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迎春在贾府的存在感极低。
若不仔细,几乎发现不了她的存在。
但曹公无闲笔,既写了她,就一定有她的价值。
她本是公爵府的千金,生得“肌肤微丰,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取名迎春,应是期望她如迎春花般引领春天,气质超凡,不畏寒威,奋力生长之意。
但贾府这个二小姐贾迎春,却真真活成了“假”迎春,一字之差,却让这个人物在作者的妙笔之下,意蕴悠长。
1、原生家庭
贾迎春是大老爷贾赦的女儿,亲娘虽是妾侍,也有几分体面,但命运之神没有眷顾她,虽是簪缨世家的千金,却活成了孤女命。
说起她的原生家庭,令人唏嘘。
亲娘去世,亲爹贾赦,贪财好色,女儿这种生物,只是必要时的摇钱树,平日里关心爱护?从没有见过。
邢夫人本就寡心寡情,作为继母,又能有多少慈母心?亲爹都不管,她更不会上心,对继女,面子情都懒得混的。
贾琏、王熙凤作为兄嫂,一个忙着风流多情,一个忙着在荣国府挣资历,庶出的妹妹,谁又会多在意?
即使是钟鸣鼎食之家,吃穿不愁,但被边缘化显然成了迎春生活的日常,缺爱成了她原生家庭的底色。
所以,即使在堆金砌玉的环境中长大,迎春却活成了家里的隐形人,少言寡语,还得了个“二木头”的诨名,因为她木讷沉闷、懦弱怕事。
一个没有依仗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
要么愤世嫉俗,要么软弱可欺。
迎春显然是后者,木讷吗?从心理学上来看,只有痛到极致,人才会渐渐变得麻木,木讷的背后往往有难以言说的伤。
贾迎春的成长中,家人的冷漠无视,或许早已杀死她千万遍了。
2、祖母垂怜
贾府四春都养在祖母膝下,对爹不疼娘不爱的贾迎春来说,也算好事。
除开已进宫的元春,在入住大观园前,迎春、探春、惜春都住在王夫人房后的三间小抱厦中,由李纨陪伴照管。
大家族中,养在祖母膝下的女儿,都让人高看一眼,就像《知否》中,在盛老太太身边长大的盛明兰,虽年幼失母,又是庶出,却因长在祖母膝下,在家族中依然有地位,且受到良好的教养。
世家大族,长幼有序,吃饭的座次,排位,无不体现大家族的礼仪规矩。有一个小细节,就可看出迎春的地位不低。
有次宝玉进门,一溜坐着的迎、探、惜、贾环,迎春坐着没动,探、惜、环都起身给宝玉见礼,因为迎春为长,是二姐,而宝玉是仨小的哥哥。
贾迎春在府里的地位,是可以挺直腰杆地,但现实却是,她在很多事情上都活得窝囊,为什么会这样?
书中,疼爱小辈的贾母,经常送小辈们礼物,黛玉、宝玉更是拿到手软,但仔细留意,却没看到贾迎春得过贾母的礼物。
是疏忽,还是不待见?
垂怜孙女,不说贾迎春的性格确实不讨贾母欢心,就说贾母和贾赦间的关系,迎春就很可能是池鱼。
贾赦虽是贾母的大儿子,承袭了爵位,但他却没有接管家产,眼睁睁看着贾母将荣国府交给了弟弟贾政,试问贾赦能甘心?
这就是第一重矛盾,贾母肯定不待见这个大儿子,才会将家交给小儿子,还和小儿子一起住,对吧?
第二重矛盾就是强纳鸳鸯那出,彻底将贾母得罪了个干净。
谁家老母亲能待见没死呢就扒拉着自己的财产,挖空心思算计的?何况人精一样的贾母,历时三代人生,更是深谙世家大族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贾赦自以为是的聪明,却没料让他娘厌恶透了顶,想起他来就烦。
迎春作为贾赦的女儿,就这么也被迁怒不受待见了。贾母对她是三不原则,不关心、不干预、不负责。
大家族里,掌权人的态度,就是府里的风向标,贾府多的是人精一样的人儿,捧高踩低,看人下菜碟,迎春就这么被挤兑、边缘化了。
迎春的大丫鬟要碗鸡蛋羹,大厨房可以找理由推脱;她奶娘也敢手脚不规矩,犯事;抄检大观园,更是将她的大丫鬟司棋当成了炮灰,杀鸡儆猴;谁都敢在她面前出幺蛾子,谁都当她软柿子捏。
但她真的就是软柿子啊!奶娘犯事,她连章程都没有,御下都不能:
“我说她两次,她不听也无法,况且她是妈妈,只有她说我的,没有我说她的。”
主子当成这样,怪谁?贾迎春完全拿不出小姐主子的款儿,更不要说辖制人的手段,处理问题的能力了。
真是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
但在荣国府这样的大宅门里,权势之争,她又如何能置身事外?你看邢夫人怎么抱怨比对她的:
“你是大老爷跟前人养的,探丫头也是二老爷跟前人养的,出身一样,如今你娘死了,从前看来,你娘比如今赵姨娘强十倍,你该比探丫头强才是,怎么你反不及她一半?”
