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为什么痛批李纨不积阴骘看看尤氏的所

“秉刀斧笔,具菩萨心”,是脂砚斋对曹雪芹作品极高的评价。曹雪芹用笔如刀斧,对于奸恶之人批驳毫不留情,但他又有一颗菩萨心,体谅生活不易,对书中每一个人物都饱含着悲悯。让人不解的是,曹雪芹对青春守寡、谨言慎行、从无错处的李纨给出了“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的批判,甚至让她得到自己或者儿子早死的报应。

很多读者为李纨鸣不平,她一个寡妇,带着年幼的儿子艰难生存已是不易,哪有能力帮助他人?曹雪芹这样批判她,是不是过于苛责了?

所谓阴骘,就是阴德,指的是在生活里自然而然的善心善念。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刘姥姥一进贾府打秋风,凤姐根本瞧不起她,随手打发了二十两银子,却怜悯一老一小走半天路才到贾府,另拿了两串零钱让他们雇车回家。恐怕连凤姐都不会认为这是值得吹嘘的善事儿,但在无意中为女儿结下了善果。

阴德并不在于做了多大的好事,而是能体现人的善心和怜悯。换句话说,就是君子不欺暗室。明白了这一点,就会理解作者为什么要批评李纨。作者还刻画了另一个人物:尤氏,与李纨做了个对比。

除了有个挂名丈夫,尤氏比李纨强不了多少。尤氏的娘家败落,还出了尤氏姐妹这样丢人的亲戚,无儿无女又是个续弦,空有地位没有人尊重。凤姐开玩笑张嘴就是你跪下敬酒我就喝。贾琏偷娶二姐,凤姐只把尤氏骂了个狗血淋头,甚至吐唾沫羞辱尤氏,她这样毫不留情的羞辱和责骂,是因为看准了尤氏老实没用,没本事反抗她。

就连贾府下人也没把尤氏当回事,贾府已经是可着人头做饭,多了探春贾母的红米饭就不够了,按说先照顾客人,结果不光探春先吃,奴才们还嫌麻烦,直接给尤氏上了下人吃的米饭,鸳鸯都不吃:你不吃,我还要吃呢。她去李纨去洗脸补妆,李纨是寡妇没有化妆品,素云就拿出自己的给尤氏用,被李纨批评:怎么公然拿出你的来用?一个公然二字,说明素云的做法很不合规矩。最后连守园子的婆子都直接骂尤氏的丫头。

但是李纨不一样,从凤姐算李纨的帐看,李纨的月钱份例都是与贾母一个标准,这些待遇都是贾母特批的,贾母是贾府的风向标,贾母是李纨的靠山,李纨才会底气十足,凤姐借开玩笑的方式嘲笑李纨,结果被李纨骂得无招架之力,自己找台阶下。可以说尤氏的身份地位虽高,只是个空架子,也没有能力,老实巴交的,可是尤氏的为人处事与李纨相比完全不一样。

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

贾氏宗族有八房在京中,宁荣两府关系最近,势力最大,贾母是长辈,地位尊贵,宁府虽是族长,族中大小事务也须荣府支持,两府相隔又近,所以尤氏经常来贾府走动,侍候贾母,跟贾母自己的孙媳差不多。

凤姐过生日,贾母为了奖励凤姐,让众人凑份子给凤姐过生日,具体由尤氏操办。凤姐却提出:上下都有了,就两位姨奶奶出不出,也问一声儿。贾府的姨娘一个月也只二两银子的死工资,为凤姐过个生日就要花光,尤氏就骂凤姐:我把你这没足厌的小蹄子!这么些婆婆婶子来凑银子给你过生日,你还不足,又拉上两个苦瓠子作什么?

对贾府来说,尤氏是个外人,她与赵周两人没有任何关系。姨娘不过是个苦命人,她纯粹是同情他们,不惜得罪凤姐。到后来收钱的时候还把赵周的都退了,给他们吃定心丸:不用怕,有我呢。

李纨人称大菩萨,除了怕贾母生气责怪,不许凤姐鸳鸯拿刘姥姥耍笑外,从头到尾没有见她有任何善举。凤姐操持这个大个家,还能观察到邢岫烟是个好姑娘,多加照顾,平儿只是个丫头,也会自作主张给邢岫烟送衣服,李纨的日常工作就是照顾这些小姑子,大观园里也只有她这一个成年人。迎春被下人欺负,邢岫烟穷得当小袄,黛玉体弱多病,都是姐妹们自己抱团取暖,可是无论是大观园里的奴才们的管理,还是园里姐妹遇到困难,从来没有见李纨出面处理过。

是李纨心如缟素,对这些事情不知道吗?螃蟹宴就能看得出来,旁观者清,李纨对贾府上下的事情门清,连凤姐不认识的小红都知道,晴雯生个病,她立马就知道了,害怕被王夫人责怪,立即让搬出去养病,她不管这些姐妹,是因为没有好处,不值得。

我倒不愿出门呢。那边珠大奶奶又病了,凤丫头又睡倒了,我再不过去,越发没个人了。

到了中秋节,贾珍想让尤氏好好主持一下家里的中秋节宴:今儿晚上倒好,可以大家应个景儿,吃些瓜饼酒。

尤氏道:“我倒不愿出门呢。那边珠大奶奶又病了,凤丫头又睡倒了,我再不过去,越发没个人了。

查抄大观园后,宝钗要避嫌,向李纨等人提出要搬回家去,此时李纨身体还好好的,可是凤姐突然病情加重了,不能管事了。凤姐不管事,都是李纨替上。可是查赌、查抄大观园,自然有一大堆的得罪人的麻烦事,李纨也立马病了。

生病是最常见的借口,尤氏想找她说说心里话,李纨装聋做哑,尤氏就骂过李纨:敢是病死过去了?

