罢,反正婚后……我们相处的很不好,而我那岳丈大人,居然三番两次的来打秋风,他贾府倘若真的没有,倒也罢了,前前后后,又借了我有五千两银子左右,你说我如何不来气?”孙绍祖提到贾赦,就一肚子的火气。
林黛玉却是更加不解,听孙绍祖的口气,对贾府多有怨词,怎么又肯给贾宝玉办事?想那贾宝玉不过是一介没有官职的普通公侯王孙罢了,他却是堂堂从三品武官。
“所以你就是把那一腔怨气都发在我那姐姐身上了?”林黛玉苦笑道,“我那二姐姐也真是可怜的。”
“我……我还不至于那么混账。”孙绍祖道,“就算他父亲混账,我也不至于怒气都发作在自己的女人身上,可是她……姑娘,恕我冒昧,我和她成亲已经快一年了,她还是姑娘之身。”
林黛玉不禁脸色微微一红,终于明白,为什么孙绍祖吞吞吐吐怎么都不愿意说,原来居然是这个缘故,自己是个未婚姑娘,他有是个大男人,闲坐聊天已经不该,如何能够谈论这个话题。
而站在她身后的紫鹃、雪雁都变了脸色,心中暗恼孙绍祖无礼之极。
林黛玉倒是不放在心上,毕竟她来自二十一世界,就算比这个在过分的话题,在她眼中也没什么大不了。
孙绍祖刚才的话是脱口而出,他本来是随性之人,若不是在林黛玉面前还受点礼数,别人面前几乎是百无禁忌,如今话一出口,心中也不禁微微后悔,不该如此冒然。
“原来是这样!”林黛玉叹了口气,半晌才道,“我那姐姐在家就是有名的木头人,你呀,还得多花点心思在她身上。”
“木头人?”孙绍祖皱眉道,“怎么说?”林黛玉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怒气,他倒是松了口气。
“就是没心没肺的那种,反正,对于她来说,恐怕是……一时无法接受吧,然后形成自然条件反射。”林黛玉皱眉分析着贾迎春的情况。
“她……没有心上人?”孙绍祖脱口问道,话刚出口,他就懊悔得差点咬掉自己的舌头。
“心上人?”林黛玉哑然失笑,如果她不问,还真不知道孙绍祖和贾迎春之间有着如此的美妙误会,“你以为她有心上人,所以不理会你?不肯俯就?”
“难道不是?”孙绍祖问道,反正说都说了,丢脸也就是这么一回。
林黛玉摇头苦笑道:“她从小在贾府长大,贾府的家规你又不是不知道,女孩子连门都出不了,侍候的都是丫头老婆子,小厮男仆连大观园都进入不了,你让她上什么地方去找心上人?”
“难道我真的误会了她?”孙绍祖摇头道。
“想来是的,她从来就是木头人,只怕什么都不懂,又没有个亲娘,你一定是操之过急,所以她怕了你,久而久之的反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林黛玉淡淡的笑着,随即有劝解道,“这次回去,你小心点,温柔点慢慢的哄她开心,估计就好了。”
凭感觉,孙绍祖应该对迎春多少有点感情,否则,他不会在乎迎春有没有心上人,而不强自夺取她的身子。
一个大男人守着娇妻却不动她,可不是普通人能够做到的。迎春……如果真是如此,红楼里面应该是死得最怨的。不过,既然这贼老天让她来到这个世界,也许,一切都会改变。想想也是,毕竟这是一个类似的世界而已,很多东西都是未定。
不知道为什么,林黛玉陡然想起前世看过的某部电影里面对于时间与空间的概述——永远只有现代,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时间如果和空间重叠,那么确实一切都可以因为一个细小的事件而改变。
虽然孙绍祖不不知道她从什么地方学来如此稀奇古怪的词——恶性循环?但却懂得含义,当即低头沉吟不语。
“好了,孙大人,要是没什么事情,您就请出去了,我也要休息了。”林黛玉淡淡的下逐客令。
“哦?”孙绍祖一呆,忙着问道,“姑娘,那几个地痞怎么处置?”他可是专程为了这事情而来的,怎么三言两语,把正事给忘了?