邢夫人愤愤不平,因迎春不仅没成为助力,反而成为拖后腿的,却没想过他们这对父母付出过什么。
3、寄人篱下的境遇
虽说贾府三春都养在祖母膝下,但探春是住在自家父母身边的,而迎春、惜春住的却是叔叔家。
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贾迎春寄居叔叔家,又如何能像在自己家那么随意?各种小心谨慎、处处隐忍都会融入骨子里。
认真说起来,黛玉寄人篱下的感受,迎春未必没有,却更无处诉说。
他们都要在荣国府女主人手底下讨生活,而王夫人作为女主人,却是个表面和善,实则冷淡的,就看她对儿媳李纨,对唯一孙子贾兰,十年如一日的不搭理,就可窥一斑。何况迎春的爹和贾政,还有竞争等诸多矛盾。
有时候给人最大压力的,并不是表面的苛责,那种日复一日的冰冷、视而不见、无声的渗透,更让人透不过气。而长在这样环境中的人,也更容易变得小心翼翼,神经兮兮,胆小怕事,自我否定,对一切都恐惧。
黛玉有外祖母维护,表哥关爱,老爹给的资产,还有底气、有自信做自己;
探春也有爹娘照应,赵姨娘虽不靠谱,但贾政这个爹却有志向又洁身自好,还有个暖男亲哥,又住在自己家里,她有更多底气,怕什么?
只有迎春,空有小姐身份,却没有可依仗的后盾,客居的身份,从不管她的父母,她的成长轨迹,被无视,受压抑,没人给她自信,她又如何挺得起?
即使同为寄人篱下,黛玉还有几分底气,而迎春,没人庇护,就如那漂泊的浮萍,只能任人欺凌。就连同等境遇下成长的惜春,也逃避厌世,冷僻的性格也是注孤生。
但即便如此,迎春有说过什么吗?
“幸而过婶子这边过了几年心净日子。”
寄居的日子,诸般不易,但对迎春来说,她却还感激,在她的成长岁月里,她得到了多少,原生家庭带给她的伤,该如何让人心疼?
在薛宝钗的心中,迎春就是个“有气的死人”,可见她活得多没有人气,多可悲!
但世上的事却是没有最可悲,只有更可悲!
她老爹为了五千两银子,将她卖了。
孙家是什么人家?贾政厌恶,贾母也不看好的,但贾赦为了五千两银子,非要与孙家结亲,自己爹要一意孤行,贾母贾政也不愿意再出头,心知肚明看着她跌入火坑。
懦弱的她在孙家备受欺凌,回贾府哭诉,大家说什么?也不过劝她认命,没有人为她出头,任凭她回到“中山狼”身边继续受折磨,女子出嫁,若没有娘家依仗,还不是任夫家人宰割?
贾迎春最大的悲剧,或许并不是嫁了个中山狼,而是她从头到尾,就没有被家人重视、疼爱,没有得到过任何依傍。
贾迎春的一生,就这样在亲人的一味忽视,自己的一味退守中,走向死局。
4、
曹雪芹笔下,真的无闲笔。
虽没有着力写贾府四春,但已经让我们无法忽视,权势豪门女儿的悲哀,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连起来不正是“原应叹息”吗?多么巧妙而又扎心的隐喻。
不要说迎春死了,惜春出家了,就是成长得很优秀的元春、探春,最终不也是家族联姻的棋子吗?
家世再好又如何?光鲜的门楣之下,永恒不变的只有利益,亲情被利益割裂,可以淡薄得犹如一张白纸,刺啦一声,就碎了,冰冷得让人心寒,现实得令人胆颤。
还是《菜根谭》说得好:
“富贵多炎凉,骨肉多妨忌。炎凉之态,富贵更甚于贫贱;妒忌之心,骨肉尤狠于外人。”
《红楼梦》真是写尽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每个人物都是现实的缩影,世家表面的鲜花着锦之下,包裹着赶不走的成长之痛,现实冷漠。此时再回头来看花团锦簇时的她们,真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了。
End-图/网络#红楼梦人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