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出殡与元妃省亲原型解析

北京中科医院坑 http://www.csjkc.com/yydt/m/634.html

  新红学长期以来错误地把元妃省亲这件事理解成康熙南巡。说什么曹雪芹写元妃省亲其实就是在写当年的康熙下江南。可笑的是,按照这些红学家们自己的研究考证,曹雪芹的生日非常晚,以至于他没有经历过六回南巡中的任何一回,既然没有经历过,他是如何写出来的呢?所以,要么省亲的原型不是康熙南巡,要么红学专家考证出来的曹雪芹生卒年是错误的。

  然而,红学家们的考证功力是很强悍的,他们又考证出来,疑似是曹雪芹亲爹的曹頫,大约生于年之后,也就是说曹頫应该经历过四次南巡,这正好对应了后文中甄家接驾四次的说法。虽然当时曹頫还很小,在康熙最后一次南巡的时候,曹頫也不过十一二岁的年纪,还是个小学生。但不排除曹頫是神童的可能性,具有超凡的记忆力和洞察力,他就把康熙南巡的盛典记录了下来,然后写进了红楼梦中。这就是为什么红学队伍里有那么一小撮人要一口咬定曹頫才是红楼梦的作者,因为只有把曹頫说成是作者,他们才能把元妃省亲跟曹家联系上。   其实,无论曹頫是哪年生人,无论曹頫和曹雪芹是不是经历过康熙南巡,元妃省亲的原型都不可能是康熙南巡。最简单的一点,红楼梦原文是先出殡后省亲。先是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然后贾元春材选凤藻宫,最后皇恩众元妃省父母。这三件事是有因果关系的,是有前后次序的。只有秦可卿死了,贾元春才能当上这个凤藻宫尚书,进而才能回家省亲。   所以这里就产生一个问题,如果元春省亲说的是康熙南巡,那么秦可卿出殡说的是哪件事呢?而且这件事还必须跟康熙南巡有因果关系。

  对于这些问题呢,至今我也没看到什么太靠谱的解释。因为按照新红学那套理论,秦可卿出殡,乃至秦可卿这个人物形象都是无解的,他们这些人根本说不清楚,根本与所谓康熙南巡和江宁织造不挨边。最后有位老先生居然说秦可卿是废太子的私生女,这是《雍正王朝》看多了,就差说秦可卿是郑春华了。   所以新红学就是穷途末路,死路一条,按照他们那套说法,绝大多数的问题不是解释不清,就是越解释越混乱,越解释越离谱。   事实上在明代也有皇帝南巡的。曾经南巡的皇帝,除了永乐靖难和正德下江南之外,还有三个南下的皇帝。这三个皇帝就是:弘光皇帝朱由崧,隆武皇帝朱聿鍵,还有绍武帝朱聿??。为什么我敢肯定,程伟元和高鹗不但搜集到了红楼梦的原稿结局,而且他们俩还看过,并且根据原稿的结局,改写出了通行本的结局。大家还记得不记得,在通行本中贾探春的结局是什么?是嫁给了粤海将军。我当时读到这一段,就有些不理解。如果只是为了把探春嫁的远一些,杜撰出来一个人物。高鹗和程伟元为什么要杜撰出来一位粤海将军呢?以当时的地里知识,什么爪哇国的王子,天竺国的国王,本来可以把探春嫁到更远的地方去,而且广东距离金陵很远吗?   直到后来我意识到,红楼梦可能出自明朝的遗民之手,又看了一些南明的历史,我才明白为什么探春要嫁给粤海将军,为什么王熙凤要说他们家之前管理着朝贡的事宜。为什么王子腾的爵位是县伯。按理说,王子腾的爵位在四大家族里不是很高,一个伯爵而已,也就勉强比没有爵位的薛家高一点,还不如史湘云的叔叔爵位高。但是,王家的势力在书中非常庞大,地位远比史家要高,连贾母都要给王夫人的妹子几分薄面,薛宝钗仗着她母亲,在贾府和大观园中也要被人高看一眼。抄检大观园的时候,所有人屋子都被搜了,只有薛宝钗可以免检。这就是薛姨妈的面子。这到底是因为什么呢?关于这些问题,你去看那些红学家们解释,他们永远也解释不清楚,只有我这个理论能解释的明明白白。

