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读到第十三回,最大的事件是秦可卿死掉了。秦可卿死之前,给凤姐托梦,“托梦”这件事很重要,“庚本”在第十三回这前有一段批注:“此回可卿梦阿凤,盖作者大有深意焉。可惜生不逢时,奈何,奈何!必写出自可卿之意也,则又有他意寓焉。”显然,这个托梦并不简单,实在是个重大关节。(秦可卿)我们且看她托梦的内容:秦可卿托梦的主要内容是为贾府做长远打算,并且提了两条切实可行的意见,具体这样说:贾府当前的问题是:1、贾府“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只是无一定的钱粮”;2、“家塾虽立,无一定的供给。”第二条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子孙的教育当然重要,如果下代人读书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家族后续的兴旺就毫无指望了,所以,这是顶顶重要的问题;第一条呢,现代人会说,不就是祭祀祖先嘛,但其实,祭祀在古代,是家国的头等大事,《左传·成公十三年》有:“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国家的大事,在于祭祀和战争,你看,在古人眼里,祭祀比战争还重要。所以,秦可卿把祭祀放在前面说,再合适不过了。(《左传·成公十三年》)秦可卿的计划是:“趁今日富贵,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将家塾亦设于此。合同族中长幼,大家定了则例,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钱粮、祭祀、供给之事。如此周流,又无竞争,亦不有典卖诸弊。便是有了罪,凡物可入官,这祭祀产生连官也不入的。便败落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你看,秦可卿想出了一举两得的办法,解决了祭祀和子孙读书两个问题,其前提是她看出了贾府的“荣华”并不会连绵不绝,甚至她已经约略感觉到了败落就在眼前。从这一点来说,秦可卿了不得,只可惜死得太早。之所以说“托梦”这个情节是全书的大关节,是因为这段情节奠定了全书的悲剧基调,确定了贾府未来的结局,是“树倒猢狲散”,是“盛筵必散”,就算再有什么天大的喜事,也只不过是“瞬息的繁华”。(可卿托梦)更重要的是,秦可卿临走之时,留下了两句诗:“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这两句诗,意思跟前面的“盛筵必散”一脉相承,这似乎争议不大,但其中的“三春”到底如何理解,似乎大家看法并不一致,略做总结,至少有以下几种说法,我们逐个分析一下:1、“三春”指的是迎春、探春、惜春。这是三个尚未出嫁的女儿,等到她们成年之后,“三春”出嫁事了,贾家便开始颓败,大家“树倒猢狲散”,这是最广泛的一种说法,但并不靠谱,“三春”如果指贾家的女儿,那就不是三春,因为贾家有“四春”,元春就算早已进宫,也不应当排在“三春”之外,更何况元春的遭遇跟贾家的命运更加密切相关;(贾惜春)2、“三春”指的是贾家“四春”里排行第三的探春。也就是说探春出嫁后,红楼(不仅贾家)女儿们一个接一个地或死、或寡、或仓皇出嫁等等,都有十分不幸的结局,但也似乎不靠谱,因为探春虽然重要,但其重要性还不足以指代贾家的命运;(探春)3、“三春”指的是过了三年。就跟“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同样的道理,指的是秦可卿死后三年,贾府就彻底败落了,但如果细算,似乎也不靠谱,因为就算不算后四十回,到第四年头上,女儿们还在建桃花社,写柳絮词呢,“三年”之说似乎说短了点;(林黛玉重建桃花社)4、“三春”指的是“孟春、仲春、季春”,就是春天的三个阶段。春天过去,众芳落尽,如果仅理解字面意思,这大概是最准确的说法了,春天过去,花儿自然就败完了,繁华过尽,贾府就走向败落。(三春过去诸芳尽)我们当然明白,也可以确认秦可卿的这句诗是有深刻寓意的,但她的寓意仅限于贾家会在繁华过后,最终败落,诺大的超级贵族之家,到最后落了个“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但这并不代表其中“三春”的理解,可以生硬地特指某三个具体的事物。说到这里,我们要说说《红楼梦》诗词的理解问题,虽然寓言式和谶语式写作是《红楼梦》写作特色之一,但是我们在阅读《红楼梦》时,却不能把《红楼梦》里所有的诗词都当成寓言,当成谶语。比如,阅读《葬花吟》时,我们就不能把“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完全转化到黛玉身上,认为她过着风雨交逼、众力催迫的日子,要知道,她在贾府的生活,是富足而宽松的,林黛玉见花落泪,因花而感叹是简单的心理投射,他的诗里更多是字面意思,不能再加深层次的,寓言或谶语式的理解。(之56,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8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