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26/content_20140182.htm一个初登艺途的青年演员能够和有名气、有影响的艺术家合作不拘角色大小都是非常难得的幸运和机遇如果他确有潜力,也善于学习博采众长,执着进取总会为自己打开成功之路京剧高派艺术创始人高庆奎就走过了这样一条曲折但富有成效的从艺历程高庆奎(-),原名振山(镇山),号子君,京剧“四大须生”之一。20世纪30年代,高庆奎与余叔岩、马连良被誉为老生“三大贤”。01从未“待业”的京剧演员年,高庆奎出生于北京的贫寒艺人家庭,父亲高四保是个丑角演员。为了改换门庭,高庆奎幼时曾被送进私塾读书,后因生计难以维持,中途辍学,只好也入科班学艺。他从小嗓音又高又亮,又肯于刻苦练功,12岁就登台演戏了。但16岁时“倒仓”,变声期较长,到出科时仍然没有完全恢复。当时正逢京剧兴盛时期,各行当英才辈出,好角如林,这既为后学提供了观摩、学习的宝贵机会,又使初涉菊坛的新人面临着班就业的激烈竞争。而高庆奎却似有天助,出科不久就广受欢迎,当一些比他资历深的同行为搭不上班发愁时,他却从来没有“待业”过,一时令众多与他处境相近的同行称羡不已。02了不起的“三不争”那么,高庆奎是如何把这一过程大为缩短,化纷繁复杂的环境为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一路畅通呢?作为初出茅庐的新人,他为自己规定的目标是“观摩先进,培养观众”,即重在虚心学习,同时逐步让观众熟悉自己,渐渐形成自己的观众队伍。为了实现这一既定目标,他的具体做法是从业搭班“三不争”:不争主角、配角,不争戏码前后,不争戏份多少。“三不争”的原则能付诸实施就不得了,因为高庆奎明确“不争”的东西,恰恰是演员一般最为计较的。各个戏班的管事人在约角的时候,每天就为主角配角、戏码前后、包银多少同演员们讨价还价,有时会争得不可开交,伤了和气,此时忽然冒出来一个“三不争”的年轻人,并且业务条件还可以,能不喜出望外,争着约他去演戏吗!那些年,几乎北京城里有名的班社他都曾经搭过,什么样的配角都演。他确实是不争,于是各班社就来争他了,有时还要在几个班社之间赶场,可见生意多么兴隆了。《哭秦庭》高庆奎饰申包胥03“万能老生”高庆奎由于“三不争”,容易交往合作,取得了许多班社和名角的好感,也促成了后者对他的提携和扶持。如武生出身的班主俞振庭,是位既能把角捧红,弄不好也能将其“棒杀”的铁腕人物,却对高庆奎情有独钟,梅兰芳在他的双庆社挂头牌,大为走红,他就让高庆奎给梅垫戏、配戏,当高的嗓音有所好转时,还劝梅也来捧高。这期间,杨小楼对高庆奎也热心扶持,先是让他在自己的大戏里担任重要配角,以张声势,后来又在名家、老角荟萃的新排剧目《宏碧缘》(头本)中,别出心裁地安排他“反串”老旦,显示多才多艺,观众果然反响十分强烈,称赞他是“万能老生”。能够在梅兰芳后面唱大轴,在引人注目的杨小楼新戏中“反串”,想不“红”也难。当然,重要的是本人必须具有相当的水平和实力,足以支撑降临的机遇。在广搭各班的几年中,高庆奎嗓音逐渐恢复,而且比原来更好,高、亮、宽兼备,刚劲、耐唱,气力充沛,多么高难的腔都能满调地一气呵成。有人形容他的嗓子能“化妆”,在演唱中能够运用音色、强弱的变化,表达不同人物的情感起伏,适应多个行当的演唱要求,老生是本工,但武生、红生、花脸、老旦都能唱,并且很到位。与此同时,通过与众多名家同台合作,广收博采,汲取了丰厚的艺术营养。《汾河湾》高庆奎饰薛仁贵王幼卿饰柳迎春04从小配角到自组班社●年高庆奎在上海与周信芳合作演出一期返京,再搭双庆社,俞振庭认为他羽翼已成,就让他挂头牌,二牌是尚小云。在领衔主演期间,演出了《斩黄袍》《奇冤报》《空城计》《胭粉计》等老生戏,还曾“反串”老旦戏《钓金龟》、花脸戏《草桥关》,均取得了良好的剧场效果。●年4月他组班庆兴社,二牌旦角是年轻的程砚秋。高庆奎从出科搭班,演一些次要的小角色,到演有分量的配角、唱“对儿戏”,再到演主角、挂头牌直至自组班社,走的是一条力求,逐步积累,由低到高的渐进之路。其中固然和个人条件、勤奋努力有关,但和他起步阶段树立的宗旨和做法也是分不开的。●年高庆奎走红以后仍然虚心进取,演戏全力以赴,编演了许多新戏,在梨园界内外的口碑和人缘很好。不幸的是年冬天,他的嗓音突然发生变化,失声。●年他试图恢复演出,端阳节在华乐戏院演出拿手戏《浔阳楼》,众多名家助演,轰动京城。据当年在场的著名文学评论家、作家冯牧回忆:“那天他一出台,观众就给了个迎头彩声。高庆奎精神极佳,身段表演都很干净。不料到唱腔时,他开口一唱,嗓子突然失音了,台下一点也听不到,这一下使观众大失所望,但是当看到高庆奎在台上难过得落泪时……戏园里异常肃静,没有一个人叫倒好、乱说话的,也没有一个人起堂离席的。结果这场戏就像哑剧一样演下来了。散戏后,很多观众不走,都拥到后台门,要看看高庆奎先生……”●年高庆奎应邀到中华戏曲专科学校任教,精心培育高派传人。《豫让吞炭》高庆奎饰豫让05只“争”一次为艺术的尊严在期间,以“三不争”闻名的高庆奎倒是“争”了一次。那是年,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他为女婿、著名老生李盛藻的班社把场,演出期满,戏院经理慕名请他在大合作戏《大八蜡庙》中演老英雄褚彪的一个“追过儿”,既不用唱、念,也没有什么身段,就是上场亮个相儿追下,院方酬谢千元。他婉言谢绝了。说:“我不能为了钱演一场哑剧,砸了我几十年的高派牌子!”这也是“争”,但“争”的是艺术的尊严!年2月4日高庆奎先生驾鹤西去年仅52岁但他创立的京剧高派艺术必将久远地传承下去来源:中华戏曲(有删节)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3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