“这个……”林黛玉不禁迟疑不决,那几个地痞虽然可恶,可毕竟不过是敲诈而已,不算大恶,如何处置实在是一件难事。
“孙大人以为该如何?”林黛玉问道,“小女子可不懂这些。”
孙绍祖想了想,皱眉道:“这些人得罪姑娘,实在是可恶之极,但念在他们并无大恶,不如打一顿,告诫一下,放他们去吧。”
“如此倒也罢了!”林黛玉淡然笑道,“只是……”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2.《红楼多娇》——作者:夜雨惊荷
精彩情节:
薛宝钗还没进贾宝玉的屋子,就已觉得暗香疏影,丹桂萦心。薛宝钗脚步错了错,站在宝玉的房门口,就听见宝玉正吆喝了个小丫头在干什么,偶尔夹杂了袭人劝慰的声音。
薛宝钗叹了口气,这个宝兄弟,定是在屋子里又捣腾哪些没用的胭脂水粉,难道他就不怕二老爷看见?
“宝姑娘怎么在这儿站着?”
麝月不知打哪个角落里冒了出来,手里捧着个大包袱笑望着宝钗。“天这么冷,难为宝姑娘来瞧我们二爷。快往里进。”
宝钗的眸子有意无意掠过麝月的包袱,不经意问道:“宝兄弟在家做什么呢?好香的味道。”
麝月将自己的包袱往前一递,语气透着无奈:“还不是老毛病犯了,正做胭脂泞子呢。宝姑娘瞧,才打发了茗烟去外面买料。”
宝钗轻轻一笑:“天气寒冷,就算做了膏子为未必能凝,还不如赶了来年开春再动手,你们屋里的丫头要是着急用,我家倒是有一间专门做胭脂水粉的铺子。东西又干净又好用,你们需要哪个,叫宝兄弟写了单子,我打发人送来。”
麝月知道宝钗多素面朝天,家里是不备用这种东西的,但薛家富庶,出手大方,就连宝玉身边的这群小丫头也多愿意和她玩耍。
麝月笑道:“这自然好啊,总比宝玉自己动手来的强。你不知道,”麝月一面说一面掀了帘子请薛宝钗进屋,“为了做这个,连书也不愿意念,袭人也不敢说。”
屋中的袭人听到门口动静,忙过来探看,见是薛宝钗,得了救星似的:“宝姑娘,你快劝劝二爷吧,这两日就是年关口,老爷肯定要问学业上的事儿,可你瞧瞧我们二爷!”
袭人伸手一指贾宝玉,贾宝玉正拉着晴雯和秋纹干的热火朝天,一会儿指挥这个调汁,一会儿指挥那个磨粉,忙的是不亦乐乎。
薛宝钗暗暗问道:“我前两日才听二奶奶叫人往你们屋子送胭脂水粉等物,难道是东西不好,宝玉才要重做?”
贾家的丫鬟多,祖上又多体恤下人,丫鬟仆妇们每年春夏秋冬共四件衣裳,这还不算各房主子单赏赐的。又有胭脂水粉,蔷薇硝,茉莉粉等物,也是公中的供给,只是质量稍微差些。小丫鬟往往不在意,她们在家里都是穷惯的,主子给就是天大的恩赐,可袭人、晴雯这些大丫鬟可用不惯,也学着小姐们的样子,自己用月钱单独买来好的用。
宝玉身边的丫鬟又不同些,宝玉是最喜欢在这上面下功夫的,所以常常用了自己的月例买材料,做给她们使用。
袭人听薛宝钗这么一问,无奈的摇头:“二奶奶送来的自然都是好的,是林姑娘。”
薛宝钗心微微一动,仔细看袭人的行色,就见袭人淡淡道:“林姑娘刚捎来一封信,说要宝玉将以前收的那些上古方子给誊写一份送回去。宝玉得了这话,简直比圣旨好管用,不但要送单子回去,还说林姑娘未必能做好,不如他先调制几种,也好应了林姑娘的燃眉之急。”
薛宝钗但笑不语,撇下语兴未尽的袭人进了内屋。
“宝兄弟好兴致。”
贾宝玉抬头惊见是薛宝钗,忙笑着将手里的小碗放在一旁:“原来是宝姐姐,我就听袭人在和什么人说话,早该猜到是你。”宝玉拉着薛宝钗走到大书案旁:“宝姐姐瞧,这是我刚做的‘一朝春晖’,放在金花银盒里,最适合这种天冷的时候敷面,能起到顿光蒲柳之容,永去疠疵之患的效果。”
薛宝钗冷眼瞧去,这胭脂膏子确实不似平日她见到的那些,膏凝雪莹,含液腾芳,应该就是出自袭人说的上古方子。
宝钗笑道:“宝兄弟所作之物自然是好的。对了,听袭人说,林妹妹来信了?”
