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忆悠悠李子花开等君来

科学抗白北京中科技术精湛 https://m.39.net/disease/a_5882576.html
文:南丰后人图:来自网络疫情减缓了,大地复苏了,熬过严冬的人们也渐渐开始踏春了。中饭过后,我稍微眯了会,独自就往乡镇的园区游走,路过一段小溪,沿岸边错落有致的是垂柳、白杨、红叶石兰,在温暖的阳光下,枝枝叶叶歪头低眉,似乎也悠然入梦。再往前面走去,见有几位妇人正在料理着地上青苗,虽然道旁有隆隆作响的汽车穿越,但她们神情专注着整地、拔草,根本无暇顾及周围发生着什么。心想,她们也够辛劳的,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的缩影。正当燥热泛起之际,前头呈现了一排整齐的绿荫——李子树林,在我的面前显得温柔亲切、郁郁葱葱,我连忙走进它的绿荫下,欣赏它的树型端正向上,它的树叶茂密秀丽,它的花朵洁白如雪。真不知道,这个曾经让我“见树止渴、酸甜最忆”的李子树,现在也可以作为行道树和景观树展示予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年的春节注定是不平常的,近来阴雨绵绵,人们也因为特殊时期,大多宅在了家里,想必李子花也是姗姗来迟,好像专门在等待顾盼的赏花人。眼见樱花桃花都快要凋谢了,她才刚刚露出一点点花瓣,恰如古诗人赵必象赞颂的那样——“李花不减梅花白,闲与梅花争几回。惟有暗香疏影句,承当不下让还梅。”当然,最让我念念不忘的还是李子果的味道。早在40年前,我刚刚中学毕业,那时的农村,已经可以放手开种自留地了,老父亲就在房前屋后的自留地上动开了脑筋:种下烟叶,那是父亲的至爱;种下棕榈、柑橘,那是家庭经济的补充;种下桃树、枣树、枇杷,那是为了解决我们姊妹的馋嘴。没过几年,勤劳本分的父亲不知从哪里学到了本领,竟然在几棵毛桃树上嫁接了青青的树牙,弄得我们不明就里。老父亲有一句口头禅“有人莫离书,穷人莫离猪”,大意是说,作为农家子弟,勤劳是根本,不去劳作,哪有收获呢。一晃又是几年,那嫁接的树牙从枝条渐渐丰满成为树枝,与桃树融为一体,春天开出了洁白的花朵,碧空万里花如雪,虽然不那么浓香,但开的热烈又持久。到了火热的夏天,树上居然结出了圆润饱满的果实,颜色由青而黄直至杏红,登树攀枝摘下一个个水灵灵的圆果,尝一口那真叫酸甜可口,一会儿沁润全身,既解渴又充饥,至今难以忘却那第一口的感觉……老父亲告诉我们:这就是李子!从此以后,我对李子树慢慢产生了好感。春天,李花盛开,无拘无束,美的让人陶醉,引得蜂蝶飞舞,有大诗人李白的诗词佐证“春国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火烧叶林红霞落,李花怒放一树白。”夏天,它的果实玲珑剔透,惊艳饱满,那一个个藏在绿叶间、黑里透着红的李子,犹如雕琢的艺术品,让人喜不自禁,回味无穷——“杨柳飞绵何处去,李花结果自然来”。春看李子花,夏摘李子果,成为老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实,李子一身都是宝,果味甘酸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活血解毒、利水消肿之功效,中医认为适宜于治疗胃阴不足、口渴咽干、大腹水肿、小便不利等症状。而李子树又因其艳丽多姿的形色,芬芳浓郁的果香,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制作,幻化成四季如春的李树盆景,既可观花又可赏果,备受人们的青睐。我依稀记得,当年,老家的村支书,带领村民在大山坞的乱石岗上奋战了几个春秋,终于建成了满山满坞的李子果林,几十年来,它就是父老乡亲勤劳的见证,它就是家乡的一片风景,我抽时间一定要去看看,不说李子果有多少美味,就说看看那承载我美好记忆的李子树,甚至远远瞅一眼浅白落雪的李子花,就满足了。春光无限好,杨花飘荡李花开,近日就出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9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