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http://m.39.net/pf/a_5154126.html
曾经号称“珍珠如土金如铁”的金陵薛家,不仅在经济上陷入了困境,就连“节操”也没了。
作为一个寡妇,薛姨妈带着一双儿女生活,肯定是很不容易的,但这绝对不是她常住贾府的理由和借口。就像探春说的,“亲戚们好,也没有必要死住在一起才算是好”。谁家都有亲戚,贾府的亲戚更是多,上至尊贵的皇帝,下至贫困的邢岫烟,都是贾府的亲戚,可像薛姨妈这样,带着全家人,在贾府一住就是若干年的亲戚,还真是少见。
薛家在贾府住了多少年?这在《红楼梦》中没有准确的答案,但绝对有好几年。薛家初进贾府的时候,那些少爷小姐们都还是少年少女,到《红楼梦》前八十回结束的时候,迎春已经嫁人了,探春也开始有人上门提亲了,薛蟠也成家了,七八年总是没有问题的。
在亲戚家一住就是七八年,薛姨妈尴尬吗?套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只要我的脸皮足够厚,只要我不觉得尴尬,尴尬的就是贾家”。
古代非常讲究礼节,尤其是对亲戚们。所以,薛姨妈虽然是晚辈,但是在贾府中,一直都享受着高人一等的礼节,超越了自己的亲姐姐王夫人,和贾母看齐。每次贾府中有盛大的宴席,薛姨妈都和贾母平起平坐,连王夫人都要靠边站。尴尬吗?我们不妨来看《红楼梦》中的一个小细节。
第四十一回,贾母在大观园摆宴,宴请刘姥姥和贾府众人的时候,王夫人曾经提着暖壶(酒壶),下席来,“众人皆都出了席,薛姨妈也立起身来”,贾母忙命王熙凤和李纨接了王夫人手中的暖壶,道:“让你姨妈坐了,大家才两便。”
王夫人是薛姨妈的姐姐,姐姐站起身,妹妹没有坐着的道理。就像贾政找贾宝玉来交代他住进大观园的注意事项时,贾宝玉一进屋子,探春、贾环、惜春都赶忙站了起来,只有迎春还坐着一样。就算是平辈,姐姐和哥哥也比弟弟或妹妹的地位高,他们站着,弟弟妹妹绝不能坐着。
这就很尴尬了,作为贾府的客人,薛姨妈一直和贾母是一样的待遇,她和王夫人之间的礼节,也成了贾府中最矛盾的一件事。论姐妹,王夫人比薛姨妈尊贵一些;论主宾,薛姨妈比王夫人尊贵。所以,薛姨妈这一站起身,贾府人就都坐不住了,只能都站起来,所以,贾母才值只得赶紧吩咐王熙凤和李纨,让她们接过王夫人手中的暖壶。这种尴尬,在客人到来的时候,偶尔有一两次倒也不算什么,可是薛姨妈长期住在贾府,就让贾府中的人,时时刻刻,月月年年,都经受着这种尴尬。
这还不算什么,贾母还常常要和薛姨妈“客套”,数落王熙凤:“你不该说姨太太是客,在咱们家受委屈,我们该请姨太太才是,哪里有破费姨太太的道理?”
薛姨妈这“委屈”,在贾府一“受”就是好几年,她自己不尴尬,贾府人都觉得尴尬。明明可以搬走,回到同在京城的薛家宅子里,大家都方便,也不用假惺惺地客气来客气去,可薛姨妈就是厚着脸皮不肯走。
当然了,薛姨妈这样厚着脸皮住在贾府,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她为了能更好地依靠贾府,也为了女儿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可这种情况,却让薛家更尴尬——以贾母为首的贾府人(王夫人除外),全都认准了“木石前盟”,谁也不提“金玉良缘”的事。林黛玉和贾宝玉更是情深意厚,连薛宝钗都不得不承认,如来佛“要管林姑娘的姻缘了”。
可是,薛家还是坚持在贾府住着,薛家不尴尬,只能是贾家尴尬了。就连贾母查赌,明知道薛家的婆子里有一个“头家”,也不好意思去蘅芜苑查,只能拿着贾家的奴仆开刀。
好在,贾家还有一个王熙凤,她借着“查抄大观园”,把尴尬扔给了薛宝钗——再次漏掉了蘅芜苑,蘅芜苑究竟清白吗?谁知道呢?薛姨妈没尴尬,薛宝钗终于尴尬了,她迫不及待地搬出了大观园,留下探春的一句“亲戚们好,也没有必要死住在一起才算是好!”
薛宝钗尴尬了,薛姨妈依然不尴尬;薛宝钗搬出了大观园,薛姨妈依然带着他们,包括新娶的儿媳妇,住在贾家东北角的院子里。薛姨妈的脸皮果然足够厚,最后的尴尬,依然留给了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