宝玉连连点头,殷勤的将信交给宝钗瞧,宝钗看了沉吟半晌。宝玉见宝钗神色不似欢喜的样子,便迟疑问道:“宝姐姐怎么了?”
“哦,没什么,只是,只是觉得有些奇怪。”宝钗摇头笑笑,“也许是我多心了。”
贾宝玉见这分明是察觉到了什么不对劲儿,在他心中,只要事关黛玉的,便绝非小事。贾宝玉站起身围着宝钗打转,央求道:“好姐姐,你到底说说是怎么个奇怪法。”
连书案对面正榨汁的晴雯和秋纹也停住了动作,目不转睛的看着薛宝钗。
薛宝钗见无法,只能将怀疑说出来:“你们是知道林姑娘的,和我差不多,很少用这些胭脂水粉,顶多就是开春的时候擦些蔷薇硝。怎么会忽然打发了个人来家里要这个?而且事无巨细,还指名就要宝兄弟的上古方子?”
袭人大惊:“宝姑娘的意思是......”
贾宝玉也听出了几分不对:“可是,不过就是几个方子,总不会窝着什么腌臜事儿吧!”
不等薛宝钗开口,袭人已经抢道:“我的二爷,你想的也太简单些,这方子是哪里来的你再清楚不过,是老爷身边的清客们投其所好,知道二爷喜欢这个,费尽周折才弄来这几个古方子。咱们是世家大户,不过将其做个玩物,可放到外面哪家胭脂铺子,都是镇店之宝。”
贾宝玉耳根子软,先是听了最可敬的宝姐姐的话,再来就是他最信赖的袭人,闹的宝玉自己也没了主意。
晴雯想要开口说话,站在她旁边的秋纹拽了拽晴雯的小袄,“你别多事,免得袭人奶奶晚上又找你的不自在。”
换了平时,晴雯这块爆碳,不听秋纹的话还不打紧,若是听了更要和袭人闹上一闹,可偏偏昨儿二太太来宝玉的屋子,见到正在床上懒着的晴雯,语气便不好起来。晴雯知道,二太太喜欢袭人,要是袭人在二太太面前提几句她的坏话,晴雯在贾家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宝玉不知所措的看着满桌子做了一半的脂粉,“可林妹妹那儿......”
宝钗笑道:“也许是我多想了,你仍旧将单子送去吧,若林妹妹真有急用,我们不送去反而叫她多想。”
袭人站到宝玉背后,趁机道:“若是我说,到苏州左右不过半个来月的时间,你先打发了咱们的小厮亲自把这些做好的胭脂送过去,然后问林姑娘用的可好,若好你再送单子又能何妨?这几个上古的方子都是老先生们的心意,二爷贸贸然送出去,一旦传到老先生们的耳中......”
