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母的一句话三层意思,足见贾母的睿

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贾母领着刘姥姥逛大观园,早饭摆在秋爽斋,吃过饭后,贾母和王夫人、薛姨妈等吃茶闲话时,听到梨香院那边隐隐传来的鼓乐声,就说何不让那些女孩子们进来演习,也助助兴,于是命移席藕香榭。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底下吃酒,又宽阔,又听得近。”众人都说那里好。贾母向薛姨妈笑道:“咱们走罢。他们姊妹们都不大喜欢人来坐着,怕脏了屋子。咱们别没眼色,正经坐一回子船喝酒去。”说着大家起身便走。探春笑道:“这是那里的话?求着老太太、姨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贾母笑道:“我的这三丫头却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回来吃醉了,咱们偏往他们屋里闹去。”一、贾母的风趣幽默贾母不仅高寿,而且是睿智风趣幽默的老太太,她经常和王熙凤、薛姨妈等开玩笑,引大家发笑。也是在这天,贾母引着众人刚到潇湘馆,薛姨妈走来,贾母笑道:“我才说来迟了的要罚他,不想姨太太就来迟了。”贾母说,他们姊妹不喜欢人来坐着,怕脏了屋子,咱们别没眼色......一个风趣幽默的老太太形象跃然纸上。二、表明贾母对探春的呵护探春和元春虽同是贾母的亲孙女,但因为一个嫡出,一个庶出,享受的待遇完全不同。元春自小由贾母亲自带在身边抚养,但探春小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贾母抚养,但林黛玉来了后,迎探惜三姊妹搬出了贾母的院子,贾母只留下黛玉和宝玉两个玉儿在身边,可见探春的地位与黛玉、宝玉、元春相比,被老祖母忽略了一些。那么作为祖母有必要区分嫡出、庶出吗?有必要。如果说嫡母王夫人是出于本能,那么贾母区分嫡出和庶出是给王夫人面子,王夫人管理一个大家族也很劳累,贾母退居二线,帮王夫人带孩子也是减少儿媳的劳累,为儿媳分忧。但探春虽为庶出,精明有才干,豁达有眼色,她极力地削弱身上“庶出”的标签,比如尽量远着生母赵姨娘,多亲近嫡母王夫人,远着亲兄弟贾环,多亲近嫡兄贾宝玉。随着探春的长大以及她的才能的显露,探春在荣国府的地位在不断地上升。后来在王夫人、贾母外出,王熙凤病休期间让探春理家,是对她的最大肯定。贾母也认为探春是可疼之人。第七十一回,贾母八十大寿庆典,南安太妃要见众姐妹,贾母安排黛玉、湘去、宝钗、宝琴过来见客,另外特别说只让探春陪同来吧。在三春中探春的地位明显高于迎春和惜春,为此还惹得邢夫人老大不满意。贾母为了儿媳王夫人的面子,不能对探春表现得过于亲昵,但内心里是真疼探春的。所以听探春说出“求着老太太、姨太太来坐坐还不能呢”,贾母马上安慰探春”我的这三丫头却好“,这是发自内心地夸奖,把平时不能挂在嘴上的真疼爱,借机表达了出来。三、说明贾母对宝玉、黛玉宠爱有加在古代,特别是地位高的人家,说话往往比较含蓄,不当着别人的面夸自家的孩子,并且往往损自己的孩子,所谓正话反说,贬中带褒。比如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贾政明明很欣赏宝玉的对联题额,但在众清客相公跟前故意不时地大声呵斥宝玉,骂他”不好“、”胡说“,”偏不用这几字“,”大胆畜生“等语。越是骂得凶时,越是他内心喜欢之时。第七回,王熙凤和贾宝玉去宁国府,听见秦钟也在,王熙凤要见见,这时尤氏笑说:“罢,罢!可以不必见他。比不得咱们家的孩子们,胡打海摔得惯了。人家的孩子都是斯斯文文的惯了,乍见了你这破落户,还被人笑话死了呢!”贾家的孩子“胡打海摔”淘气没个正样,平时不怎么娇养,人家的孩子却很斯文”,脂砚斋批语:卿家“胡打海摔”,不知谁家方珍怜珠惜?此极相矛盾却极入情,盖大家妇人口吻如此。尤氏之语也是正话反说之典例。越喜欢的孩子越没有隔阂,损几句反而亲切。贾母最疼爱的三个孩子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她说两个玉儿可恶,说王熙凤是“泼皮破落户”、“南省的辣子”,正是越钟爱谁、越损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70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