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可以吃海鲜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201/4570040.html
林黛玉的待遇可比贾府的孙女们好太多了。
简单来说就是三春有的她都有,比如丫鬟婆子、四季衣裳,月例银子等;三春没有的,她也有,比如跟着贾母起居,吃人参,吃燕窝,还有补贴零花钱、优先选住处等。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
住宿:从贾母屋里到潇湘馆,是贾府小姐最高配置的住宿条件
要说待遇,先说住宿条件。黛玉初进贾府,贾母安排她住在碧纱橱里,那可是本来给宝玉睡的地方。
按照贾母对宝玉的溺爱程度,大概也是荣国府条件最好的房间了,可见黛玉住宿规格没得挑,就连元春当年养在贾母膝下,也不过如此了。
后来过了残冬,贾母又命收拾房间,也是跟着贾母一起旁边一起住着,贾母作为贾府辈分最高,年纪最长的长辈,住宿条件肯定是贾府最高配置的房间,这个毫无疑问。
后来大观园建成,元春省亲后,下旨让宝玉和众姐妹一起入住大观园,黛玉住的也是大观园里极好极有情调的潇湘馆,匾额是“有凤来仪”,连贾政都赞叹不已的好住处。
注意是入大观园,贾府是让黛玉和宝玉先挑的,宝玉当然尽着黛玉挑好的。
宝玉便问他:“你住那一处好?”林黛玉正心里盘算这事,忽见宝玉问他,便笑道:“我心里想着潇湘馆好,爱那几竿竹子隐着一道曲栏,比别处更觉幽静。”宝玉听了拍手笑道:“正和我的主意一样,我也要叫你住这里呢。”
再看看迎、探、惜三春和宝钗,可都没有这份特权,就算是之前受宠的湘云和后来特别受宠的宝琴,也没有单独赐给大观园的住处。
饮食:从跟着贾母吃饭到大观园小厨房,人参、燕窝说吃就吃
黛玉从入贾府之后就和宝玉一起养在贾母膝下。
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
黛玉吃饭自然也是跟着贾母一起吃。贾母身份尊贵,荣国府老封君,饮食标准也不必多说,必然是高规格,高水平的。而且还经常有嫂子王熙凤、李纨等人从旁伺候布菜添饭,这份独属于“受宠娇客”的体面不是随便就有的。
黛玉跟着贾母吃饭,吃的肯定是不错的。不过黛玉体弱,吃得少,消化也不太好,书中提到“十顿饭只好吃五顿”,所以不管吃多好都没啥用,黛玉受用不了多少。
后来大家都搬进大观园去了,到了冬天天气冷,凤姐像是贾母肚子里的蛔虫一般提出了在大观园里设立小厨房的事情,然后黛玉就自己在潇湘馆吃饭。
大观园里管厨房的是柳家的,是个势利眼,眼看贾母宠爱黛玉,哪里还有不上赶着伺候的,再说黛玉也有钱,想吃啥就吃啥,问题只在于黛玉她吃得太少了。
黛玉吃的最多的是药,最贵的药是人参。林如海去世后,林黛玉的人参也没有间断过,要知道清朝普通人参的一斤的价格就要价值上千两银子,而黛玉是长年累月的需要人参配药的。
第四十五回中宝钗就说过“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这样的话。可见黛玉日常消耗人参的用量不少。
但是贾母都照常命人供应黛玉,后来听宝玉说了宝钗给黛玉送燕窝,立刻命人给黛玉每天送一两燕窝过来吃,不用吃宝钗的。古代有“一两燕窝一两金”的说法,可见贾母对黛玉的物质待遇非常好。
黛玉在贾府吃的最多就是药,常年药不离口,紫鹃就说过“老太太们为姑娘的病体,千方百计请好大夫配药诊治”。
贾母给她安医院院判王太医,高手中的高手了。王夫人也曾给她寻过一位鲍太医,贾母还不满意人家的方子,直接给换回来了。
用品:纱窗旧了贾母亲自过问,用最好的霞影纱安排王夫人着人换上
红楼梦中唯独没有描写过黛玉的生日,但是贾琏和王熙凤的对话中提及过,可见往年贾母也都是给黛玉办生日宴的。王夫人还提到过黛玉生日的时候做的衣服,这应该是贾府小姐们生日都有的定例了。
林黛玉的纱窗颜色旧了,她因为是客居,王夫人又不喜欢她,所以就没有多事。但是贾母由此大做文章,不仅挑了名贵的霞影纱来给她糊窗户,还亲自交代王夫人务必着人给黛玉换上。
贾母这样当众朝发力王夫人,贾府的奴才们一贯见风使舵,哪有不明白的。且看王夫人都不敢明着欺负黛玉,只能借着骂晴雯骂几句罢了,下面的奴才也不敢欺负黛玉。
