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无艳作为古代四大丑女到底有多丑她为何能

钟无艳虽丑,却能当上王后,古代四大丑女中她最出色。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用“丑”这个字眼来评价一个人。"丑人多作怪"、"人丑就要多读书"……就像在电子竞技领域中"菜是原罪"一样,"丑"也被许多人视作是某种“原罪”。

然而,就像卡西莫多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认为那些容貌不够美好的人就是无能的。对于那些想为"丑女"正名的人来说,钟无艳就是很好的例子。

在中国古代,有四位丑女因其独特的经历而广为人知,她们分别是黄帝之妃嫫母、"举案齐眉"的孟光、曹魏名士许允之妻阮氏和齐宣王的钟无艳。

关于钟无艳,她最初并不是被称为"钟无艳",而是被称为"无盐女"。刘向在《新序》中这样描述她,但在他后来编写的《列女传》中,"无盐女"的故事变得更加丰富和详细。

《列女传》中的“无盐女”在新《新序》中被改名为“钟离春”。她在《新序》中的年纪被提到三十岁,而到了《列女传》中变成了四十岁。

她来自无盐邑。对于她成为齐宣王之后的根本原因,刘向持有一个观点。《列女传·辩通传·齐钟离春》中记载:“(钟离春)四十岁,无人愿意娶她,她决定自己去找齐宣王”。

钟离春这个外表“极丑无双,脸盘大,眼睛深,身材壮硕,脖子粗,鼻子高,喉咙结巴,脖子肥,头发少,腰折,胸部突出,皮肤黑得像漆”的大龄女子,觉得自己提出“希望成为齐宣王的后宫的一员,我愿意在司马门外跪拜”的要求是合理的。

齐宣王身边的仆人们看到一个丑陋的女子突然自荐,都忍不住笑出声来,认为钟离春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然而,她的大胆和自信却引起了齐宣王的注意,于是这位君主决定亲自见一见这位奇女子。

齐宣王好奇地想知道,到底是什么给了钟离春勇气,所以一直追问她有什么特殊才能。钟离春在吊足了齐宣王的胃口后,简单回答道:“我擅长隐匿。

钟离春的超能力并非隐身,而是她的智慧和洞察力。齐宣王被她的智慧所吸引,深感此女子不可貌相。在再次召见她时,钟离春以智慧和洞察力给了他更大的惊喜,让齐宣王深感立她为后是明智之举。

钟离春疾呼,当前齐国面临外部秦、楚的威胁,国内奸佞当道,民心不稳,君主沉溺享乐导致百姓放纵,这正是第一个“危险啊危险啊”;如今王室奢侈,百姓生活艰难,这又是第二个“危险啊危险啊”;真才实学之士被迫隐居,朝中充斥奸佞,直言进谏者难近君王,这更是第三个“危险啊危险啊”;君主沉迷酒色,不履行职责,疏于对外交往,国家治理亟待改善,这又是第四个“危险啊危险啊”。

钟离春的这一席话,与淳于髡劝诫齐威王的那番话有异曲同工之妙。齐威王曾反思:"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同样的,齐宣王意识到自己犯下了过错,并意识到钟离春具有成为一国之母的能力和成为自己政治盟友的潜力。因此,齐宣王接受了钟离春的建议,"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并在一个吉日册立钟离春为齐国的王后。

尽管钟离春的政治才华令人瞩目,但她的丑陋也确实是一个事实。齐宣王一方面欣赏她的才华,另一方面也很难接受她的容貌。

所以有一种说法,齐宣王在有政事需要商讨时会去找钟离春,而在没有事情时则会与他喜欢的一位名叫"夏迎春"的女人在一起。

自《列女传》中首次出现“钟离春”或“丑女”之名,齐宣王王后无论面容如何,其智慧和内在品质都广受赞扬。元代杂剧《钟离春智勇定齐》更进一步,使钟离春的形象从丑陋容貌向能干有才转变。

明朝时期,钟离春的名字逐渐演变为“钟无艳”,甚至出现了像“钟无燕”这样的名字。她不仅自己形象逐渐被神话,连其子也有相关的故事流传。

尽管人们对她的称呼有所变化,但她倡导的君主贤明、主动纳谏的理念始终得到赞扬。在她身上,美貌绝非成功的唯一途径,但才华却使她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90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