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历史的江淮名邑柘皋古镇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医生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4%94%E6%B0%B8%E7%8E%B2/1657491?fr=aladdin

柘皋,位于八百里巢湖北岸,是一个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淮名邑。传说大禹治水时,曾在此斧劈石梁而开了一条河流——柘皋河穿镇而过,带来了市井繁华,也增添了古风灵韵。

△柘皋

△柘皋河

柘皋古称“橐皋”(tuógāo),曾以“矤叴”(shèqiú)之名刻记楚简,并以“橐皋”之名载入《春秋》。到了清末,柘皋有九街十三巷,为安徽三大重镇之一,现仍存北闸、桥西等几条老街。这些岁月留存的斑驳记忆,仿佛在为我们讲述时光的故事。柘皋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斌说:

柘皋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历史遗存丰富,文化遗产厚重。据文物普查资料表明,柘皋地面上遗存、遗址、传世器物和古迹,历代均有发现,其中市级文物单位——北闸老街,是环巢湖旅游线路上的一颗明珠,距今近年,是皖中地区保护最好的一条古街之一。

△北闸老街

北闸老街,与柘皋河平行,是条多米的长街。沿街面两侧是清一色的明末清初建筑,已经历经数百年的风雨砥砺。老街的房舍有两进、三进、多进不等,其中以李鸿章家族遗留的当铺规模最大,号称“江淮第一当铺”。当铺位于老街的正中间,两层建筑,门面是用青石建成的,当铺一共有七进房子。三座高大的石门门额正中雕刻着八仙图。据说,北洋军旅长孙百万曾率兵抢劫李鸿章当铺,被劫掠一空的李氏当铺从此衰落。

△李鸿章当铺

老街附近有座“遇难桥”。传说当年朱元璋在此遇难,得一渔翁相救。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派人重修了这座桥。后人为了讨吉利,取谐音将桥改名为“玉栏桥”。柘皋镇文广站站长柳迎春告诉我们,现在,柘皋镇还有一道独特的民俗活动“过太平桥”,每年正月十六的晚上,众多居民手举高香,提着灯笼,从玉栏桥上渐次走过,借此沾一沾朱皇帝的福气,寄托对新年的美好祝愿。桥上行人,桥下流水,让人感慨不已。柳迎春说:

对游客来说,来柘皋古镇必做几件事情:跨玉栏桥,游北闸街,观李氏当铺,赏早茶早市。若没做到,乃人生憾事也。在柘皋吃早茶,也是一件很讲究的事。一大早,青石板长街上人来人往,一壶茶,几道点心,辛劳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柘皋早点琳琅满目,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四大件”:凉拌千张、炒面皮、鸡蛋锅贴、三鲜锅巴,另外还有烧麦、马蹄酥,以及饱含浓浓乡味的“朝笏板子”等等。

△玉栏桥

△柘皋早茶

△柘皋早茶一条街

舌尖品咂间,古韵悠悠慢。水陆交通的便利,商业的滋润,使得这座江淮古镇拥有别具一格的个性与风情:厚重而轻灵、开放而安逸。

由柘皋向南十里外有一片美丽的世外境地,叫“峏山”。古志中记载“峏山,在柘皋乡下,一山四丘壑,去县四十余里,其山有龙王庙,下有白龙洞。”诗人王维曾游览峏山,并作诗词《白龙洞》:“老龙出入此为家,云雾盈盈日夜遮。划地一声鸣鹤过,天风吹下壁桃花”。柘皋镇文广站站长柳迎春说:

白龙洞位于柘皋镇东南的峏山,洞深数里,洞内曲直回廊,深不可测,至今未被探明开发,其间布满钟乳石、石笋、石柱,而且经常能听到泉水叮咚。春天来峏山,满山遍野都是桃花芬芳,夏季是桃果累累,满园飘香。

△白龙洞

图源:古韵柘皋

说到夏天,柘皋的老百姓还有着“过夏至”的习俗。每年夏至,农事大定,新谷登场,农民乘闲过一天节日,作为紧张劳动后的整休。农家用新菜籽油、新麦面制成点心,炸南瓜花,摘新鲜桃子等来品尝,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也成为了珍贵的地方民间文化遗产。柘皋镇文广站站长柳迎春接着说:

夏至节是柘皋农耕文化的一个缩影,是江淮农耕文化的活态传承。夏至当日,柘皋还有划龙舟的习俗。当天,人们从四乡八野赶来,围满柘皋河岸,河中鼓声咚咚,龙舟飞棹,既有竞赛,更有表演,两岸欢声雷动。

△夏至民俗节

柘皋,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深厚的文化积淀、优美的自然风光为柘皋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文物和文化遗产为载体的乡村旅游产品层出不穷,富民效益日趋凸显,涌现了一批省、市美丽乡村示范村、旅游示范村,汪桥村更是成为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柘皋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斌说:

近年来,柘皋镇从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入手,协调推进基础设施、市政交通、街道景观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柘皋镇旅游产业乃至经济发展打开了广阔空间。

△柘皋站

△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汪桥

△美丽乡村五爪岗

*图片已标注来源,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3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