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宁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久违的阳光终于露出笑脸。开车去菜场的路上,看到街道两旁梅花绽放枝头,簇簇红艳仿佛点亮了整个春天。
这样的日子,该捧本书,在江边的草坪,看美景、吹春风、闻花香、晒太阳。
菜场熙熙攘攘,外面风雪交加、阳光灿烂,在这里没有任何晴雨表,诗兴大发、闲情雅致后,最终还是得回归一日三餐、柴米油盐。
卖甘蔗的小伙子一如既往的勤快、忙碌。他不是菜场唯一卖甘蔗的,但人实诚,回头客特别多。我亲眼看到,小伙子多次把甘蔗送给保洁的大妈大爷。
“你这里的甘蔗特别甜,那边的生意没你这里好。”刨甘蔗时,一中年女顾客和小伙子套近乎。
“谢谢!生意大家分分做,那边也有人多好的时候。”小伙子的朴实,让排队等候的顾客心里听得暖暖的。
卖菜的小伙子手脚麻利,看到老顾客,格外热情。碧绿的菠菜、鲜红的蕃茄、白嫩的冬笋、金黄的土豆……手指袋落,三下五除二,就打包得妥妥的。临走,还不忘往袋中塞葱、香菜什么的,这些赠品值不了多少钱,回头客却越来越多。
卖馄饨皮的夫妻俩,重庆人。春节来回开了30多个小时,回家过完年,正月初八就赶回来了。
“路上堵,不然还要早开门,不少老顾客都打电话来问呢。”夫妻俩育有三个孩子,最大的17岁,最小的8岁。
“你这一车,很划算。”我开玩笑。
“是的,比坐火车方便。车票太难买了。”夫妻俩笑笑说,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千里打工在外,自己有一天也能开车回家过年。
每次称重,多出几角,夫妻俩从不算钱。每次,我盯紧电子秤,不是担心缺斤少两,而是要看清整数后面的小数,在夫妻俩大声报出整数的时候,悄悄地把后面的小数也一分不少地支付。
小本生意,不容易。
卖肉的,也是夫妻俩。春节,朋友送了一只猪腿。手足无措,拿到夫妻俩的摊位,希望能帮忙剁成小块。当时,正是生意最忙的时候,夫妻俩二话没说,见缝插针剁了满满一袋。我提出算一下功夫钱,夫妻俩连连摆手,怎么都不肯收。
家里冰箱,肉还有,但只要来菜场,总会情不自禁地想着要到他们的摊位,带根筒骨、仔排,不为买什么,而只是像老朋友一样打声招呼、唠唠嗑……
事实上,菜场的每个人,我都叫不出名字,甚至不知道姓什么。
走出菜场,阳光抱个满怀。
一对小朋友走在前面,六七岁的哥哥一身藏青色卡通衣服,三四岁的妹妹扎着羊角辫,穿粉红棉袄,哥哥一路牵着妹妹的手,不时回头看看来往的车辆,提醒妹妹注意安全。阳光下的这一幕,萌化了。
“带妹妹出去玩啊?”我忍不住和他们打招呼。想起小时候,就想着有一个哥哥,可以宠我、爱我、保护我。想象的兄妹情深,应该就是这样的啊。
兄妹俩很警惕地回头看看我,一声不吭,加快步伐,走进了小区。
回来的路上,看到迎春花、郁金香,像约好似的,竞相绽放。
“晓见众花开,便觉春光来。”我的春光,在日复一日人间烟火的感触、感悟、感动中,倏忽白了发。
那对萌萌的兄妹俩不会想到,当年的我,也曾这样萌萌地走在春光里……(题图由CFP提供)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