很多人纠结说贾母的雀金裘和凫靥裘为什么都没给黛玉,因为黛玉不稀罕呐!不信你看她赏雪的时候穿的是什么“白狐鹤氅”,这一件能顶雀金裘和凫靥裘两件差不多了,而且是有钱也没地方买的贵重衣物,《红楼梦》中再没有比这更高大上的衣服了,贾母也没见穿过这么好的皮草。
黛玉家四代列侯勋贵,她是独生女儿,林家什么好东西不是她的呢?她不是邢岫烟,她只在衣饰方面就完全可以碾压贾府众人,都是华贵不俗,雅致高端的。
贾母的宠爱:大观园著名背锅侠,谁都惹不起的林怼怼
黛玉一直是贾母心尖上的人,地位仅次于宝玉。贾母只赏过三个人丫鬟,一个宝玉,一个湘云,还有黛玉,很明显后来黛玉的地位远高于史湘云。
物质条件上面都说了,记得元宵节那回放炮仗,贾母把黛玉搂在怀里捂住耳朵,一片舐犊情深。
又因为黛玉是寄居的身份,且目无下尘,清高孤傲,贾府里几乎没人敢去招惹她。
贾府的奴才个个不好对付,都是“一颗富贵心,两只体面眼”最是势力刁钻的,而且伺候过长辈的奴才比年轻主子还有体面,就连管家媳妇王熙凤也惹不起那些嬷嬷大娘们。
但是黛玉就敢,前期林怼怼可以说是火力全开的,看谁不顺眼直接哐哐就糊她一脸,比如送宫花的王夫人狗腿周瑞家的,还有宝玉那个嘴碎又爱占便宜的奶妈李嬷嬷,都曾被黛玉当面狠狠怼过,她们也只能受着。
后来黛玉父亲没了,成为寄居贾府的孤儿,随着年龄渐长,脾气也圆融了不少,也不怎么怼人了,只是和姐们说说笑打趣,对于婆子丫鬟打赏起来非常大方。
不过黛玉因为不好惹的形象已经立起来了,所以大家都喜欢顺手拉她背黑锅,比如宝钗、王熙凤、贾宝玉都曾甩锅给黛玉,屡试不爽,百试百灵,没人敢惹林姑娘。
钱财:月例银子二两,贾母经常补贴零花钱,日常打赏婆子丫鬟大手笔
从林黛玉日常花钱毫不在意看来,她真是挺有钱的,我说的不是她的家产,是她在贾府里的零用钱也比三春要多很多,都是贾母日常的补贴。
看看探春想托宝玉给她买些小玩意儿,只是十吊钱就要攒好久,因为她只有月例银子2两这么多零花钱,平时还要用于置办脂粉头油,打赏丫鬟婆子,开小灶等等。
惜春爱画画,可是她的颜料都只有零星几种,纸笔都不齐备专业,是她不想买吗?并不是,是没有闲钱去置办。
湘云想要办诗社,还要发愁结果活生生让宝钗整成了螃蟹宴。
但是黛玉就不同了,她随手打赏下人都是几百钱,可见她的零花钱是远远高于贾府孙女三春和史家嫡女湘云的。
办诗社说办就办,都不用找李纨用公款,自己准备了几色果点之类就办起来了,秋天想拜祭父母也是悄悄的花钱买了新鲜的菱藕瓜果之类来私下里就进行了。
不管是贾母给黛玉的零花钱,还是林如海给她留的遗产,反正黛玉在贾府一点儿也不缺钱。
总体来说,黛玉在贾府的物质方面的待遇很不错,比贾府的亲孙女们都好多了。可以说贾母给她安排了十分精致优渥的生活条件,就算贾府败落了,也没有降低她的生活标准。
但是黛玉内心的痛苦却是再好的物质条件也无法弥补的:幼父母双亡,没有兄弟姐妹,孤身一人寄养在外祖家,只有外祖母真心疼爱她,可是外祖母也上了年纪,不知道还能护着她多久。宝玉倒是待她亲厚,但可惜她俩都不能为自己的婚事做主,宝玉也不通世事靠不住。
还有王夫人坚决反对,金玉良缘施压,贾母也一时不能为她做主。最亲近的人是紫鹃,一个丫鬟又能指望什么呢?
贾母对黛玉的好差不多都是物质方面的,精神方面就是带着黛玉吃喝玩乐,说说笑笑,并没有给予太多长辈的关爱和教诲。宝玉虽然和黛玉是知音,却也是个不省事的,根本替代不了黛玉父母情感的缺失。
所以当宝钗以长辈的姿态劝说教导黛玉不要看《西厢记》、《牡丹亭》的时候,黛玉就感动了一把。
因为宝钗精准地击中了黛玉内心情感的缺失,所以才有了“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只可惜宝钗的关爱也是表面的,短暂的,查抄大观园事发,宝钗自身利益受到影响,她火速搬离大观园,再也顾不上林妹妹了。
林黛玉的人生,自从父母双亡之后就如同水中飘萍,既无根基,也无未来,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她在贾府“风刀霜剑严相逼”内心感受,并不是夸大其词,寄人篱下再好的物质条件也不过是金玉其外,黛玉的内心早已经千疮百孔,凄惶惨淡。
如果她可以用眼下极好的物质条件换爹妈在世,哪怕过的贫寒一点,黛玉一定也是愿意的。
南山橘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