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m.39.net/pf/a_7534559.html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择一个浪漫晴日,青空无云,鲜花尽情盛放,三俩蜂蝶成群围绕,将春光的喜悦洒向游园的每一处角落。这样的烂漫春色,着一身浅色汉服,袖口宽长摇曳,胸前是绣娘刺上的一朵紫色珠花,微风阵阵,于波澜不惊的湖水旁拂袖起舞,那样的美人美景,连湖中的鱼儿也看得痴了,顺着清波渐渐沉了下去。
汉服,自古以来都是华夏儿女的传统衣装,它伴随着中国文明灿烂了几千年的光阴,只要穿上它,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些纷繁似锦的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自己数之不尽的故事,而我们作为子孙后辈,自然应当记得那些被光阴掩埋的岁月,记得每一个年华璀璨的瞬间。
我爱汉服,爱它那满身精致的图案,我爱汉服,爱它身后那历经岁月的沉淀,如今汉服已经从小众渐渐走向主流视野,它原本就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精华,又如何忍心将它抛弃在时光的长河里任其丢弃?汉服是国人的,文化是祖先传承下来的,我们应当将它刻入骨血,将历史文化的血液自内而外渗入这片大地之中。
诗书礼仪,字字珠玑,几千年的文明缩影一一呈现在这一件小小的衣服上,它们有各不相同的样式,颜色,而每一种样式及颜色的背后,都暗含着古人极为深刻的思想,我们说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其实透过表面的东西可以映射出许多内在的模样,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本质挖掘出来之后方能了解文化根本,根本即精华,吸收精华我们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历史,而汉服也正是如此,它是文化中余留下来最精华的一部分,所以通过汉服来了解中国文化,显然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剃发易服,家国之殇,当年盛行的汉服渐渐走向落没的结局,通过史书简册,我依稀能够记得那个衣袂翩翩的年代,想起诗经中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女子站在阁楼上满心遥望,遥望着她一心思念的人,那青青的衣领,时时刻刻深深萦绕在她的脑海,虽然衣领只是汉服小小的一部分,可是每一处细小的地方都能透露出汉服的制工无比细致,可谓是一针一线都已经融入了缝制者的全部情感。
又如孟郊诗中的“游子身上衣”,母亲“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一针每一线都融入了母亲的心血与情感,她缝制的岂止是孩子的衣服,更重要的是她那血浓于水的亲情,她期盼着孩子早日归来,却又不知到底应该说什么,只好将自己的一身牵念尽数装在衣襟上。
汉服之美,在许多浪漫的深情的故事中都占据着它不容小觑的角色,人不可无衣装,这衣装背后象征的感情又岂是一字一句说得清的?神州大地度过了几千年的岁月,每一个年岁都是他们一步一步用青春年华亲自走过来的,我们不可怠慢这段岁月,亦不可忘记时光背后的故事,因为汉服让我们永远地怀念它们,也真切怀念我们自己的祖先。
所谓“风度翩翩”,所谓“窈窕淑女”,所谓“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这所有如梦般美好清新的词句,都依托着那一件件长袍宽袖的衣衫,若有清风过,花香自徐来,她轻轻拂动衣袖,将漫天柳絮自半空中划出一个优美的弧度,他垂眸转身浅浅相望,颀长的身姿被一袭青衣笼罩在夕阳下,所有的漫长岁月都因此变得柔软起来,汉服的美在光阴中化作一道溪泉,毫不慌张地从年华深处走来,轻柔地,安静地,温婉地。
那就深深记得每一个穿着汉服的日子吧,或许是一个美好的春日,燕子在门庭前开始唱歌,或许是炎炎夏日,蝉鸣在树上将人吵得无法入眠,或许是秋霜满地的秋天,许多落叶飘满了你的肩上,也或许是在漫天晶莹的冬日,白雪纷纷扬扬地坠落,像一首没有尾音的歌。
韶华荏苒,当年的朝代早已被时光淹没在黄土中,或许你已不再记得任何一个关于过往的故事,但是当你穿上一袭轻纱笼罩,当你着一身汉服自林间迤逦而过的时候,你一定能够感受到清雅自在的娴静心绪,整个人都随着时光慢了下来,岁月如歌,唱尽人间许多潮起潮落,悲欢离合,无论怎样,我们都还是那个一如往初的我们,我们都还是当年一见倾心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