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贾兰爵禄高登之谜,八十回后他的故事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https://m.39.net/baidianfeng/a_13803159.html

在《红楼梦》中,他是贾府子孙的第五代,他出场时的年龄比较小,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对于读书上学,他很用功,是个典型的“好孩子”,他便是贾兰。

贾兰贾兰是根正苗红的嫡出之子,在前八十回的故事里却很少被描写

贾兰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的出场并不多,尤其是在前八十回里,他的出场都没怎么有存在感,因为他并不是主人公,所以作者对他的描写,也相对比较简单。

但是贾兰却是根正苗红的贾家小少爷,他是典型的嫡出之子,这在封建时代很重要,这就让他的家庭地位明显要超过三叔贾环的。

贾珠英年早逝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因为挨打所致或者被贾政逼死的《红楼梦》

因哭出“苦命儿”来,忽又想起贾珠来,便叫着贾珠哭道:“若有你活着,便死一百个我也不管了!”此时里面的人闻得王夫人出来,那李宫裁、王熙凤与迎春姊妹早已出来了。王夫人哭着贾珠的名字,别人还可,惟有宫裁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贾政听见,那泪珠更似滚瓜一般滚了下来。

宝玉挨打贾环的父亲是贾政和王夫人的长子贾珠,母亲是李纨,父亲贾珠在生下贾兰不久后就去世了,而贾珠到底因为什么去世,至今仍然吸引着红学爱好者们不断在探究,有一种观点认为,贾珠应该不是病死的,而是被贾政打死的,或者是因为学业而被逼死的;通过“宝玉挨打”情节中,王夫人的诉苦话语,似乎隐藏着贾珠就是因为触怒贾政而被打死的秘密。

李纨是恪守封建妇道的典范,她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对贾兰的培育上李纨贾兰的母亲李纨,是金陵十二钗的第十一位,也是出生在官宦之家,还有两个书中出现过的堂妹李纹、李绮,李纨是封建礼教制度下谨守妇道、贞节列女的典型楷模自从丈夫贾珠死后,她便没有再嫁,一心希望着儿子贾兰能成才,悉心教导是她的本分,她内心再也没有多少波澜,全部的精力都寄托在儿子贾兰身上,生活在李纨那里也变得索然无味。

贾兰从小性格古怪,不愿意凑热闹,更不去招惹是非

贾兰是个省事的,忙按住砚,极口劝道:“好兄弟,不与咱们相干。”贾菌如何忍得住,便两手抱起书匣子来,照那边抡了去。

贾宝玉和贾兰贾兰呢,长得倒是一表人才,继承了父亲贾珠的良好基因,在五岁的时候,贾兰就已经入学了,显示出了聪慧敏睿的本性,而且贾兰还很听话,很遵从母亲李纨的培育,从不招惹是非,很是乖巧;当宝玉跟秦钟在学堂里与金荣等人大闹之时,贾兰也并不卷入他们之间的纷争,而且还劝贾菌也不要“趟浑水”,这说明贾兰从小就很世故,也很谨慎,这跟他从小就失去父亲而跟母亲生活的家庭环境有很大关系,可见在封建大家族的生活里,这样的母子也是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生存着。

贾政因不见贾兰,因问:“怎么不见兰哥?地下婆娘忙进里间问李氏,李氏起身笑着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众人都笑说:“天生的牛心古怪!”贾政忙遣贾环与两个婆娘将贾兰唤来,贾母命他在身旁坐了,抓果品与他吃,大家说笑取乐。

《红楼梦》而这样的环境也让贾兰养成了孤僻而又有点固执的性格,所谓“天生的牛心古怪”,他几乎不主动参与热闹的场合,我们看《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贾兰很少参与兄弟姐妹们的集体活动,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年龄小,更多的还是天性使然。

