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探春亲黛玉还是亲宝钗润杨阆

贾探春是贾政和赵姨娘的女儿,从小跟随贾母、王夫人长大,贾探春比较亲近王夫人,认王夫人为母亲,王子腾为舅舅。

探春和黛玉的关系是姑舅亲。探春与宝钗的关系是姨表亲。如果从亲戚的远近程度来看,探春和黛玉更近,探春与宝钗远一些,因为探春毕竟是赵姨娘的女儿,不是王夫人的女儿,与王夫人没有血缘关系。王夫人的外甥女宝钗与探春也没有血缘关系和亲戚关系。但是王夫人是探春的嫡母,探春还是认宝钗为亲戚的。

如果问贾探春对宝钗和黛玉的亲近程度,我认为宝钗刚进府时,探春亲宝钗,随着时间的推移,探春开始亲近黛玉。

贾家迎探惜三春从小是跟着贾母长大的,黛玉一进贾府后,三春就被挪了出来,跟着王夫人。王夫人是不苟言笑、拘泥不化的人,贾母是开朗风趣、不墨守成规的人,三春在王夫人身边必然没有在贾母身边开心。其次,视黛玉和宝玉一样,连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再次,宝玉对姐妹们情深义重,自从黛玉来了以后,宝玉和黛玉二人之亲密友爱处,亦自较别个不同。有了这三方面的原因,争强好胜的探春,对黛玉难免会有不满情绪。

宝钗刚进贾府时,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人多谓黛玉所不及。探春也应该是这样认为的。另外探春是亲王夫人的,宝钗是王夫人的外甥女,探春自然亲近宝钗。宝钗给人的第一印象特别好,她温柔体贴,和她在一起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探春自然愿意与她亲近。

探春是一位机敏的女孩子,她敏锐地发现,宝钗说话办事滴水不漏,却见不到真心。黛玉是真性情,虽然有缺点,却坦率、热情。黛玉对花、对鸟都倾注了真心,何况对人?通过对比,探春在感情上偏向黛玉。例如她可以和黛玉互相开玩笑,从未见探春和宝钗开玩笑。在结海棠诗社那一回,黛玉打趣探春的蕉下客,探春给黛玉起潇湘妃子的诗号,二人的互动,非常和谐。

或许是王夫人的关系,或许是探春欣赏宝钗文笔,探春常常为宝钗出头。大观园诗社的第一次作诗是“咏白海棠”,众人阅完大家的诗稿后,都认为黛玉的诗最好。但李纨认为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探春首先站出来支持李纨道:这评的有理,潇湘妃子当居第二。第三十八回,咏菊花诗,李纨认为: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这三首诗都是黛玉所作,宝玉听说,喜得拍手叫:极是,极公道!可是探春显然不这么认为:到底要算蘅芜君着,“秋无迹”、“梦有知”,把个“忆”字竟烘染出来了。在理智上,探春亲宝钗。

通过管家一事,探春彻底看清了宝钗,大观园改革,是探春筹谋规划的,可是摘桃子的人却是宝钗。从这一回回目就可以看到《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改革的最大赢家是薛宝钗,不是贾探春。也是这一回,探春看出了宝钗的假道学,宝钗说探春“你才办了两天事,就利欲熏心,把朱子都看虚浮了。你再出去,见了那些利弊大事,越发连孔子也都看虚了呢!宝钗用儒家大鳄,朱熹和孔子来压探春。宝钗说探春利欲熏心,其实宝钗家是皇商,也就是商人,她家里的生意,宝钗门清,商人哪有不重利的?可是到了探春管家,宝钗便说探春重利,岂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探春笑道:你这样一个通人,竟没看见姬子书?当日姬子有云:登利禄之场,处运筹之界者,穷尧舜之词,背孔孟之道。探春用姬子反驳宝钗,这似乎是两个人的第一次交锋。

抄检大观园后,探春已经彻底亲近黛玉。当宝钗要离开大观园,探春冷笑道:正是呢,有别人撵的,不如我先撵。亲戚们好,也不必要死住着才好“。这话在当时的语境下,是探春为宝钗打抱不平,不是真撵宝钗,矛头也不是直指宝钗。然而这是否也是探春的心里话呢?

文:润杨阆苑与您共同探讨《红楼梦》话题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