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来辨是非,元春在宫中惹是生非,

元春判词解析(一)

贾元春是贾府的大小姐,出生在大年初一。俗话说,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贾元春果然应验了这句话,从女史晋升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虽然贵为皇妃,却是薄命之人。金陵十二钗正册第三位赫然记载着元春的悲剧命运,她命运判词的第一句是“二十年来辨是非”。

既然是薄命人,这谶语预示的肯定不是吉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元春入宫以后,二十年的时间里她一直在分辨是非。为什么要分辨是非,自然先有是非,然后才需要分辨。那么,这里出现一个问题,是非是怎么来的?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别人惹麻烦,元春来处理;一是元春自己找是非,所谓的无事生非。

元春二十年来一直在辨别是非,颇有无事生非的嫌疑。究竟是否如此,还得到原著中去问问曹公。

我们知道,曹雪芹非常善于用草蛇灰线串联相关情节。除了元春判词中这句“二十年来辨是非”,书中明确提到“是非”两个字出自惜春之口。

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惜春的丫鬟入画被查出来私自保管男人的鞋袜和玉带板子。惜春叫尤氏来把入画带走,尤氏劝惜春留下入画。姑嫂二人为此发生口角,惜春说宁国府内名声不好,自己以后不回去了。尤氏听了又羞又愧,却责怪惜春听见流言蜚语就应该追着问个究竟。原文如下:

尤氏道:“谁议论什么?又有什么可议论的!姑娘是谁,我们是谁。姑娘既听见人议论我们,就该问着他才是。”惜春冷笑道:“你这话问着我倒好。我一个姑娘家,只有躲是非的,我反去寻是非,成个什么人了!”

尤氏被惜春说得有些恼了,说以后不再来找惜春。惜春又补了一句,她说:

若果然不来,倒也省了口舌是非,大家倒还清净。”

惜春自我尊重、爱惜名声。在她看来,要远离是非。如果去寻找是非,那就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是一个反问句,言外之意,寻找是非的人不是好人。

《增广贤文》中有句话,“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真正的君子不传谣、不信谣,更不会去搬弄是非。

元春一直在辨别是非,可见她门前是非之多。这些是非就是她自己招惹来得。有什么根据这么说呢?太监夏守忠到贾府传旨,贾府上下一片惊恐。这就是证据。

第十六回贾政正在庆祝生日,宫中太监来传旨。贾赦贾政立刻“唬”了一跳,赶紧停止演戏,跪接圣旨。

圣旨一到,贾政贾赦为什么害怕呢?如果是他们本人职务范围内的事,自己心里会有预判。即便是坏消息,也不会太吃惊害怕。再说来传旨的太监是六宫总管,只能说明这是关于元春的消息。

元春身居后宫作女史,女史是宫中女官,负责掌管有关王后礼仪等事。元春封妃以前是侍奉皇后的,伴君如伴虎,陪在皇后身边当然也得小心翼翼。贾政等人一见后宫总管太监夏守忠,非常惊吓,说明他们潜意识中不会是好事。为什么有这种反应,因为元春让人不省心。

贾政走后,贾母等一家人更是心神不定、担惊受怕,一直不断派人到宫中打探消息。书中写道:

贾母等合家人等心中皆惶惶不定,不住的使人飞马来往探信。有两个时辰工夫,忽见赖大等三四个管家喘吁吁跑进仪门报喜,又说“奉老爷命,速请老太太带领太太等进朝谢恩”等语。那时贾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伫立,那邢夫人、王夫人、尤氏、李纨、凤姐、迎春姊妹以及薛姨妈等皆在一处,听如此信至,贾母便唤进赖大来细问端的。

贾府女眷这时候都聚集在一起等消息,俨然有种大难临头的感觉。为什么一个后宫圣旨让贾府人如此惶恐不安?因为元春在宫中经常制造事端,所以她们一得到宫消息就提心吊胆。之前肯定有过类似情况发生,传来的都是坏消息。贾政有可能因此被皇帝叫去许多次了,这一次又不知道元春惹出了什么事。

后来终于得到确切消息,元春得了双官诰,由女史升职为凤藻宫尚书,并加封为贤德妃。贾母等人才转惊为喜,个个得意洋洋,奉旨进宫谢恩。

元春依仗着娘家势力,在宫中表现很强势,这一点参照王熙凤在贾府的情况来补充。王熙凤经常炫耀娘家的财力来压低贾琏,元春就是皇宫版的王熙凤。元春贵为皇妃,作者要避嫌,不敢唐突。所以把元春在宫中的故事投射到王熙凤身上来演绎,王熙凤在贾府的情况影射的就是元春在宫中的情况。

贾府好比戏场,根据曹雪芹的需要自动变换剧幕。要上演宫斗,这里就是皇宫;要讲述外家,这里就是后妃的娘家。书中的艺术角色就是演员,她们一人分饰多个角色,有时候演男人,有时候扮女人。一会儿是张三,转眼就是李四。他们都具有孙悟空七十二变的本领,我们却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红楼梦》是一场梦,也是一场戏。曹雪芹这些天女散花的文字,打破了所有小说的写法。这是鲁迅先生对《红楼梦》非常高的评价,所以解读《红楼梦》不能用普通视角来看,否则只能看到书中的假话。要想一窥究竟,还真就得像解梦看戏一样来品味。

四大家族是金陵省的护官符,金陵是六朝古都,影射的就是京城。四大家族实际就是当朝非常强盛的外戚,他们联合在一起,基本是能够和朝廷抗衡。

比如,在清朝康熙时期,外戚佟家就有佟半朝之称。佟家既是玄烨的母族,又是妻族。康熙前两任皇后崩逝以后,后宫做主的就是佟家二姐妹。贾府并不是因为元春封妃才开始强盛,相反,元春是因为娘家的势力强大才能够入宫作女史,并实现从女史到皇妃的飞跃。

当然,贾家对于元春争取上位是非常支持的,他们也要借助娘娘的身份继续强化自己的权势。元春为了能够当上妃子,背后做了相当大的努力。

鲁迅先生说,流言家在《红楼梦》中会看到宫廷秘事,元春封妃就背后隐藏着一场激烈的宫斗。贾母得知元春封妃之后,把赖大叫进去“细问端的”。贾母问的内容,恐怕就是元春上位的过程。

结论

太监传旨,贾府上下惶恐不安,这表明元春在宫中的处境十分令他们担心。泼天喜事,却用惊恐开端,这是曹雪芹埋下的伏笔。贾府最终被抄家,都是咎由自取,元春就是惹祸的根苗。

思考

元春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才爬上皇妃的位子?她又如何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后期慢慢分享。

原创不易,感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8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