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红楼梦》,都为迎春的不幸遭遇感到痛惜。一个女人懦弱、没主意,就注定是迎春的结局吗?
嫁了人,便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死人。
即便被折磨、殴打至死,也没有退路可选。
从前我一直以为迎春只能是这种结局,又有王夫人那“善意”的误导,说什么这就是女人的命,即便丈夫再如何不堪,女人也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可是看了《知否》淑兰的经历才知道,原来嫁人的女人,也是可以选择离婚的。
明兰的堂大伯家是商贾人家,没像盛纮一样走仕途。毕竟考取功名是一条极为不易的道路,而做买卖起家就容易多了。
可是,人类的幸福感大抵是通过比较得来的,相应地虚荣心也会因比较而生。
没有明兰的父亲盛纮对比着,大伯盛维还能心思安稳地经商糊口。
可是这几年盛纮在仕途上顺风顺水,一路高升。再加上儿子盛长柏也争气,一举中第,进入了权力中枢。
这一下盛维可就羡慕得紧了,但是自己这辈子是与官宦无缘了,儿子也资质平平,于是就打起了女儿的主意,希望女儿能嫁个读书人。
若是女婿以后发达了,自己也能跟着沾沾光。
于是长女淑兰便嫁给了孙秀才,一个一穷二白、家中只有老母的秀才。
孙秀才十二岁便考中了秀才,天资聪颖。老母勤劳,靠着给人家浆洗衣服供儿子读书。
盛家自然也是全方位考量了孙家的条件。
淑兰性子软弱,又没主意,比迎春强不了多少。虽然是嫡出,可是若嫁入高门大院,难免在婆家挨欺负,也处理不了复杂的妯娌隙阂、婆媳关系。
所以就嫁给了孙秀才,这人口简单、母慈子聪的孙家,多好的一家人。
盛家可能也是心虚,觉得自己想沾孙家的光。或是因为淑兰软弱,结婚的时候就给淑兰准备了很多嫁妆。
一来,给淑兰撑腰,让她活得自信些。
二来,希望孙秀才可以继续好好读书,不用为生计发愁,早日光耀门楣,盛家的脸面也好看。
可是,草根不劳而得到的钱财,就容易暴露本性。
就像买彩票中奖的那些人,大多挥霍无度,几年间便又回到解放前,甚至不如从前。
突然间走了狗屎运,孙秀才这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足足两千两,还不算铺子、田庄的。
两千两是什么概念?刘姥姥说庄稼人全家一年的花销才二十两,那就是够普通人家用一百年的。
虽然时代不同,购买力有差异,但也足见盛家的陪嫁之多。
有钱了的孙秀才吃相更难看,不仅吃喝无度,打骂淑兰,还纳妾狎妓,非要娶一个妓女过门。
儿子都这副模样了,当妈的又能好到哪里去。
孙老太太也不再是从前勤劳朴实的慈母了,摇身一变成了刁蛮霸道、尖酸刻薄的村妪。
对淑兰呼来喝去、恶意刁难。
前几次淑兰委屈了就回家倾诉,淑兰又没有大娘子那样的娘,盛维夫妇都是老实本分的人,也无可奈何。
淑兰每次回来,都是带着田庄、铺子回去,以此来平息孙氏母子的怒火。
可是,人若讲理,安抚是良策。若是无赖,越安抚、越猖狂,欲壑难填、无有穷尽。
孙家母子可抓住了淑兰的把柄,说淑兰结婚三年,未有所出,是大不孝(其实是孙秀才有毛病,但盛家当时不知道)。
每每借机生事,淑兰一忍再忍,给孙秀才纳了十几个姬妾。可是孙家母子还是不满意,对淑兰随意辱骂殴打。
淑兰无法,又回了娘家。
这一次,盛家本想故技重施,还是拿钱平息。
好在,聪明睿智的明兰赶上了。
明兰实在看不惯大伯一家忍字当头的窝囊样,于是说道:“淑兰姐姐一步走错,已入穷巷。既入穷巷,就该及时掉头才是。不可等一世消磨,悔之晚矣。”
盛伯母担心家里有一个被休的女儿,会连累其他还未婚配的女儿,所以才对孙家一忍再忍。
那个时代,男人就是抓住了女人这样的心理,所以才会把媳妇当奴隶用,真是万恶的封建社会啊。
明兰也替大伯母解除了顾虑,说道:“品兰姐姐性情豪爽,有大家风范,绝不愿意以淑兰姐姐的骨头为台阶,得嫁高门良婿。
若品兰姐姐出嫁之后,夫家看着连襟如此刻薄姨姐,盛家还全盘隐忍。难道,就不会有轻慢姐姐、轻慢盛家之心吗?”
