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能治好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20.html
曹雪芹写《红楼梦》,给贾家元、迎、探、惜四春安排了各自特有技能,这一点也通过她们丫环的名称展现出来:元春的丫环叫抱琴、迎春的丫环叫司棋、探春的丫环叫侍书、惜春的丫环叫入画。
曹公也通过书中一些客场情节,来展现四春对琴棋书画的精通,比如探春的秋爽斋总是放着各种名人法帖;惜春擅长作画,所以贾母才让她给大观园画一幅年画,元妃因为身在宫中,所以未能详细叙写,但想必应该精通琴艺;
迎春的存在感比较弱,但也提到她喜欢下棋,比如第7回周瑞家的给贾府众姊妹们送宫花的时候,来到王夫人住抱厦来找三春时,迎春就和探春在一处下棋。
迎春应该是很喜欢下棋的,她身边除了一个司棋,还有一个丫环叫绣橘,这个名字也跟下棋有关。隋唐时期就有一个“橘中棋仙”的故事,讲的是一个四川一个农夫在橘子中听到下棋的声音,打开看后,发现竟有两个老叟在橘子里面下棋,老叟见被发现后,便飘然而去......
所以,“橘”字跟棋有着很深的渊源,迎春能用“绣橘”给自己的丫环起名字,可见她本人必定是很喜欢下棋的。可按照正常逻辑,一般精通棋艺的人,心中都有丘壑在,为何迎春却是其中的一个例外,她的性格一点也不强势,相反还有点懦弱,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对此,梁归智先生在红楼探佚《贾迎春、贾惜春结局之谜》中亦曾提到这一点,梁先生认为,迎春喜欢下围棋,并不是因为她喜好争夺胜利,恰恰是因为迎春想要达到与世无争的精神状态,为此,梁先生以“观棋烂柯”之典故进行解释:
其次,下棋在传统文化中又有看破红尘、与世无争的寓意,就是所谓“观棋柯烂”。说有一个樵夫进山砍柴,看到两个人下棋,就看住了,等一局棋下完,扔在旁边的斧头的木柄,也就是“柯”已经腐烂了……所以在魏晋时期,下围棋又被那些高人雅士们称为“坐隐”和“手谈”——就是坐着下棋可以进入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两个人通过下棋子互相了解对方的心思,这就可以和贾迎春的性格命运挂上钩。
笔者认为,梁先生的这种解释相对客观、准确,他用一种更加超脱的精神境界来诠释迎春,但并未详细展开来谈,笔者不才,在梁先生此解释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谈谈迎春。
目前诸多论者对迎春的解释大多以“懦弱”二字冠之,迎春懦弱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第72回的“懦小姐不问累金凤”事件,明明是奶娘偷了迎春的累金凤去赌钱,可迎春却丝毫不在意这件事,任凭司棋、绣橘跟王住儿媳妇争吵,自己却充耳不闻,倚在床上看自己的《太上感应篇》。
正是因为迎春日常的懦弱表现,大观园诸人对迎春的评价都不太好,就连以敦厚温柔著称的宝钗,都曾评价迎春“一个有气的死人”;贾府下人们评价迎春是“二木头”;林黛玉嘲讽迎春的不作为属于“虎狼屯于阶壁,尚谈因果”。
迎春是不是真的懦弱呢?笔者认为这一点有待商榷,因为外人评价迎春,往往站在主观角度来看待,却忽略了迎春自我的想法。
迎春为何不计较累金凤,是因为她觉得一旦追究起金凤来,必定要牵扯很多麻烦,要与人争吵论辩,累金凤对迎春本人来说,她并不在乎,所以她没必要为了自己不是很在乎的东西,来招致更多的麻烦。
如果迎春明明很在乎,但却不敢去要,这才叫真正的懦弱,可当事人本人不在乎金凤,那么便算不上所谓的懦弱——她只是想给自己省点事。
《红楼梦》原著中有一情节可以证明这一点,那就是第22回的元妃灯谜事件,众人中只有迎春和贾环没有猜中灯谜,两人便没有奖品,贾环看着别人有礼物就眼红,迎春却觉得无所谓,且看原文:
太监去了,至晚出来传谕:“前娘娘所制,俱已猜着,惟二小姐与三爷猜的不是……”太监又将颁赐之物送与猜着之人,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独迎春、贾环二人未得。迎春自为玩笑小事,并不介意,贾环便觉得没趣。——第22回
迎春此处的不介意,和其后她对金凤的不在意,其心理机制是一样的,她并不在乎这些东西,即便猜谜猜错了,她也觉得不过是个玩耍事而已,不值得挂怀,所以很轻易放下了这件事,反观贾环,则对物质和面子有着别样的执念,所以看到别人得奖,自己没有,就很生气。
因此,要判断迎春是不是懦弱,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迎春自己明明很在乎,可是却懦弱,不敢去做,这才是评价迎春是不是真的懦弱的标准。
书中还真有这个例子,那就是迎春嫁给孙绍祖之后,由于孙绍祖骄奢淫逸,迎春回家后对王夫人一顿倾诉,我们来看看迎春的原话:
迎春方哭哭啼啼在王夫人房中诉委屈,说孙绍祖一味好色、好赌酗酒,家中所有的丫头媳妇将及淫遍。略劝过两三次,便骂我“醋汁子老婆拧出来的”。又说老爷曾收着他五千两银子,不该使了他的,如今他来要了两三次不得,他便指着我的脸骂道:“你别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银子,把你准折卖给我的。”——第80回
这当中有一个细节,就是迎春面对孙绍祖的骄奢淫逸,她并没有像以前那般“懦弱”,而是曾规劝过两三次,这说明面对自己在乎的是非大事,迎春并不是完全以懦弱的态度来对待,而是有自己的原则,尽管孙绍祖并没有听进去她的话。
综合以上这些分析,笔者个人认为,迎春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懦小姐”,这个懦字完全是其他人站在自己主观视角下对迎春行为作出的评价,对于迎春本人而言,众人在乎的那些事,对她而言,其实并不算什么,她自己也不在乎。
亦如《天道》中丁元英不跟小贩计较一块钱的馄饨钱那般,别人看来,觉得这个人是不是傻,已经给了钱,为啥不跟小贩解释,而是又给一块钱馄饨钱,这不是亏了吗?可对于人家当事人而言,他并不在乎这一块钱,也不想因为这一块钱与小贩争论一番……
迎春若是能活在现代社会,必然是个活得通透的人,因为她能率性而为,不被无所谓的东西所羁绊,可惜她生在封建社会,最终结局只能被中山狼所吞噬......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引文均来自《红楼梦》脂砚斋批评本80回本,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