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虽已是花飞春减之时,但华菊芳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氛围却丝毫未减。4月13日,华菊芳名师工作室联合迎春小学语文组开展了以“古诗文的深度学习:找准诗‘路’,设计优质的学习活动”为主题的研训活动,特邀桐庐县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俞虹全程指导。
教研员指导
磨课历程
为了保证此次活动的高质量开展,华老师组建两个古诗磨课团队,带着学员们从三月份就开始谋划、分工、磨课,线上线下,一路心血。
第一组古诗磨课团掠影
第二组古诗磨课团掠影
迎春磨课团掠影
宝剑锋从磨砺出,好课亦从“磨”中来。一次次地研磨,一遍遍地修改,三节精彩纷呈的古诗文课堂终将呈现在老师们的眼前。为了让听课教师更能明白三节课的设计思路,上课之前,工作室特意安排了何春芳、钟晓雯、阮莉莉三位教师围绕教材解读、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板书设计、学生情况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有了这些理论基础,老师们在听课时就更有了方向、目标。邱良校长和潘红林书记也参与本次活动。
第一节研讨课由钟文珍老师带领五(1)班的孩子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钟老师以课前活动“名言交流”,帮助学生聚焦到三首古诗的主题——“责任”,从而导入新课。随后借助词串教学——以图解词,引资料补充,帮助学生了解与古诗相关的战争或战乱,打通学习古诗的背景壁垒。接着又借助朗读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诗。最后,钟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聚焦数量词,紧抓诗眼,学懂并升华了整首古诗。
第二节研讨课由何亚云老师带领二(2)班孩子学习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元日》。何老师紧紧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展开,从课前活动看美食图猜节日,到读诗题补资料,初步了解传统节日,再到聚焦一首古诗《元日》,利用小组合作,借助学习单读节日的时令文化、习俗文化和寓意文化,层层递进,充分落实了该单元的语文要素。
第三节研讨课由吴欢欢老师带领四(1)班的孩子学习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墨梅》。吴老师从品读古诗的三层梅花——“家中梅、画中梅、心中梅”展开,带领学生由读到思到说再到读,递进式品读古诗,充分挖掘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整个过程吴老师资料补充恰当,问题抛给适宜,支架搭建充分,环节把控得当,要素指向清晰。
三节课后,教研员俞虹老师先与上课老师进行了一个点对点的交流。
点对点交流
随后导师华菊芳老师主持下午的研训活动。
主持活动
俞老师为工作室成员及全体迎春小学的语文老师作了题为《语文素养下“三力”学习课堂的建构与实践》的讲座。俞老师指出今天的三节古诗课在大方向上是没有问题的,“1+X的大阅读观”“大概念下的古诗教学”,都是当下值得研究的内容,非常符合桐庐小语“三力”课堂的教学理念。因此,俞老师以上午的三节课为例子,清晰阐述了“三力”学习课堂的大体建构及其基本特征,并根据年段差异做了具体分析,让每一位教师对“三力”学习课堂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俞老师讲座
一次研修,多方成长。在这浓烈的春意中,众人寻诗“路”,解诗意,让思维飞跃,让思想沉淀。相信在这样浓厚的研修氛围里,在如此深刻的思维碰撞中,大家对古诗教学一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END-
编辑
桐庐小语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