听了明兰这一番独到的见解,盛家人动摇了。
淑兰也有了离婚的勇气,盛家大老太太也不再犹豫,盛家大伯母也不再为品兰的婚姻担忧。
可是姜还是老的辣。
看到这我以为淑兰只能等着被休回娘家,可是盛家大老太太却说:“休妻,那是做梦。只有和离。”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和离”这样的说法。
接下来便是离婚的具体细节了。
孙家主张“休妻”,盛家只同意和离。
孙家胡搅蛮缠不同意,于是机智如明兰从老鸨子那里找来了那个妓女的籍契,说孙秀才一个读书人,流连烟花之地,有违礼制。如果孙家不同意“和离”,就告到学政处。
孙家自知理亏,这才同意“和离”,淑兰总算脱离了那个虎狼窝。
看了这一段才知道“休妻”同“和离”区别还是很大的。
“休妻”指的是错全在女方,比如女方不守妇道、不能传宗接代等,男方有权休妻。但这对女方的名声极为不好。
即便不是这个原因被休的,三人成虎,传出去女方再嫁人也难了。
并且,休妻要如数返还女方的嫁妆。即便女方死了,娘家也是有权索要的。但是这一点孙家是不会同意的。
而盛家更在乎女儿的名声,而非钱财。
“和离”表示是双方的错误,对双方的名誉都有所损害,男方也不是全然无错。
女方还可以给男方部分嫁妆,以求离为果、和为贵。
孙家既有把柄在盛家手里,又贪图钱财,最后得了一千两的嫁妆,还真是占尽了便宜。
看完淑兰离婚的过程,我在想,其实迎春也不是没有活路。
她虽然是庶出的,又没有亲娘为她撑腰。可是她有祖母啊,贾母可是她的亲祖母啊。
若是贾母心疼孙女,如同明兰的祖母那样,为迎春主持公道,再不济替贾赦还了欠孙绍祖的钱,迎春也就不用在穷巷里蹉跎至死了。
因为祖母给力,淑兰在离婚现场上终于硬气了一回。
本来是母亲想代她签字的,她却果断咬破手指,在和离书上按下了手印。
离开前还冲孙秀才骂道:“你个好色忘义,无德无行小人,多瞧你一眼,我都恶心。”
从淑兰的经历可以看出,任何时候父母家人都是自己最强有力的后盾。
明兰的祖母想让明兰亲眼看看刁蛮婆婆的可怕之处,让她彻底死了嫁给齐衡的心。摊上平宁郡主那样一个霸道、强势的婆婆,明兰若真嫁给齐衡,不死也得扒层皮。
可是盛家可没有胆量和齐国公府对抗,齐衡又是个妈宝男,那明兰婚后的生活可想而知。
深陷泥潭,举目无望。
当初明兰的祖母侯府千金,为了那一份年少无知的痴恋,高门低嫁,不惜与家人决裂。
成亲后方知,世上最易变质的便是爱情。
没多久明兰的祖父便张罗纳妾,后又宠妾灭妻,祖母与祖父成了仇人,导致自己唯一的孩子也惨死在了小妾的手上。
到最后,明兰的祖母娘家回不得,丈夫靠不上,孩子没留下,一生孤寂、一世凄凉。
好容易有了明兰这么个贴心的孙女,祖母实在不忍心明兰步她的后尘。
还好明兰是幸运的,齐衡的母亲足够强势,不管齐衡如何坚持、如何威胁,总算阻止了想往火坑里跳的明兰。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守护好亲情,永远比依赖爱情牢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