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扬州

瘦西湖五亭桥

一、城市概况

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江淮平原南端,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是长江中下游的重要城市。扬州是国务院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近年的文明史和年的建城史,文物古迹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传统城市格局和风貌较为完整,是一座“通史式”的城市。21世纪以来,扬州荣获联合国人居奖、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众多奖项,大大提高了扬州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展现了扬州城市特质。

扬州白塔扬州二十四桥

二、历史沿革

扬州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历史上的扬州,原为古代九州中的一州。春秋时代(公元前年),吴王夫差在蜀川上建筑“邗城”,“邗城”是历史上最早的扬州城。

战国楚怀王于公元前年将邗城重加修筑,改称“广陵城”。秦亡后,西楚霸王项羽曾准务在广陵建都,故又称“江都”。汉初刘邦封其侄刘濞为吴王,建都广陵。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广陵城改为南兖州、吴州等名称,自此次筑广陵城以来,城垣虽有兴废,而广陵城址未曾改变。直到隋初,隋文帝杨坚设置扬州总管府,从此扬州城始有“扬州”之名称。

唐代扬州经济发达,城市规模大,以蜀冈分为两个部分。蜀冈之上的“子城”和蜀冈之下的“罗城”。两城相互连贯,规模宏大。

后周世宗显德五年(年),在城东南角另筑新城,当时称为“周小城”。不久又对城进行了一次改筑,叫“州城”。

北宋统一后,扬州为广陵郡,治所以周小城为基础,改周小城为宋州城。南宋年间,将原北宋的州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筑和加固,并改北宋州城为大城,即宋大城。

元代扬州由于战火,只剩下蜀冈宋大城的一部分。明初,在宋大城西南修筑起新城。至明中叶,在城东至大运河边已形成一片新市区。嘉靖时,在扬州城东的商业区又筑一道城墙,称新城,又称东城。原小城称为旧城。

清扬州城沿袭明城之旧,仅于旧城南门(安江门)外增筑了一段城墙。晚清至抗日战争后,城乡建设缓慢。新中国成立以前,市政公用设施简陋。新中国建立后,扬州城乡建设进入改造发展的新阶段,规划布局总体控制较好。

扬州大明寺

三、历史文化价值

1、历史悠久的商业港埠城市

扬州是一座与古运河共生长的文化名城。历史上,由于运河航运的发达和城市的地理优势,扬州成为江南联系皖、赣、湘、鄂等地的南北交通的要冲,也是历代盐运中心,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在文化交流与传播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历史上闻名的商业城市和中外友好往来的港口。

2、不断演进形成的历史性城市景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历史性城市景观(HistoricUrbanLandscape)保护理念,将城市视为一个进化的有机体。历史性城市景观由具有文化和自然价值的历史层积所界定,反映了城市的历史和当前发展的动态叠合,是自然环境和人工建成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扬州城池修建年代早,延续时间长,文化层次丰富,脉络较为清晰,经过各历史时期的城市建设积淀,在不断演进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历史性城市景观。历代古城与古运河、瘦西湖等自然环境景观的关系不可分割,湖城相依的城市形态决定了扬州长期以来的总体格局,随着历代城池的叠加,形成了由古城遗址、瘦西湖风景区以及东市西府的明清扬州城构成的“两古一湖”整体格局。古城遗址、历史城区和瘦西湖风景名胜区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文化景观,扬州城市具有文化价值、自然价值和风景价值的典型的历史性城市景观。

3、整体格局保存完好的古城格局

扬州古城整体格局保存较为完好,明清扬州城具有“逐水而城、历代叠加”的空间特征,城河环绕、“东市西府”双城街巷体系基本得以延续。由历史街区、传统街巷和历史水系构成的历史文化风貌极富地域文化特色,且整体保存较为完好。此外,扬州素有“巷城”之美称。以明清扬州城为主体所构成的历史城区内,现存的历史街区仍相对较好地保存着宜人的街巷尺度、平缓开阔柔和的天际轮廓线和匀质细腻的城市肌理,是古城生活魅力的展现。

四、地方特色

扬州历史遗迹众多,文化气息浓厚,艺术品位较高。以文学、书画、戏曲、民间工艺、宗教、商业等为代表,城市文化体现出“雅俗共赏、南北交汇、东西兼融”的多元化特征。

1、城市人文特色

扬州传统人文特色资源较为丰富,包含了由扬州学派、扬州佛教、盐商文化、扬州八怪、扬州书院等形成的地方文脉特色;由扬州雕版印刷、扬州漆器、扬州玉器、扬州剪纸、扬州盆景等构成的扬州民间工艺特色以及由扬州评话、扬州清曲、扬州扬剧等组成的传统演绎活动。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地方文脉、民间工艺以及演绎活动的载体,其人文环境与人文活力亦十分明显。

2、民众活动特色

扬州在历史上曾是消费城市,它的文化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以商人、市民和文士为主体创造出来的扬州文化。时至今日,扬州仍然保留了浓郁的市井文化,“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非常生动的描述了扬州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很切合当今人们对“慢生活”的追求。沿北城河的冶春、红园茶社以及花鸟鱼虫市场就是体现扬州人这种生活方式场所,特别是花鸟鱼虫市场,虽说有点杂乱,但恰恰是扬州人悠闲生活方式的最生动体现。

五、重要文物和历史建筑

扬州市区范围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国家级文保单位17处,省级文保单位29处,市县级文保单位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处。此外,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市区范围内包含5条河道、8个遗产点。

六、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市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其中世界级3项,国家级16项,省级46项,市级项。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人,其中国家级21人,省级82人,市级人。

七、历史文化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是指遗留保存较为丰富,能够比较完整、真实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传统风貌或民族、地方特色,存有较多文物古迹、近代史迹和历史建筑,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地区。《扬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为整体保持和延续扬州名城特色与风貌,根据历史城区传统街巷、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的保存、分布状况,划定东关、仁丰里、湾子街和南河下4片历史文化街区。

1、东关历史文化街区:东至泰州路,西至国庆路,南至东圈门——三祝庵——地官第一线,北至个园及卞总门一线,用地面积约32.47公顷。

2、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东至小秦淮河,西至迎春巷、史巷,北至旧城七巷,南至甘泉路,用地面积约12.07公顷。

3、湾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东至皮市街,南至风箱巷-梅花书院东-广陵路一线,西至国庆路,北至古旗亭街-莲桥东巷一线,用地面积约32.5公顷。

4、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北至广陵路,南至南河下、新大树巷一线,东至居士巷、徐凝门路一线,西至渡江路,用地面积约22.35公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33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