  我们前面说过,明朝南下的皇帝很多,确切点说是到了南明时代,南下的皇帝有很多。什么小福王,唐王,桂王,这些明朝的宗室都南下了,而且都当了几天皇帝。虽然这些皇帝都不是什么正经的皇帝,统治的疆域都不大,国祚也很短,但都有一个皇帝的名头,还都有年号。最要紧的,这些皇帝的南下,能够完美地解释为什么甄家能够接驾四次,这个四次指的就是南明的四位皇帝。而王熙凤和赵嬷嬷提起的那两次接驾,说的就是郑芝龙拥立唐王的历史。作者很聪明他把一个件事,拆分成了两次,然后让赵嬷嬷和王熙凤分别的讲述出来。   你看!在赵嬷嬷和王熙凤的讲述中,又是造海船,又是掌管着朝贡贸易,来进贡的洋人都住在王家,花钱就跟像淌海水似的。这说的明显就是海盗出身的郑芝龙。而且郑芝龙的爵位就是南安伯,南安正好就是福建的一个县城。所以,赵嬷嬷和王熙凤谈到的这两次接驾,实际上就是郑芝龙拥立南逃的唐王朱聿鍵为帝。   当然,我不是说王家就是郑家,王子腾就是郑芝龙。我只是说,作者在设定王家这个家族的时候,多少参考了一些郑家的事迹,塑造王子腾这个人物的时候参考了南明时代东南沿海的实际控制者郑芝龙,所以他给王子腾的头衔就是南九省的督统治,督检点。当然也不排除,王子腾这个人物身上还有其他地方军阀的影子。

  所以,元妃省亲的原型,按照我们上面的这种推理,应该是福王朱由崧进入南京城时候的盛况。而秦可卿的葬礼则是一堆人葬礼的总和,这里既有崇祯皇帝也有老福王朱常洵,当然还有很多此前已经殉难的明朝大臣和将领。应该说当时作者在南京城中目睹了很多这种仪式和庆典。既有福王政权对于这些殉国者的祭祀活动,更有福王进入南京城登基称帝的庆典活动。作者将这些丧事和喜事全部融合进了秦可卿的葬礼和贾元春省亲的庆典中。所以,秦可卿一个五品龙禁尉恭人的丧礼居然也要东南西北四位王爷出来路祭。而贾元春一个妃子的省亲别墅规模直逼皇家的园林。这背后实际上是福王进入南京之后一系列祭祀庆典活动的浓缩。   很多人或许认为,我这种提法跟考据派比起来,还是换汤不换药,是五十步笑百步。胡适说元春省亲是康熙南巡,我说是福王进南京。这些说法之间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吗?   我觉得我这种说法最大的突破就是能跟小说原文主旨严丝合缝,能够在不影响读者正常阅读的情况下讲清楚故事背后的原型与真相。   小说里为什么要先写秦可卿的葬礼,后写元妃省亲呢?作者写这两件事的意义何在呢?在小说中,秦可卿是一个明白人。宁荣二公请求警幻仙姑派一个人出来引导贾宝玉走出迷津,中兴家族。仙姑派来的人正是可卿。但是很不幸,可卿后来上吊自杀了,贾宝玉的这个引路人就没了。取而代之的则是把他带入迷津的一干人。那么元春是宝玉的引路人还是把宝玉带入迷津的夜叉恶鬼呢?根据元春的判词说,元春自己也很迷茫,二十年来也没看清时局。等到三春过后,一切也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秦可卿之死和元春省亲的含义就是,宝玉的引路人死了,贾府中兴的希望破灭了。取而代之的这位元妃姐姐自己也是个糊涂虫,经过三春的烈火烹油之后,她非但不能继续给宝玉引路,带领家族中兴,反而自身难保,最终烟消火灭。所以贾宝玉就永远坠落迷津之中不能自拔,直到大厦崩塌飞鸟各投林,贾宝玉再次回到大荒山去做他的顽石。   大家请看,考据派的康熙南巡说能跟小说这段原文的含义对上吗?当然是不能的。   如果把元春比作是康熙皇帝,难道康熙是二十年都辨不清是非的愚人吗?康熙皇帝治理下的大清帝国是仅仅三年就烟消火灭的爆竹吗?显然不是啊,所以新红学这套理论压根与红楼梦的小说主旨是不相容的,是根本风马牛不相及的!是彻头彻尾的胡说八道,持这种观点的人连原著的主旨和内涵都没看懂,就在那胡乱附会,连最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都没有。