贾府人多事情多,能做事的人却少,明知道李纨这个病来得太是时候了,尤氏还是主动过去帮着张罗,她嘴笨也要极力效仿凤姐说笑话逗贾母开心。

贾母八十大寿,尤氏忙上加忙,尤氏晚间也不回那府里去,白日间待客,晚间在园内李氏房中歇宿。这日,晚间陪贾母玩笑,又帮着凤姐料理出入大小器皿以及放赏礼事务,晚间伏侍过贾母晚饭后,贾母因说:“你们也乏了,我也乏了,早些寻一点子吃的,歇息去。明儿还要起早闹呢。”尤氏答应着,退了出来,到凤姐儿房里来吃饭。凤姐儿在楼上看着人收送礼的新围屏,只有平儿在房里与凤姐叠衣服。尤氏因问:“你们奶奶吃了饭了没有?”平儿笑道:“吃饭岂不请奶奶去的。”尤氏笑道:“既这样,我别处找吃的去。饿得我受不得了。”

凤姐与尤氏都忙得饭都顾不上吃,这时候李纨根本没露面,尤氏虽然饿着肚子去大观园,发现园门没有人看守,立即就要找人查问,而住在大观园里的李纨对这样的事情是不管的。不仅如此,元宵节贾府团圆宴,贾兰没有来,贾政问起时,李纨回道:"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

虽是一家至亲骨肉,有事情,尤氏不请自来,主动帮忙,而李纨的儿子却挑贾政的礼,没叫就不来,甚至亲叔叔与人发生争执,他都说跟我们无关,不要管,这跟李纨的言传身教绝对有关系。

好丫头,你这么个好心人,难为在这里熬。

李纨到王熙凤的屋里去吃饭,看到平儿在那里叠衣服。尤氏想起二姐在时,多承平儿照应,心里头十分的感激,就说:好丫头,你这么个好心人,难为在这里熬。

尤氏与尤二姐虽不是亲姐妹,但从尤氏时常接济继母和两个妹妹,还有时常接她们来住,也说明尤氏心里是把她们当亲人的。贾珍与尤二姐和尤三姐的那些暧昧,尤氏也深知贾珍的脾气秉性,所以应该明白不是她们的错。

尤二姐嫁给贾琏做二房,尤氏虽然觉得不妥,但贾珍做主,尤二姐终是嫁了。后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辱骂尤氏,尤氏知道这件事不妥,自家有错,所以全忍了。

凤姐先给宁国府一个下马威,让贾珍等人不敢再插手二姐之事。她手段高明,自己不出面,唆使丫头和秋桐侮辱虐待二姐,二姐人前不敢有任何抱怨。尤氏虽然长来贾府,也没能力帮二姐。

二姐之死严格说与平儿脱不了干系,不是她得到风声向凤姐说明,二姐也不会被骗进贾府任凤姐摆布,尤氏能理解平儿的难处,处于她的位置向凤姐告发是很自然的事情,但平儿也尽自己能力照顾帮过二姐,所以她非常感激平儿。

凤姐骂尤氏是个锯了嘴的葫芦,不会说话,李纨夸平儿夸得天花乱坠,说凤姐提鞋都不配,很该掉个个儿,平儿只说开玩笑当不起,而尤氏平平淡淡的一句话却让平儿眼圈红了,是不是真心的,聪明的平儿一听就知道。

李纨很羡慕凤姐有平儿这样的好帮手,可是她自己与小妾的关系处理不好,开玩笑说起来就是千刁万恶的婆婆小姑子,对八杆子打不到的槛外人妙玉也是可厌其为人,见都不想见,小丫头倒水只弯腰就会呵斥不讲规矩,素云说李纨把湘云都宾住了。当她最欣赏的平儿被贾母冤枉:平时看得还好,背里怎么这么坏时,她却一言不发,倒是尤氏帮忙辩白:两口子生气拿平儿撒气,平儿委屈死了,老太太还说人家。

从凤姐算李纨的帐就可以看出来,贾府对李纨实在是不错的,守个的贵族家庭规矩大过天,可是她一个秀才娘子,待遇与太婆婆一品国公夫人一样,还没有分家,却单分了园子地,实实在在的产业。可以说除了没法让贾珠复活,能给的都给了,可是从螃蟹宴上可以看出来,李纨心里还是充满了怨怼和不满。

别人有难时救一把,别人需要应急时帮一下,别人孤苦时予以怜悯,别人有过错能够包容,这些就属于积了阴德,把老实没有和尤氏一看,就知道李纨完全没有做到,在贾府富贵时就只这样,贾府人遇难,李纨会怎么样对待,完全可以想象得到。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7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