宝玉想到那些清客和父亲的关系,不觉心中惧怕,忙道:“就这么办。”宝玉忙去叫李贵,别的人他信不过,唯独这个奶嬷嬷的儿子还有几分忠心,宝玉又叫李贵到坊间去寻那些老字号的水粉铺子,不拘钱财多少,单买那些最贵最精致的回来,大大的包了个包袱,叫李贵带着两个小厮,连夜跟了贾琏的人回返苏州。
不觉已是年关将至,苏州的各处衙门也开始休假,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邢忠虽然不是知府,但苏州是天底下最富庶的地方之一,能在苏州做个小小的县令,年底收益绝不是个小数字。
邢忠不是那种贪心的人,他将下面孝敬的银子一份为三,一份孝敬了顶头上司白友善,一份交给岫烟妈妈处置,一份打赏了衙门里的差役差官,算是一年的辛苦钱。
邢忠刚刚上任,底下的这帮人都在猜测他是个什么行事作为,见邢忠并不是悭吝之人,甚至比白友善在时更大度更仁厚,差役师爷们对邢忠更敬重几分,此后做事也更加卖力,乃至邢忠步步高升,与此不无关系。
这日,卢氏命早就收拾妥当的一家人到门口上车,两旁有邻里知道县太爷一家要去乡下过节,都打发了人来相送。
卢氏留下了几个年富力强的男丁看家,邢忠又托了衙役捕头帮留心家里,这才浩浩荡荡坐了几辆大车往乡下去。
邢家的三姑奶奶知道兄嫂侄儿侄女们是今日到,一大早就在门口翘首企盼,张逸恐他娘被寒风吹了,劝了几次都不听。
“来了来了!”邢家三姑奶奶看见远远蚂蚁似的几个小影子,高声呼道。张逸一个箭步蹿了出去,往远处眺望,喜道:“果真是舅舅家,母亲,我去迎迎。”
三姑奶奶还来不及叫儿子多穿一件衣裳,张逸已经蹿出了百米之外。“舅舅!”说着就伸手去牵马缰绳。
邢忠没有下马,只是笑着和贾琏道:“这是我外甥,你该叫一声张逸表弟。”
贾琏已经已经从邢忠这儿知道,三姨嫁出去的时候,男方家是带了个儿子的,就是眼前的张逸,和邢家关系极好,对三姨更是当亲生母亲一般对待。
贾琏不敢和邢忠比肩,已经翻身下了马,拱手道:“表弟。”
张逸也听说过贾琏的身份,但见这年轻人相貌不俗,一瞧就是个富贵之际的世家子弟,绝不是他们乡下那种暴发户养出来的儿子。张逸和贾琏见过礼,就引着众人往家去。
到了门口,村上的里正和三姑夫已经久待多时,邢忠如今正是本县县令,管着一方百姓,别人可以不来,独里正不敢不敬。
门口聚集了好多看热闹的相亲,直到邢家的好几个大车都进了院子,他们还久久不愿散去。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3.《重生老俩口悠闲红楼生活》——作者:喝壶好茶嘎山糊
精彩情节:
在老太太的坚持下,贾家和王家反复说合了,王家虽想着多留子肜些日子,但又怕真耽误了姑娘,也就允了,因年底事多,又查着黄历,遂把日子定在了来年正月初六。日子虽然提前了些,但嫁妆什么的早就准备了,倒也不显的忙乱。过年事虽多,但哪比得上嫡女出门这事重要。王家太太张夫人就把过年的各事交由二奶奶看着,自己一心一意操持子肜的婚事
其他的倒也便宜,在陪房人选上还得仔细斟酌一下,最后精挑细选选了八房家人,都是几辈子的家生子,衷心不用说的,还得要能干的。叫来了子肜,给了她名簿与她细说。子肜一边看了一遍细听这几家的根底,忽然一个周字跃入眼帘,这家周老爹是门房的小管事,有些眼界,是个得力的,老婆是茶房的,平时笑眯眯的有几分人缘,只一个儿子,大名叫作周瑞,已过二十了,前些日子周大娘还求了太太给配房媳妇。
除了这八房陪房,药店是她的陪嫁,铺子里的人早作了她的私产当然也跟着她的,她身边的大丫鬟乌茜、白英早就放了出去,乌茜嫁了铺子上二管事的长子,白英和挽弓成了一对,红升,黄芪,银翘,靛蓝就成了陪嫁丫鬟,教养嬷嬷小张嬷嬷,王嬷嬷,李嬷嬷,都是要跟了去的,太太又选了厨房的黄嬷嬷凑成了四个,希望子肜以后能吃着顺口。
转眼到了除夕,这是子肜作为姑娘家最后一次在家过年了,自是分外的隆重,全家团圆着守岁,小仁儿也粘在姑妈身边分外不舍。