  所以我认为,秦可卿的葬礼就是当时南京城内一系列对于殉国功臣和历代先帝祭奠仪式的总和,这里既包括老福王朱常洵,崇祯皇帝,也包括朱元璋和朱棣,还有与满清和民军作战阵亡殉国的很多武将文臣。如果这些人还在,或许大明朝还能再次中兴,可惜这些人都已经不在了。   而元妃省亲就是福王进入南京直到登基称帝这个过程中一系列庆典仪式的总和。弘光皇帝朱由崧这个看似能够为大明带来希望的明朝版宋高宗,自己也是个大糊涂蛋。从年四月被迎入南京到年五月被绞死于北京,也不过短短三个春天而已。当年第三个春天过去之后,福王的生命也就走向了尽头。为什么贾元春的判词是一张弓上面挂了一个香橼呢,这对应的其实是南明最后一任皇帝,永历皇帝朱由榔的结局。

  香橼这种植物,生长在西南地区,广西云南这一带。这也就是当年永历皇帝流亡的地区。一张弓就更好理解了,因为众所周知,永历皇帝最后是被吴三桂用弓弦勒死的、一张弓上面挂了一个香橼,这就是南明或者说是明朝最后一个天子,永历皇帝朱由榔的结局。所以元妃省亲其原型,或者说素材的来源,是作者在南京城内目睹的一系列与弘光皇帝登基称帝有关的庆典活动,但在元妃的身上却还有南明另外几位皇帝的身影。也就是说作者将南明的这几位皇帝的经历和结局融合到了元妃一个人的身上。用元妃荣升凤藻宫尚书,省亲这些所谓的喜事来暗指南明的昙花一现。

  似乎,贾府的这些族人,从元妃的身上看到了自己这个家族中兴的希望与可能性,恰如当年逃到南京的这些明朝宗室,从福王,唐王,桂王这些人的身上看到了大明朝中兴的希望与可能性。但是这种希望就像爆竹一样一响而散。最后等待这些人的命运和结局,就是大厦崩塌,飞鸟各投林,个人的生死只能看个人的造化。   除此之外,还有种说法认为四春对应的就是南明的四个皇帝。比如,元春对应的是福王朱由崧,这个在前面已经讲过了。   老二迎春对应的是唐王朱聿键,也就是隆武皇帝。隆武皇帝被郑芝龙等一众军阀裹挟架空,毫无自由,这与迎春嫁给孙绍祖之后的生活类似。   老三探春按照高鹗的说法嫁给了粤海将军,而绍武帝朱聿粤最后流亡广州,并且在广州称帝。正应了高鹗粤海将军娶了探春的说法。所以我怀疑,程伟元很可能真的搜集到了红楼梦的原稿,否则高鹗说探春要嫁给粤海将军,这个未免太巧合了。正好与南明第三位皇帝的归宿能联系上。   老四惜春最后出家,甘老于青灯古倦,这个也很像是永历皇帝后期流亡西南的生活,而且据说,最后永历皇帝真的信了天主教。   应该说我个人并不喜欢把小说人物与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这么一一映射,好像姐数学题一样,但是四春的经历与历史上南明的四位皇帝的经历如此的吻合,也确实让人感到惊讶。我最初是不太相信索隐派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索隐派的一些思路也不是空穴来风,也有一些很奇怪的巧合在里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82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