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丑妻是个宝”,这句话在已婚的男人中间,已经是深入人心了。民谚有云:家有三宝:丑妻热炕破棉袄意指三者同样具备实用而不招摇的特质。这何尝不是男人们历尽千帆之后得出的“多么痛的领悟”!现在的人爱追星,我们就先说个明星和丑妻的故事梁家辉——香港影帝:他曾获奖项10次,提名30次,颜值演技都逆天,更是无数女人心中男神,但是,从上图不难看出,恩爱的一家人里妻子确实其貌不扬。两人已经结婚将近30年,依然如胶似漆。无论何时何地,历经风雨始终不离不弃,梁家辉总是紧紧牵住老婆的手。和52岁的妻子江嘉年约定,每10年都要再办1次婚礼。梁家辉和张曼玉曾传出绯闻,后来梁家辉为了避免江嘉年有想法,主动向张曼玉提出:二人还是少见面,张曼玉说:我都不怕被误会,你怕什么?但梁家辉还是坚持断了和张曼玉之间的联系。梁家辉曾深情地说:岁月流逝,男人也许能在时光的磨砺中越来越有味道,而女人的容貌,却在操持家务的油烟味中变老了。我太太年轻时是个漂亮的女孩,现在她在我心目中越来越美了,有时我会在她睡着的时候偷偷看两眼,心里有种温存的东西在流淌,这是给我梁家辉家庭的女人啊,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两个小天使,就没有我今天的一切……总是十指相扣往远了说,丑妻的故事就更多了古代最出名的丑女,当首推嫫母。据说黄帝授以“方相氏”官位,利用她的相貌来驱邪。史传记载,嫫母脑门突出似锤下巴短缩,身材矮小粗壮怪异,面色发黑如碳,形同母夜叉,即使善于谄媚者都不好意思开口夸了,足见奇丑无比,但为人贤德。嫫母不负黄帝的厚爱,对妇女们实施德化教育。同时,人类使用的第一面镜子也是嫫母发现制作的。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因嫫母内助有功,黄帝败炎帝,杀蚩尤,所以她也被称为华夏族始祖母。齐国的强盛离不开丑妻的功劳钟离春,即“无盐”,复姓“钟离”,单名“春”。史称:齐国大治,丑女之功也。林夕曾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钟无艳》,就是取材这个故事。钟无艳的故事就这样被历代演绎着,歌词完全脱离了“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俗套而苦情的狗血古代宫廷言情故事:其实我怕你总夸奖高估我坚忍其实更怕你只懂得欣赏我品行我优秀,我优雅,我在他人面前有着自己光鲜发亮的一切。然而,我怕我在你眼中和在他们眼中一样,只是有一个有着“坚忍”品行的、值得佩服的女生。我总是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默默给你帮助,帮你抄份作业、写篇论文,替你你上课签到,帮你骗下父母。当你失意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找我倾诉;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知道,只要你一声“求帮忙”,我便会默默接过你的烂摊子。可是,我做这些并不是你说的“人真好”,而是因为,我对你真好。怪不得江湖上有了男不听《七友》,女不听《钟无艳》的说法......古时娶丑妻的大有人在,譬如庄子、诸葛亮等诸葛亮如此出类拔萃,按道理自然是要娶一个才貌双全的妻子,但他公然强调择妇“在德才而不在姿色”。江南名士黄承彦,非常欣赏诸葛亮的才华,决定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晋习凿齿《襄阳记》里记载了这一段故事,黄承彦到了诸葛亮隐居地隆中,对他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匹配。诸葛亮欣然应允,并随即用车将黄氏丑女接回隆中,这件婚事,在襄阳被人引为笑柄。清代写《子不语》的袁枚大才子娶妻妾十人,个个姿色平庸旁人问其缘故,袁枚说天机不可泄也。都说文人好色,讲究“秀色可餐”,可是袁大才子,不是有毛病就是神经不正常。丑妻娶一个足矣,他却一连十个。我思来想去,只有唐代大诗人黄庭坚的一首诗可以破解原由:薄酒可以忘忧,丑妻可以白头。徐行不必车马,称身不必狐裘。丑妻可以白头,原来天机如此呀!袁枚最终活了八十多岁,在古代也算是长寿的了。现代是讲科学的,用科学来证明娶丑妻的好处是最有说服力的没点科学依据,砖家分析我敢乱说?据说,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曾对已逝的名已婚男人的寿命与其妻的丑陋程度进行了调查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娶丑妻之男子相对长寿,而且长寿程度与妻子的丑陋程度成正比。妻子容貌打分在13分以下的丈夫比妻子容貌打分在14—20分的丈夫们平均长寿十二岁以上。可能是娶了美妻的男人一天到晚担心戴绿帽子,心理负担过重,自然短寿。其实,女人相貌再丑,都没有关系,只要德行好,不愁没人要古代最出名的“四大”丑女,个个嫁了个好郎君,并美名流传千古。再说了,女子的美貌总会随着岁月流逝,如果娶妻没有点内在的东西,她人老珠黄的时候你怎么度过漫长的后半生是吧?云南老话说的好:爬惯的山坡不嫌陡,看管的婆娘不嫌丑!你那里有什么关于丑妻的老话,留言区分享一下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9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