热热闹闹中就到了初四了,第二天就要铺房抬嫁妆了。这里成亲的规矩和明清类似,在古法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中多了个女家“铺房”一礼,婚前一日,“女氏使人奉箕帚往婿家,陈衾帷、茵褥、器用具”。届日,“婿承父命亲迎”。
这日下晌,太太亲自来到了子肜房中,接过子肜递来的茶饮了一口放在一边,拉过子肜细细看着,感叹道:“真是大姑娘了,娘还记得我儿猴在身上要糖吃的样子呢。”“娘,不管多大,女儿总是您的贴身小棉袄。”太太抿嘴笑了,拍拍子肜的手,道:“还跟娘撒娇呢,后儿就要出门子了。”顿了顿,又说:“现在娘过来是有样东西给你的。”说着,接过丫鬟手中捧着的一个红色织锦包袱,郑重的交给子肜道:“姑娘出嫁前,做娘的会给女儿准备这压箱底的,等下你细细看了,看完了依旧包着,放入装贴身小衣的嫁妆箱中底部。这些是教你洞房时的一些东西的。你且记着,不可太沉溺这些以犯七出之条,也不可太过古板让夫妻之间没了人伦之道、闺房之趣。”说着,看着女儿,还是不放心啊,“你可记着,这些虽是小道,但是也不可疏忽,但也不可做的过了,失了你主妇的身份。这些年,娘该教的都教了,剩下这只能你自己个儿摸索了。最重要的就是记住你的身份,莫被人欺了骗了,但也不可没有主妇的气度。哪怕这事也是一样的。”
子肜开始还是好奇包袱里的东西,莫非是传说中的……现在却只感怀着母亲的关爱。等张夫人走了好半天了,才打起神,摒退下人,打开包袱,果然,是本春/宫画本,虽笔法简练,倒也看得明白,画本制作精良,但纸页有些泛黄,看来是有年头了,或许是当年太太的压箱底?那得保存好,以后也传给女儿。话说,这女儿是元春吧?以后要进宫里的了,能有嫁妆?还是抵住压力不让进宫?宅斗已经够吃力了,可哪比得上升级版的宫斗?她可不想把好好的女儿往那里送,更何况还有英年早逝的可能性。一定得找贾政核计核计。
想到女儿不免又想到将来有可能早逝的儿子贾珠。这几年她没事的时候经常琢磨这些未来的儿女。原来说的是贾珠从小身体不好,自小又用功读书,他老子又逼得紧,一场大病就没了。现在换成他们俩做父母,嗯,贾政对儿子一向是严厉的,把儿子当作兵带,不过那兵也是别人的儿子,没有道理别人的儿子当了兵能挺过去,自己的儿子就不行的理儿,贾政自己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关键是身体底子要好,有她这个医生老娘,这后天成长调理自是没有问题,那先天的也要到位。根据以前的红学家推算王夫人十五六岁左右生的贾珠,子肜想着如果这是真的话,那就说不定贾珠先天不足,母体太过年幼,自身还未发育成熟,太不符合优生优育了。现在换成自己了,至少得二十岁才生,这样才能保证肥沃的土壤结出优良的庄稼。
嗯,这样如果第一胎还是男孩子的话,无论如何都比原来小四五岁,有可能就娶不了李纨了,这也就凑不成金陵十二钗了。不过,就算是有了李纨也可能凑不齐。她是相信贾政不会纳赵姨娘的,没有赵姨娘,哪来贾探春呢?子肜可不是圣母,为了探春牺牲自己可是做不来的。不过,贾政没有想法,保不定有人做些什么,设计了他,那也挺麻烦的。要不自己过去后先清理一下,凡是有姓周的姓赵的丫鬟先找由头打发了?好像可行,回头与贾政说一下。子肜想了会儿一低头又看到了手上的东西,罢了,先收好吧。还得把这个优生的事与贾政细说一下呢,还有一些避/孕之法须贾政配合呢。
想到这不由又盘算着,刚刚过了年,自己已经要算十六了,过了三月份足岁才十五,贾政十八足岁十七,虽说在古时已经属于正常结婚年纪,但其实还是太小,这么早就过夫妻/生/活,实在是对身体不利,还是要有所控制为好。忽而脑子一拐,又想到,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贾珠小了四五岁,那么元春也小了四五岁,是不是就不用进宫了?当然这得按着贾珠,元春,宝玉的次序生,如果因为自己改变了生育年龄,第一胎就是个女孩,那还得想办法。那如果这样乱改,是不是会连宝玉都改没了?那还是不是红楼梦了?
