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对于年的渴望是那么强烈,刚进腊月门就开始掰着手指头数日子。因为,过年时,在外工作的亲人们都赶回来了,家人团圆,不仅有新衣服穿,有平时吃不到的糖果点心,最主要的,还有父母给的压岁红包。钱虽然不多,可那绝对是供自己支配财产呢,小孩子的心思就是如此容易满足。“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这是《红楼梦》里的除夕夜,团圆又热闹。又值除夕,读关于压岁钱的古诗词,邂逅时光里的温暖和幸福。01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清.吴曼云《压岁钱》赏析:除夕夜,将用彩线穿着的铜钱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得了压岁钱,都高兴地把它们压在枕头底下收藏起来。小孩子藏不住心事,得了钱就盘算着这钱该如何来花,是用来买爆竹烟花还是还箫管呢?盘算来盘算去,孩子们竟然兴奋得一夜没有睡觉。小时候的大年很简单,快乐也很简单,一家人在一起,有说有笑,开开心心,还能得到可以供自己支配的压岁钱,哪怕就几角几元。诗人简介:吴曼云,清朝诗人,文学家,代表作有《江乡节物词》《压岁钱》等。02爆竹声中又一年,光阴三十箭离弦。莱衣戏作儿童舞,博得高堂压岁钱。——清.林朝崧《甲辰除夕杂咏七首其一》赏析:爆竹声中一岁除,匆匆又是一年。光阴似箭,过了这一晚,写诗的人就三十岁了。从孩童到而立,于诗人而言,不过转瞬之间而已。但是,这一路的成长,却是父母的呕心沥血和辛苦操劳。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父母恩情,山高水深,纵使做得再多,也难以报答万分之一。在这个温馨祥和的除夕夜,诗人学着春秋时大孝子老莱子的样子,穿上五彩斑斓的戏衣,像小孩子那样子向父母拜年,索要压岁钱。不图区区一串清钱,只图高堂父母开心欢娱。父母的心愿简单又朴素:家人平安,儿孙绕膝,团圆美满。孟浩然说,明朝拜嘉庆,须着老莱衣。时不我待,此生,能够多少时日承欢膝下日,多多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吧。因为,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北堂光景迫桑榆,寂寞莱衣久失娱。有一天,父母会老去,我们也会老去,千万别让遗憾伴随终生。诗人简介:林朝崧,字俊堂,号痴仙,清朝人,栎社的发起人,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03华盖芙蓉翠倚天,高堂綵服忆长年。家人共守迎春酒,童稚争分压岁钱。香雾煖浮金鸭动,蜡虹晴隔绛纱然。鹤书一去无消息,白发沧江对雪眠。——元.吴当《除夕有感其二》赏析:忆去岁,除夕夜,张灯结彩,明烛辉煌,家人围坐,饮酒守岁,其乐融融。高堂初白发,綵服及青春。小孩子们高兴地争抢老人发的压岁钱,大人们学大孝子老莱子穿彩衣引逗老人开心地大笑。一家人欢聚一堂,孩子们笑语喧哗,老人慈祥可亲,大人们忙碌着快乐着,那情那景多么的幸福温馨。而当下这个团圆夜,诗人却飘零在外,自己年华将老,与家人又断了音讯,不由得顿生凄凉寂寞之感。忆往昔,欢乐无限,看今朝,孤单寂寞冷。家,永远是温暖的港湾,不论离家多久,出走了多远,大过年到了,还是着急踏上归途,因为,那是一条充满希望和幸福的旅途。诗人简介:吴当,字伯尚,元代学者,诗人,通经史百家,著有《周礼纂言》和《学言稿》,现有《学言诗稿》传世。宰鸭书符压岁凶,松盆燎火煖芙蓉。传说,最早的压岁钱是为孩子们除“祟的,以求他们健康平安快乐。清朝的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这样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大年年年过,除夕岁岁有。过年,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在一起,孩子茁壮,老人健康,孩子有压岁钱,老人欢喜快乐,这就是世间最幸福的事。本文刘玲子candy原创,谢绝搬运和抄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立删,谢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7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