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手造丨解锁武城传统汉服的流量密码,一

04:19

齐鲁网·闪电新闻5月1日讯“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这句诗描绘了衣袂飘飘的汉服之美。德州市武城县有一位手工艺人,她醉心于汉服推广,通过一针一线的精巧制作,一比一复原了多个朝代的汉服,一款款传统汉服火爆出圈,远销海内外。

汉服是汉族传统服饰的统称,也叫华服或汉衣冠,它是彰显华夏礼仪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今年36岁的赵秀丽,是武城县的一名汉服制作手工艺人,从事汉服定制行业已经有八年左右。

“汉服的种类和形制比较多,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形制要求。”赵秀丽介绍说,比如唐代汉服的布料比较薄、透,整体是自由开放的感觉;宋代汉服的颜色没有那么多,整体感觉是朴实无华、清新淡雅;明朝的布料大都以“织金妆花”工艺为主,给人的感觉是比较高贵典雅。

在赵秀丽的工作室里,悬挂着她的一件得意之作,作品名为“蟒袍”,是孔府旧藏文物的一比一复原款。“蟒袍”真实还原了明代诰命夫人的赐服,带给人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的整体感觉。

赵秀丽称,这件衣服的织绣方式用的是“织金妆花”工艺,是以金线和彩线织绣而成。所有的拼接处都做了“对花”工艺,保证花纹的完整性。开衩部分采用了“拼接圈金”工艺,也叫“明大褶”,所有的金边都是完整无缺的。领子不同于立领斜襟,采用了立领圆襟,扣子用的是手工盘扣。

与“蟒袍”一样,“百子衣”是赵秀丽的另外一件代表作。“‘百子衣’是按照孝靖皇后的出土文物复原的,它的纹样来自于周文王生百子的典故,有多子多福、子嗣昌盛的寓意。衣服上有个童子,形态各异。另外还有万福的字、山石、绿植、假山、花卉等纹样做点缀,现在多用于新人的婚服。”她说。

记者了解到,传统汉服的应用非常广泛,目前主要用于大学“汉服社”团体活动、新人婚服、“同袍”妹子日常穿搭。汉服的原材料种类非常丰富,常用的有苏罗、绮等真丝类布料,还有缂丝、云锦、宋锦、苏锦等较为名贵的布料。

赵秀丽谈到,汉服定制的流程比较复杂,需要经过打版、裁剪、定型、绣花、缝制、熨烫、缝扣、打包、质检等10多道工序,其中比较精细的工序是裁剪和定型。另外,许多手工制作的环节特别费时费力,一针一线皆匠心,譬如手工盘扣、手工打结、双面绒手工缝制等。

“因为布料有软、薄的特点,它在裁剪时是一定不能动的,裁剪完之后要把‘定型衬’放到衣服上面,在不同位置有不同宽度的定型衬,衬的种类也不一样。所有的边缘都采用‘来去缝’工艺,这样保证衣服的美观和档次,衣服也不容易变形。”赵秀丽说,在制作“织金妆花”类布料时,需要通过“对花”的工艺,将多块布料拼接在一起,并且要保证图案的完整性和线条的流畅性,整体的制作难度比较大。

传统技艺,既要守正,还需创新。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传统汉服,赵秀丽结合了现代人的穿着方式和审美观念,在汉服制作的细节上做了很多改良,比如说“圈金”“圈银”“圈珍珠”或者“圈水貂毛”等,竭力把汉服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它是一种文化的象征,通过我们一针一线的制作,把每件衣服带有灵魂地制作出来,每件汉服都像新生婴儿一样独一无二。”赵秀丽说。

如今以汉服为代表的国潮风,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把传统文化穿在身上,也成了过节新时尚,传统汉服也从小众文化慢慢演变为流量密码。赵秀丽的定制汉服的销售情况也非常乐观,从最开始的夫妻二人,发展到现在20多个人的团队,每年产量大约在件左右,实现了规模化地发展。目前主要的销售渠道是线上销售,她的网店达到了多个粉丝。销售订单主要是销往江浙沪等全国各地,另外还有部分海外订单。

赵秀丽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手工艺人,我肩膀上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传统汉服,推动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播。”

闪电新闻记者刘振苏孟雨赵宇德州台王冰洁武城融媒杜春明配音韩哲张晓琳德州报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fz/36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