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迎春 >> 迎春菜谱 >> 风俗迎春花的来历

风俗迎春花的来历

二月迎春花盛柳,

清香满串荡悠悠,

经年弄巧篱笆网,

疑虑黄金甲未收。

迎春花的来历很爱情

民间流传着她和大禹有关的传说

迎春花原产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古人咏之于词章,形之于绘画的比比皆是。

迎春花为木樨科素馨属落叶小乔木。因其有蔓状长枝,之间开着金钟般的小黄花,而又名满条金、金钟花、金腰带、黄素馨等。

迎春花因花开得早,迎来百花开放的春天而得名,它报告春天的来临。但在百花艳丽,万紫千红的花季,它却悄然离去。

白居易写诗称赞它那不与百花争艳的品格:“金贞翠萼代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箐花眼看。”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

关于迎春花的来历,民间流传着一个和大禹有关的传说——

远古的时候,大地洪水泛滥,大禹为解除百姓们的痛苦,挑起了治水的重担。大禹整天带人查找水路,寻找治水良策。

他在经过绍兴涂山时,见到了一位名叫阿娇的姑娘。阿娇为他烧水做饭,帮他们指点水路,大禹很感激她,患难中两人产生了爱情,从此结为夫妻。

婚后没几天,大禹为了治水,就要离别妻子出发到别的地方去了。分手时大禹把束腰的荆藤解下来,送给妻子作纪念,并对她说:“等到荆藤开花,洪水退去,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我们就团聚了。”

大禹辞别了爱妻阿娇,又投入了治水中去。他历尽艰辛,率众人开挖河道。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几年过去了,大禹治水中终于成功,庄稼有了收获,人民安居乐业。

大禹就日夜兼程回家和妻子团聚。当大禹赶到当年与阿娇分手的地方,爱妻竟变成了一尊石像。

△《绍兴禹迹图》

这是我国第一张区域性,规模型、系统编录大禹在绍兴文化遗产的分布图。

原来,大禹走后,阿娇每天都站在这座山上,她曾看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了不影响大禹的治水大业,她始终没有呼唤大禹一声。

后来,草锥子穿透了她的脚,草籽在她身上发了芽,生了根,她仍旧手举荆藤,一动不动。天长日久,阿娇变成了一座石像。她的手和荆藤长在了一起,时间长了,荆藤竟然变青了,抽出了嫩嫩的枝条。大禹见到石像,扑上去,泪珠滚滚,落在荆藤上,瞬间就开出了一朵朵金黄色的花朵。

为了纪念阿娇,大禹把这藤花命名为“迎春花”。

△年航拍的公祭大禹陵典礼现场(图/袁云)

迎春花不但其花美丽可爱,高尚的情操今古传颂,而且迎春花还可以入药。

迎春花的枝和叶都含有丁香甙,迎春花甙等成分。迎春花性味苦,平、无毒。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发汗的功效。将迎春花的叶、花煎汤或研末可主治肿毒恶疮、小便热痛、头痛发热等疾病。迎春花的叶有活血散淤、消肿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口腔炎、痈疖肿痛、无名肿痛、外因瘙痒等疾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15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