这里正胡思乱想着,那门外边红升听着房里老半天没有声音,也不知姑娘在干什么,此时天色已经晚了,已经到了饭时,不知姑娘是在房里用饭还是去老太太或是太太处,姑娘没有吩咐,自己也不好擅自闯入,只得在门外轻声请示。这是叫到让子肜回了神,一边快手把书仍用那包袱皮子包了,一边让丫鬟们进来。看着黄芪把东西按着她的吩咐往箱中收好,才带着人想老太太那里去了。走着走着,心中顿悟,这还没影子的儿女,她现在纠结个啥,再说了,不管是男是女,有没有宝玉,都是他们的儿女,得按着他们的教育,给儿女生活幸福的保障,管它什么红楼不红楼。
转天就到了初六,上半晌,王府中门大开,在一片吹奏爆竹声中,子肜的嫁妆被抬往荣国府。整整一百二十八台,光嫁妆单子就厚厚一摞,衣服料子,首饰玉器,器物摆设,古董字画,田庄铺子,宅子人口。。。。。。不一一述来,总之前头的都快走了半里地了,后头的还未出府门呢。
贾政穿着新郎服饰,戴礼帽,披红插花,乘大马往王家迎新娘。同新郎随行的迎亲队伍分两行,浩浩荡荡几近百人。队伍中有抬花轿的,花轿是为新娘准备的,内放一盘,上面盛着五个面石榴,中插红筷子,筷子上系着一朵石榴花。至王家门前,鸣爆竹报信。子腾亲迎贾政入席,先吃“下马点心”及面食,然后引其至祖先堂祭祖,最后叩拜王家老太太老爷太太。行礼之后,新郎要吃“腰食”,即饺子。“腰食”由本家嫂子包捏,饺馅花样很多,若食了“子果”饺子(大饺子里面包了五个小饺子),则夸女婿有“五子”之福;若要吃了辣子或食盐饺,则开心地一笑以祝吉。吃完腰食开“正席”。
且不说这个,在内院,一大早,子肜就被叫了起来,梳妆打扮后,稍吃了点东西,就被引到正堂拜见长辈,一番叩首,殷殷叮嘱,再被引回自己屋中,由全人开始为她梳妆打扮。在给开了脸拔了眉后,子肜痛得两眼发红,眼泪止不住地掉了下来,忙又丫鬟绞了热热的手巾捂着才好了些。又看着要给自己上那么厚的粉,子肜终于忍不住了,一使眼色让丫鬟给上了茶点,劝着全人休息下,自己接手余下的上妆。完事了,全人笑着赞叹子肜的手巧,但是还是嫌腮不够红唇不够艳,在子肜再三的推托下,还是又给子肜上了一层红红的唇色才罢手。然后就是换嫁衣,戴凤冠,着霞帔和八幅绣花罗裙,穿红缎绣花鞋。收拾停当,就坐屋里静等。也不知过了多久,才说吉时已到,盖了盖头,坐了车来到了前院,被人搀了扶了跪拜了进了花轿,一片乐声爆竹声中,花轿被抬了起来,慢慢的出了府门。
耳中尤是听到老太太太太的呼唤声,小仁儿的哭闹声,子肜终于离开了王家,正式去往荣国府,书写她和贾政的红楼梦。
点击下方免费阅读:
今天小编的介绍到此结束了,剧情符合你的想象吗?有没有解决自己的书荒呢?也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小编其他的小说推荐文章,希望大家找到自己喜爱的小说,也多留言跟小编互动,推荐你们认为的高质量小说?有你的支持是我前进的最大动力,不要忘了给小编点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