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和家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前往往是一个大家族住在一起,几代同堂,规矩礼仪特别多。西方的价值观进入中国后,主要以一个小家庭为单位。甚至于孩子婚后,都不和父母亲住在一块儿。各人以自我为中心生活在一个小家里。家庭情感淡漠,人际关系单一。
因此,我们读《红楼梦》时很多地方不可理解。一个上千人的大家族怎么运转?靠什么维持?
其实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规矩”,也是“礼教”。
中国南北文化差异较大,未曾建过“都”的城市,礼仪都比较缺乏。几朝古都的西安,洛阳,南京等城市文化底蕴确实要深厚许多,相比较规矩也比较多。
金陵城,指的是南京。《红楼梦》地点虽是在“都”,但从植物花卉等看来,是以曹公家任江南织造府时,几代人住在南京为背景。现在,南京最繁华地段还设有“江南织造府”,可以供人参观。
“我们家的规矩大”这是贾府经常说的一句话。哪些规矩?和我们现在有什么区别?我们来看看黛玉进贾府的表现:
1、见过贾母,登门拜访二位舅舅
第三回里,林黛玉进入贾母房里,拜见了贾母。同时邢夫人和王夫人也在房里,贾母也一一作了介绍:“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母,这是你先珠大哥的媳妇珠大嫂子。”
接着,是迎春,探春,惜春出场,贾母又一一介绍。黛玉忙起身迎上来见礼,互相厮认过,又归位坐下来。
拜见完毕,黛玉还要单独到邢夫人房里拜见贾赦大舅舅,到王夫人房里去拜见二舅舅贾政。而且邢夫人和王夫人也要回到屋里去,等着黛玉拜见。
若搁到现在,既然在祖母房里见了二位舅母,也没有必要再次到房里拜见,纯属多此一举。
这样更显得对拜见之人的尊重。登门拜访,是黛玉懂事的表现之一。
2、未见长辈,传话当见人
到了屋里,邢夫人安排人到书房请贾赦,一时人过来回话:“姥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说姑娘既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
黛玉忙站起来,一一听了。再坐一刻,便告辞。
黛玉未曾见着两位舅舅,可他们都留了话儿。留话儿也相当于见人。
虽然贾赦不在现场,没有面对面见着黛玉,传话的就是一小丫头,黛玉也要当作贾赦在场。所以,她站起来,一一听了。
这是公侯家的规矩。若有谕旨,也是见谕如见人,也要下跪的。这个道理一说就简单了。像贾府这样的公侯之家,礼教规矩繁琐是极其正常。
黛玉不能因为贾赦不在,就转身撤人。她礼貌性的还要坐一会儿,便告辞。
邢夫人留她吃晚饭,也是基本礼仪,而且留人情感要真挚,一再而再的挽留,才显主人的诚意。
黛玉初次到贾府,第一顿晚饭,怎么可以到邢夫人房里用餐呢?就像是你专门去拜见一位长辈,旁边人邀请你吃饭,你也不管不顾,自个儿去了。这像什么话?主次不分,长幼不分。
《红楼梦》里评价一个人最多的就是“长幼有序”,就是懂规矩。
3、食不言,寝不语
贾母传吃晚饭,王夫人携着黛玉一块儿到了回到贾母房里。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三个女人照顾贾母用饭。贾母吃饭连筷子也不动,只动动嘴巴就可以。
接着未出阁的女儿们也落座吃饭,李、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寂然饭毕。
这么多人吃饭,是没有动静的。没有高声喧哗,没有嬉笑打闹,没有挨肩擦背。
我们古代的习俗是“食不言,寝不语”。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嘴里包饭的时候,不能说话;吃饭不要用嘴巴去找食物;要食物去找嘴巴。
黛玉步步小心,害怕说出话,做错事。一个大家族的规矩就是这么多。
黛玉这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懂规矩,守礼仪,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择其精要而传承呢?
我们厌烦这些繁文缛节,认为是封建思想的残余。人就应该简单明了,因此也失去了很多传统的文化。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正是体现在这些细节里面。我们生活节奏太快,没有时间也不愿浪费在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里”。我们已经不需要亲自晨昏定省,但也不能彻底清除“陈规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