李纨

贾兰像他的母亲一样,每天重复着刻板而枯槁的生活,那么他就真的没有一点儿童的天真烂漫,也没有童趣嬉戏了吗?这倒也不是,他也会拿着小弓在园子里骑射,很成样子;根据曹雪芹一贯的伏笔铺垫之写法,贾兰孩童时代就曾骑射演习,那很可能他长大以后也会进入行伍,乃至建功立业。

《晚韶华》的曲词揭示了贾兰将当上大官,但好景不长的结局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晚韶华》

贾兰和李纨根据贾兰母亲李纨的曲子《晚韶华》以及李纨的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也能推导出很多有关贾兰的结局,李纨在后来能够“凤冠霞帔”,大概率是因为儿子贾兰做了官的缘故,但这一切又太短暂,如镜中花、水中月,转眼即逝,不能长久;而贾兰一定是发达了,能够“气昂昂”、“光灿灿”、“威赫赫”,说明贾兰要么是科举高中、位极人臣,要么是建立军功、获得封爵,总之他将“头戴簪缨”、“胸悬金印”、“爵禄高登”,这可真是好威风啊!

太虚幻境

但是按照曹雪芹的原笔原意,八十回后贾家会彻底败落,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贾兰又怎么会位极人臣,有如此境遇呢?纵横点认为,贾兰应该确实为贾家立下了不世功勋,因此其母亲李纨才能有“戴珠冠”、“披凤袄”的待遇,但是根据《晚韶华》曲子里“昏惨惨,黄泉路近”一句,又能看出来贾兰只是获得了一时恩荣,不久以后他就死去了,可能是又获了罪,也可能还是受到了贾家败落的牵连,况且贾兰的发达很有可能在贾家的彻底败落之前,而贾家最终的结局是一蹶不振,本来承载贾家复兴重任的贾兰,也在发迹之后的不久,就命丧黄泉,令人扼腕,而贾家最后就像“食尽鸟投林”,“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里,贾兰中举,而贾家也将“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红楼梦》而在高鹗续写的《红楼梦》后四十回中,贾兰的结局就很不符合作者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了,书中写到了贾兰的文章越做越好,获得了大家赞扬,也为其母亲李纨涨了脸,而且贾兰还跟宝玉一起参加了科举考试,考了第一百三十名,得中举人,后来贾兰跟宝玉的儿子贾桂还都光耀门庭了,为贾家争得了荣誉,这“兰桂齐芳,家道复初”的结局很明显违背了作者原本的设定。

刘心武续写的后二十八回里,贾兰成了不帮助巧姐赎身的“奸兄”《红楼梦》而刘心武先生在其续写的《红楼梦》后二十八回中,倒是根据推断写了贾兰参加考试得中,建立了功勋,并且获封官职,但是贾兰跟其母亲李纨却与贾家划清了界限,对于巧姐被卖也不愿施以援手,贾兰更是成为了那个判词里大家一直考证的“奸兄”,他非但不帮助巧姐赎身,还给了一张假银票,其小人之为,令人鄙视。

癸酉本《石头记》里贾兰先中举,后又立军功,也让李纨得到了短暂荣华李纨而癸酉本《石头记》里的贾兰结局跟其他续本又有所不同,因为贾家被查抄,再加上盗匪泛滥,所以李纨携带着贾兰,与贾菌及其母亲等一起躲到了深山之中,后来贾兰考中举人,但一直不受重用,后来他就跟贾菌请缨上战场,得胜还朝以后,获封了大官,其母亲李纨也因此穿上“凤袄”,但好景不长,一月之后,李纨便病故了。

《红楼梦》

关于贾兰的最后结局到底如何,我们只有在真正看到了曹雪芹写就的八十回后之故事才能获知,而我们对《红楼梦》原本和真本的八十回后文稿之现世,还是满怀希望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打消一切争议,平息无休考证,真实还原一个几百年来人们都心心念念的大结局真相。

纵横点红楼系列文章之十一,欢迎朋友们踊跃支持,积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97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